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穷到吃土?穿越后科举状元我要了! > 第四十一章 :什么蜡烛要三两?!

第四十一章 :什么蜡烛要三两?!


晚饭后一家五口,凑成一堆盯着炕桌上的新式蜂蜡眼睛都不眨,周大力将火折子吹亮,递给周毅,“新法子是我乖儿想的,蜡烛就我好儿子来点!”

农户人家,谁能舍得夜晚点蜡烛。

桌上拇指长一小截,是周大力专门为试验新蜡烛是否成功特地做的,即便不成,毁坏的也就一根蜂蜡材料。

随着蜂蜡被点燃,萤火豆烛不断拉长,丝丝缕缕的幽香随着蜡烛点燃,泛着一股蜂蜜味道沉甸甸地蔓延开来。

“有香味!”

“真的有香味!而且不呛鼻子,好香啊!”

二姐激动惊呼。

大姐同样激动够呛,猛吸两口香味,穿鞋下地,要去拢点蚊虫进来,试试驱蚊效果,被许素兰一把扯回来,笑着骂她是傻丫头,弄一屋子蚊子作甚,想试验好不好使,把蜡烛一直点着便是。

带香味的蜡烛。

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周大力两口子一时都想不出这稀罕东西,到底应该卖多少钱一根。

只有周毅聚精会神地盯着,蜡烛燃烧的气体是否为黑色,驱蚊香味这方面是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但还有一样——是否冒黑烟!

周毅差不多观察了两盏茶,都没见蜡烛燃出一点黑气,这才放下心来坐到一边,见他很明显松了一口气,周大力说:“儿子,之前叫蜂蜡,这个叫啥?”

周毅道:“这蜡烛成本贵,里面全是药材,就叫……药烛吧!”

“那咱得卖多少钱一根才划算啊?”许素兰期待地问,“今个买草药花了四百多文,之前咱的蜡烛卖三百文一根,这不得往一两上去?”

“你这账算的不对,一两太便宜了!”

“蜂蜡本来就三百文一根,草药成本四百文,多说能做三根蜡烛,那一根也合四百文多,费这么大劲一根就赚跟从前差不多的利,费劲搞它有啥劲儿!依我看卖一两半!”

周大力自诩脑瓜比媳妇好用,一根药烛就想赚一两银子的利。

可他们拿给春晖书肆的蜂蜡,三百文成本转手就挣了数倍利润,更何况药烛,周毅想了下说,“一两也太便宜了,三两!三两银子一根,若是不行,爹你再跟书肆掌柜拉锯!”

“三两!”

三两银子只是一根蜡烛!

“三两!”

“儿子,我没听错吧!三两银子一根蜡烛,这、这谁能买得起啊?咱凌河镇就算是那些富户,也未必舍得花这钱买根蜡烛烧啊!”

屋内惊呼的声音仍在继续。

周继博站在门缝外,却是内心翻江倒海——二房叔婶他们竟是有了如此挣钱的营生,一根药烛三两银子!

怪不得死活闹着要分家!

怪不得当初他们大房花九两银子买蜂蜡,二房的人各个都是那样的表情,敢情这蜂蜡就是他们弄出来的。

周继博面容好似掺了冰碴,勾了勾唇,将手里原本要拿给周毅的吴道人手抄本,直接撕碎扔进了鸡圈里。

柳氏学堂每半旬休一天,周毅已经连请了两天,不能再请,父子俩一同进城,周大力去春晖书肆,周毅继续到柳氏学堂念书,中午周大力过来一趟,告诉周毅,药烛价钱定下来了,正是三两银子!

有了这药烛,他们家往后再不会缺银子了。

科举一途,光是文章做得好还不够,还要写得一手好字。

开始接触精义八股之后,周毅笔下的每一个字,都严格按照馆阁体要求自己,一遍不行就是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直到一天清早,他蹲在水井边洗鼻血的时候,才猛然发觉大半个月过去了。

院试今日放榜。

清水村即将要出个秀才老爷,周继博中秀才这事,从他考中童生开始村民就隐隐期待着,临近放榜更是提前三天准备好了流水席,大红鞭炮早早就铺了满地。

男人们摁着挣扎的猪,村妇们端着菜盆在院中忙碌。

“怎么了这是?”

高氏突然出现跟他说话,笑容堪称和煦,脸上竟是连往日半点鄙夷都没有,这让周毅十分不习惯。

“大伯娘。”

周毅打了招呼。

“哎呀,往后你堂哥就是秀才老爷,秀才老爷的弟弟,还能没个前程、混不到一口饭吃?”说着,高氏摸了摸他的脑壳,一副叮嘱的语气。

听着高氏的话,周毅都有点想笑,仰起小脸说:“是、是给堂哥当管、管家吗?”

“管家咋?”

高氏和缓的眉头没多长,就立刻变得刻薄,她手指戳着周毅的脑门,“你个结巴,这辈子能捞个管家,都是天大的便宜了!你还敢看不上!”

“这都是看在你爹娘的面子上,可别不知道好歹!”

“……哦!”

周毅本身就结巴,哪能说得过高氏这个“机关枪”。他瞧着高氏,轻轻地笑了,差点给高氏笑毛了,高氏拧眉问他,“你笑啥?”

“没笑啥,大伯娘,你、你还是骂人说话吧,假装、假装和蔼有、有点吓人,我不习——惯!”

周毅说完,背着小手转身就走,压根不去管高氏如何跳脚。

八月的休沐已经用完,周毅本来是要上学堂的,可周大力从院子外赶回来叫他,让他在家待着,说晌午之前会有报喜差役上门,等吃完酒席再进城也不迟。

周毅想拒绝,可一看刘大鼻子正跟着人一块杀猪,便也无奈,回房间继续捧书本了。

周毅明年下场考的也是县试,县试、院试一关过了之后,转过年便是乡试,周毅打算在年前刷完自己能接触到的所有秀才之前大小考的真题程文集。他自己本身就是“小镇做题家”出身,对于刷题,独有一套心得。

大邕朝应考院试之前,参考的全是《贡举考略》《钦定四书文》这两套书,周毅第一遍通读,自己尝试注解精义,再与柳三泰的讲解和其他名家文章做对比,摘抄精华部分,反复背诵,直到自己将一本书完全吃透。

最后一个阶段,还要抽出历年县考、府试、院试题目,模拟考场限时作答,再根据自己的文章与历年考场魁首的答卷相比,找出之间的差距,找准自己不足的地方下苦功夫猛攻。

周家老院热闹一片,周汉唐兄弟与即将成为“秀才公”的周继博迎来送往,很是热闹,不过这热闹与周毅全然无关,他待在房间里,自成一个小世界,眼里只有文章和思海。

不知过去多久,一篇文章已经精读完,院内仍未传来报喜的铜锣声。周毅转头向窗外看去,灼灼日光照在门口一群翘首以盼的人身上,反射的光晕都带着些许焦虑。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63/111110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