第136章 大将军衔已是最高荣耀,元帅将遥不可及!
国外直播间里。
弹幕和评论区,像是被扔进了一颗炸弹。
无数外国观众。
陷入了巨大的困惑、震惊和懵逼中。
因为在他们价值观里。
实在是无法理解陈渊将军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知必死,还要执意北上抗敌?
这不是纯傻吗?
他们开始把键盘敲得噼啪作响。
各种语言的评论潮水般涌来。
核心意思出奇地一致。
无法理解,简直是疯了!
【上帝啊,这算什么?自杀式袭击吗?】
【用两万装备落后的士兵,去对抗十万精装部队?这位将军是疯了吗?】
【我敢打包票,这个华夏的将军毫无军事常识,这是对他的士兵生命不负责任!】
【为什么?明知道是死路一条,为什么还要去?我们的巴顿将军也打硬仗,但绝不会让士兵进行无谓的牺牲,保存实力才是明智的选择!】
【同意!看看历史吧,在绝对力量面前,暂时的退让并不可耻。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为什么要把宝贵的士兵生命,浪费在一场不可能赢的战斗上?】
【想想太平洋战场,我们在弹尽粮绝时也会选择投降,这是《日内瓦公约》保障的权利,活着才有希望!】
【我查了一下历史资料,当时华夏军队的素质和装备远不如欧美国家,他们哪来的勇气用血肉之躯去对抗钢铁洪流?】
对这群老外而言,计算胜率,权衡得失。
生命才是最高优先级。
打一场注定失败的仗,是愚蠢,是徒劳的牺牲。
他们引经据典,说起了自己国家的名将。
如何坚守要塞,如何血战到底。
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胜利,或者保存有生力量。
他们提起高卢鸡在战争初期的迅速屈服。
提到太平洋战场上,某些部队在弹尽粮绝后的投降。
认为这并非耻辱。
因为,活着才有希望!
为无法获胜的战斗,白白送死毫无意义。
这是刻在他们文化基因里的逻辑。
于是,那个终极疑问被反复提起。
【为什么?为什么华夏的军人,在装备、训练甚至身体素质,都普遍不如我们西方军队的情况下,却能表现出这种近乎偏执的顽强?他们不怕死吗?他们到底为了什么,能够连全军覆没都不怕,也要去进行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
这种疑问,像一根尖刺。
扎在所有了解那段历史的华夏人心上。
很快,直播间另一边。
属于华夏网友的评论开始出现。
一些海外的华裔也在直播间里发言。
【说愚蠢的,你们根本不懂。】
【这不是送死,这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们的字典里,有些东西,是比计算胜率更重要……】
华夏的网友,开始向那些困惑的老外们解释。
陈渊将军的北上。
绝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
那更是一种象征。
是用两万将士的血肉之躯,在民族最黑暗时刻划亮的一根火柴。
他们要用自己的死。
告诉所有在恐惧和绝望中观望的同胞。
敌人虽强,但我华夏脊梁未断!
抵抗之火,永不熄灭!!
【他不是去寻求胜利的,他是去点燃火种的!】一条评论如是说。
紧接着,更多的故事被提及。
在陈渊将军之后,无数的华夏儿女。
从学生、农民、工人,到曾经的军阀士兵。
他们从四面八方走来,汇聚成一股洪流。
他们知道前路艰险,知道牺牲巨大,但他们还是来了。
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以至于比他们的命更重。
驱逐日寇,恢复中华!
【你们以为陈渊将军不知道自己会死吗?他知道,但他更知道,有些东西,是比生命更重要!】
【他的北上,不是为了打赢那一场仗!他是要用自己的血,浇醒还在沉睡和犹豫的人!他是要告诉所有华夏人,侵略者没什么可怕,就算死,也要站着死!】
【没错!陈渊将军倒下了,但千千万万个华夏人站了起来!看看历史吧,在他之后,有多少人喊着‘驱逐日寇,恢复中华’的口号,从江南水乡,从巴山蜀水,从五湖四海,走向了抗日前线!他们不知道会死吗?他们知道!但他们还是去了!!】
【我们的先辈,就是靠着‘小米加步枪’,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飞机坦克!你们知道东北沦陷后,那里的抵抗持续了多少年吗?十年!整整十年,从来没有停止过!】
【你们不理解,是因为你们的历史上,缺少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你们更理解不了什么叫‘一寸山海一寸血’!所以,你们无法想象,为什么一个民族可以为了虚无缥缈的气节和未来,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华夏网友们的发言。
一句句,一条条,不再是简单的反驳。
而是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控诉和宣告。
他们没有回避牺牲。
反而将这种牺牲赋予了神圣意义!
就在这时。
一条没有任何修饰,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的中文评论。
缓缓的滑过屏幕。
【你们永远无法理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什么意思!你们也理解不了,陈渊将军明知必死,也要执意北上,那是他对这片土地爱的太深沉……】
这句话,像是一记重锤,敲在许多人的心上。
直播间。
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和沉默。
老外们一时间全都无话可说!!
……
帝都。
庄严肃穆的会议室里。
灯光柔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几位老人端坐着。
他们每一位脸上,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和经年的沉稳。
为首的老者环视一圈,声音沉稳有力。
“关于授予叶骁同志‘大将’军衔。”
“并任命其为西疆、北境、西南三个军区总司令的决议。”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会场一片寂静,无人反对。
老者点了点头,继续道:“‘大将’军衔,自开国授予十位功勋之后,已五十余年未曾授予。”
“其意义,毋庸赘言。”
“授予叶骁同志,基于三点。”
他顿了顿,条理清晰地说道:“其一,叶骁同志战功卓著,守土开疆,近几十年无出其右者,此乃实绩。”
“其二,叶骁同志年事已高,资历深厚。”
“早年曾跟随过中山先生的革命,是黄埔军校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我军许多将帅的老师。”
“对革命早期工作,对我军的建立和壮大,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乃体恤与尊崇。”
“其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老者的语气变得更加深沉。
“在当年抗日战争中,叶骁同志多次在我军最困难之时,倾力相助,输送物资、人员,提供关键情报。”
“这份情谊,这份功绩,国家从未忘记!”
他微微叹了口气,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
看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看到了那位率领两万孤军毅然北上的陈渊将军。
“陈渊将军代表了‘向死而生’的决绝,而叶骁同志,则代表了另一种形式的坚持与奉献。”
“他们那一代人,用不同的方式,共同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今天,我们授予叶骁同志最高荣誉。”
“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功绩的肯定。”
“更是对那种在国家危亡之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的铭记和传承!”
话语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历史的重量。
“决议通过。”老者最终拍板。
“通知下去,为叶骁同志,准备一场盛大隆重的授勋仪式!”
“我们要让全国人民,让世界都看到。”
“华夏,从未忘记他的英雄!”
至于元帅?
华夏高层目前还没有这份考虑。
元帅,代表的是军衔的极致,它太耀眼,太特殊化了。
当初的那十位元帅。
无论是运筹帷幄的蓬总,还是战功赫赫的林帅。
哪一个不是横亘一个时代的巨擘?
现阶段的叶骁,还无法与那些传奇比肩。
授予大将,已经是当前情况下,所能给予的最高荣耀!
也是对他一生功业。
和其所代表精神的最妥当安置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86/421426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