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翁婿过招,朕成了当朝戴帽子第一人
“反之因为驸马于邸报司刊登海外粮种一事,各地频频传来捷报,有不少商队自海外收集到了粮种,也有从海外商队那儿易得粮种者,已于荒地种植。”
“驸马此举分明加快了粮种种植进程,还有云州的土疙瘩也是长势良好,想来今年冬日种植的第一批粮食下来,我朝能国库充盈,百姓也无需再为冬日无粮果腹而忧。”
陈大人侃侃而谈,皇帝打断他道:“爱卿之言甚是有理,既粮种之事瞒不住,敌国若获得粮种,必然兵肥马壮。”
“若蛮族于冬日举兵南下,那时我朝又该如何应对?”
对于陈大人的维护,裴书珩很感激。
知道上首皇帝看似在问陈大人,实则是在考较自己,裴书珩一步出列。
“谢大人于奏折里提到蛮族能从邸报司获知粮种一事,微臣以为有一定的道理。”
裴书珩大胆提议:“为防冬日蛮族举兵南下,臣以为应于边境开通互市。”
裴书珩一提边境开通互市之事,陈大人猛的瞪大眼睛看向他,已是冷汗涔涔。
因开通边境互市,涉及先帝过世时的一桩秘辛。
先帝濒死前将帝位传于沈景曜,也就是如今的摄政王时,曾下旨提过,于沈景曜执政期间,切不可开通边境互市,如此可免于战乱之危。
虽后来沈景曜将帝位传于当今皇上,他游历天下隐居幕后。
当今皇上亦是谨遵先帝密旨,当政期间一直不曾与蛮族互市。
此是一道送命题!
就算陛下不怪罪,裴书珩开通互市的言论若被朝臣得知,便不是今日这番不痛不痒的弹劾了。
陈大人暗戳戳冲裴书珩使眼色。
涉及先帝密旨,你是驸马也不行啊!
原本以为一篇无辜之谈的折子,现在因这道折奏将裴书珩引到了提出互市一事。
陈大人猛然反应过来,此是谢国公府因被牵扯进合谋算计鸾公主,在对驸马及鸾公主进行反击。
目的就是,将裴书珩往互市一事上边引。
只要裴书珩敢提出互市解决冬日蛮族南下一事,必然若怒陛下,以国公府在朝中盘根错节的势力,也可抓住这个把柄发难,弹劾裴书珩公然违抗先帝制定的治国方略。
陈大人替裴书珩捏了一把汗,果然皇帝喜怒不辨极是威仪的哼了一声。
“为何互市能解决冬日蛮族南下?”
“自邸报司开通边境战事版块,微臣研究统计了蛮族往年南下数据,依据统计数据得知,每年蛮族举兵南下之际,必是蛮族境内遭遇大雪灾,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如此蛮族首领方能一呼百应,召集牧民从军举兵南下,抢掠我朝沿线边境各郡州府。”
“而耐寒的粮种土疙瘩与红薯,极为适合蛮夷之地种植,能解决蛮族一部分粮荒危机,但仍有不少牧民过冬的食盐等必需之物得备下,因此蛮族极有可能于大雪压境之时,趁机举兵南下。”
“而开通边境互市,以物易物,蛮族从我朝百姓手中获得所需的粮食盐巴,我朝也可从蛮族手中获得强壮的马匹,以及动物皮毛,甚至稀缺矿石。”
“微臣以为蛮族再是骁勇善战,也不过是想有食物充饥,有衣遮体,能吃饱穿暖,他们亦是血肉之躯,能保证生存需求的情况下,定不会以身犯险,拿命相搏。”
裴书珩将近来统计的数据呈于御前:“此是臣统计蛮族往年南下数据,次次与天灾有关。”
“还有臣也翻阅过前朝互市贸易情况,往往互市贸易兴盛,胡商蛮族汇集于盛京,亦是国泰民安,战乱休止之时。”
“当然,天灾不可抗,互市所能维持兴盛不会一直延续下去,为长远计,以防蛮族举兵南下,臣还有一纵横之策。”
“此是臣从林瑯林家商队那儿收集到的海外航线图,陛下请看。”
原本裴书珩提及互市贸易之时,皇帝神色不辨喜怒。
以陈大人对当今皇帝的了解,帝王喜怒不形于色,这位越是平静,其实已然动怒,或是怒不可遏。
然而随着裴书珩将统计数据让费公公呈于皇帝过目,甚至掏出一张从林家商队那儿拿来的出海图摆于御案前,大胆的上前将图纸摆在桌上,对着航海地形指指点点。
皇帝竟像是神色舒展开来,身上那股威压撤去。
裴书珩指着航海图继续道:“陛下请看,隔着散布于大胤边境的周边小国或蛮夷部落,此处天山所阻,山脉过去有一个叫天竺的大国。”
“天竺大国与我大胤朝情况相同,周边散布诸国蛮夷,冬日大灾边境不时受蛮国所扰。”
皇帝饶有兴致道:“你的意思是,我朝当与天竺结盟?”
“可边境散布蛮夷之国,若我朝欲与天竺结盟,须派朝使越过蛮境,再横跨天山。”
“所以臣才说,不如试试海路。”
“此航海图,是林家商队呈上粮种时,一并交由我母亲之手,如今京郊试验田获得的薯种,便是从此处岛屿得到的。”
“陛下请看,此处与天竺极近,走海路不仅能绕过蛮夷诸国,还大大缩短了我朝到天竺的路程。”
“若与天竺结盟,只消蛮族集合大军攻我边境之时,天竺于此处布兵,蛮族必定首尾难顾,可解冬日边境之危,更能休养生息集蓄我朝兵力。”
“同时,自边境互市所得的马匹稀有矿产,更能补充军中所需,增强我朝兵力。”
随着裴书珩侃侃而变,不止皇帝目光大炽,陈大人眼中更是盈着一团火。
三人于御书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让皇帝一时都差点忘了,因沈青鸾在国公府受的委屈,他派费公公将人接回宫中之事。
经海路与天竺结盟,制衡蛮夷各族之策略,一经裴书珩提出来,让皇帝差点废寝忘食。
因凑在一处,听到裴书珩五脏庙闹动静,皇帝这才赶忙让人传膳。
皇帝召裴书珩于书房议事,费公公命御膳房摆上膳食时,三皇子沈德麟因皇后被禁足一事,于御书房外求见。
费公公进来通传:“皇上,三皇子在外求见。”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83/4213572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