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杀四方,村妇婆母出场
陈大人为翰林院掌院士,亦是朝中清流。
是以,陈夫人极少出现在京城各府高门之宴。
见到陈夫人,沈青鸾便知此是夫君请来给她撑腰的。
也不知夫君裴书珩是用何种法子说服陈大人的,让他夫人也来赴谢国公为她沈青鸾安排的鸿门宴。
今日京中不少赴宴宾客,甚至连国公府老夫人及皇后,都以为沈青鸾深陷京中流言风波,哪怕她贵为公主之尊,于今日寿宴必定会坐冷板凳。
京中高门大户羞于与她往来。
结果却是令她们大失所料。
沈青鸾在府门口一下得马车,便遇着了翰林院掌院士夫人,且她们婆媳与掌院夫人相聊甚欢。
如此也就罢了!
长宁侯夫人母女,还有张太傅的二儿媳谢二夫人,带着她女儿张知微,竟也迎出府了。
且与沈青鸾婆媳相聊甚欢的样子。
本以为沈青鸾婆母,一个农户子出身的村妇,会被人万般瞧不上。
这也是国公府派人去公主府交接保管之物时,特意于沈青鸾面前,要邀秦桂香过府赴宴的原因。
无非是想看秦桂香一个农户出身的村妇,如何在国公府寿宴上丢脸罢了。
然而等谢国公夫人将沈青鸾婆媳引到前厅,却是瞧见秦桂香与侯夫人张太傅儿媳母女,还有陈夫人相聊甚欢。
不止聊得投机,甚至还姐姐妹妹称上了。
“微草堂出的话本子可好看了,虽是坊间话本,却让人于话本中看出写本子的人,是在为困于后宅的女子发声。”
“不想老夫人竟是编话本的那个天外来客,若非知微回来透露,我等还蒙在鼓里。”
“先前那个种田话本,里头记录了叫玉米红薯的海外粮种,听说林家出海的商队,找回了红薯粮种的藤,已种植于京郊试验田,可有此事?”
“此事是我公公也一直在关注的。”
张知微她娘,说的是张太傅在关注粮种之事。
不愧是一家人。
张太傅之前因从话本里发现了海外粮种之事,沉迷微草堂出的话本子。
张太傅儿媳也是爱极了微草堂话本。
她问及此事,秦桂香接话道:“确有此事,红薯粮种出藤后,已经移栽于京郊试验田。”
“待九月收成,可统计出红薯田亩产数据,这个亩产数应不输于之前运去云州赈灾的粮种土疙瘩。”
陈夫人于一旁感叹:“此是利国利民大事,也难怪我家大人回府后,多次对秦妹子赞不绝口。”
“夸秦妹子如此格局高远之人,才能教出裴状元那等人才。”
“还有朝廷出的几期邸报,听说秦妹子于府邸报司出过不少力,我家大人说,秦妹子这个邸报司问询官名副其实,幸得与你于邸报司共事。”
面对陈夫人之夸赞,长宁侯夫人,也就是郡主沈君婉面露惊色。
“我只知夫人用春闱押注之钱银,于京郊筹建女子学堂,还有办了数处慈幼院,收容孤寡,我家芸儿深受夫人所感,被夫人大义所折服,也想尽其所能在其中出些力气。”
“不想朝廷出的这几期邸报,夫人竟是也参与其中,女子出仕朝廷官职,夫人为我辈女子之楷模。”
虽京中关于鸾公主的流言蜚语一发不可收拾,到底沈青鸾身为公主之尊,今日提早登门贺寿的宾客,没有不来见礼的。
听到张太傅二儿媳和陈夫人的溢美之词,还有甚至连长宁侯夫人,曾经的瑞王府郡主,也如此抬举鸾公主婆母秦桂香。
今日到宴的宾客方知,鸾公主这位瞧着不起眼的村妇婆母,竟是微草堂所出话本执笔之人天外来客。
这如何让人不惊讶?
这也罢了!
她不仅是写话本的天外来客,是拿出春闱押注所得近百万银两筹办女子学堂和慈幼院之人,还得朝廷肱骨之臣陈大人张太傅各种夸赞于国于民有利。
非但如此,她竟以女子之身,出任了朝廷官职。
是朝廷邸报司那个一手主持邸报排版事宜,负责掌控朝廷邸报内容的神秘问询官。
这还如何嘲笑她是一个农户子村妇出身?
还如何嘲笑公主有个上不得台面的婆母?
本欲登门瞧农妇出丑的宾客,这会儿面对沈青鸾婆媳,得知秦桂香做下的事情,得知她不被人知隐藏的身份,她们被深深震撼到了。
有的只是如张知微赵静芸那般的钦佩和敬服。
同时还有一股力量充盈心中,那就是女子并非只能深陷后宅,还有无限可能。
鸾公主婆母一个农妇出身的,能做出非常人之事,能成为于国于民有利令人钦佩之人。
那她们又如何不可以?
于背后嘲笑,陷于后宅争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显得多么可笑无知。
令人自惭形秽啊!
国公府老夫人迟迟不出来前厅见客,便是等着今日沈青鸾婆媳登门,让沈青鸾那个乡下村妇的婆婆被人于寿宴嘲笑。
皇后自宫中来信,要她交还替沈青鸾保管的财物之事,着实将谢国公府老夫人气着了。
随着沈青鸾三年前失踪,或在更早,她以沈青鸾外祖母名义,提出替她保管前皇后留下来的部分财物时,已经将拿到手的东西占为己有。
京中那么多的房产店铺,京郊上千亩良田,还有那么多的珠宝财物,本属于她之手的,现在统统还回去了。
这些年为国公府荣光牌面,她其实早于私下动用了一部分保管财物,维持府内奢靡开支。
猛然要将保管的东西还回去,她的私库元气大伤,甚至拿了自己很多的嫁妆银子及珠宝补回去,才堪堪将东西还回公主府。
沈青鸾脱离掌控,将国公府老夫人气着了。
还等着借今日寿宴给她们婆媳一个下马威。
她这个寿星迟迟不出来见客,于后宅悠闲的饮着茶,她儿媳,在前厅待客的国公夫人派了身边侍女来后宅禀报。
“禀老夫人,前厅出了岔子。”
“哦,是何岔子?”
老夫人搁下茶盏,眼角掠过一抹笑意:“可是有人对老身的鸾儿出言不逊?”
“真是大胆,京中流言传得甚猛又如何,她到底贵为公主之尊。”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83/421357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