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我与你再无亲情!
“哎呀,好儿子,你说的太对了,那啥破席面,还大酒楼的厨子,那汤还什么金玉满堂,味道还不如你奶的刷锅水!”周大力见这事儿可算过去了,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说:“想吃烙饼,不用非得你娘,她回家得快天黑呢,再饿着我宝贝儿子,爹给你烙!”
“爹也会!”
“那能多加点葱花吗?”周毅斜窝在他爹怀里,嬉笑说:“要再撒点盐就更好了!撒盐的更香点!”
车上静默良久。
族长周贵听了父子俩的话哈哈大笑。
周家二房,悄无声息卖蜂蜡,再悄无声息卖掉价值千金的方子。
时间拢共不过半月。
知情人只有五个。
清水村周氏一族要买地,天大的好消息传出来,一开始村民们都不信,直到府衙的人带着典簿丈量土地,才确定这竟然是真的。
刘成喜承诺清水村周围二百亩地,供周氏一族挑选。
这二百亩地显然是大块边角料。
东一块西一块。
就这样也足够村民族人高兴的了。
要搁往常他们穷苦人,只有卖儿卖女卖地的份,往回买地这种好事哪能轮到他们。
买地要周氏族里出钱。
周氏一族盘横清水村百年,祖上乃是落难的军户在此安家,族中资产并不多,能拿出来不过七十多两银,按照凌河镇如今十二三两银子一亩上田的价格,最多也就够买六七亩地。
还是周大力掏了二百两银子置办田地,才不至于周氏一族脸面扫地。
若不然,二百亩地就买六七亩。
跟逗人玩儿有什么区别!
村里也有许多人家,就算借钱也置办一亩半亩的,毕竟买地的机会千载难逢,几十年也赶不上一次。
连着周家二房的二十多亩地,村里一共买了不到五十亩地,地契领回来那天,周家宗祠再开,虽然族长没明说,这次买地具体是因为什么。
但话里话外,都指向周家二房周毅。
给周氏祖宗上香,更是亲手领着周毅磕头,告慰列祖列宗。
一时间周家二房在村里的地位,水涨船高,就连房秋收假回来的周继博都倍感诧异。
“你们家竟把蜡方卖了?”
“为什么不跟刘大人他们合作?”
周毅已经对周继博厌恶至极。
在他眼里这人毫无良心,刻薄寡恩,自私凉薄,行事毫无底线。
大邕朝不论学堂还是书院,秋收都会有长达半月的秋收假。
周毅坐在马扎上搓麦子,连头都没抬,轻飘飘地道:“卖了亲叔叔换来的前程,你过得可安心?”
周继博面色一变,刚要为自己辩驳。
周毅却道:“不要与我讲话,我与你没有亲情可言!”
这话就已经说到绝路上了。
周继博愣在当场许久,才反应过来,可能蜡方一事彻底伤了二叔一家的心。
到底是理亏。
他强装面子,扔下一句,“我明年继续科考,待我高中你们莫要后悔!”
后悔?
后悔供养你才是真的。
自打家里多了二十亩地之后,周大力每日早晚多了一样活动,便是散步,日日都要去看看他的地,秋日麦穗金黄,周毅会在清晨的时候跟在他的身后,踩着他的影子,一边迎着田野里的风,一边背诵文章。
秋收假足有十五天。
春天周大力撒泼强要了段蒯子七分地,原本将族里的人得罪死死的,后来府衙封赏与徭役两件事,周大力的面子给抬了回来,不少村民又自发给他家收地。
田间地头,新来的村民就没有不感叹周大力命好,生了个好儿子的。
蜂蜡虽然不做了,但蜂蜜得卖。
秋日最后一批蜂蜜,周毅与他爹一同进城,打算卖完蜂蜜后,给柳夫子送去一些,才刚靠近城里,官道上就堵塞一团,老远看见城门口乌泱泱的人群,惨叫声鼎沸。
“怎么了这是?”
周大力凑到人堆里,好奇问道。
“还能怎么了!闹事了呗!”扎堆的人揣着手往地上狠啐一口,骂道:“当官的不做人,夏天修凌河桥,矿上塌了砸死多少人,县衙说给抚恤钱,可头几年修大坝死人的钱都没给呢,这能要能给?鬼都不信!”
“可不咋地!”
“我还听说有不少信红衣教的,说是世道不公,红衣娘娘降下天罚,要官府再不善待百姓,今年冬天便要大雪封门往后都别想好!”
“那这城门就这样封着?”
最后一批蜂蜜得七八十斤。
周大力还指望这钱留着过冬,给儿子交束脩呢。
城门不开他上哪儿卖钱去。
“那谁知道呢!”
百姓们议论纷纷,甭管是卖菜的还是卖炭的,总之全都进不去。
父子俩在城门口等了半天,不见城门打开,只得悻悻返回,起初人们都以为这件事会很像往年一样,闹一闹很快结束,可直到周毅的秋收假放完,凌河镇的城门仍旧没有打开。
令周毅感到意外的是,周继博也同样没有返回省城。
虽是城里进不去,但不耽误府衙的人来收缴赋税。
大邕朝田税民亩税五斗三合五勺,普通农田即便是上田亩产一石半,一石可得十斗,五斗三勺赋税,一年收成一下少了将近一半。
自古农户多艰。
土地给的馈赠,官府拿走一半,再留下来年的粮种子,一家人的口粮。往往一年的辛劳下来,到来年秋收之前不挨饿,卖儿卖女度日都算好的。
周毅家只有分家后两亩上田、三亩瘦田需要交税。
两扁担百斤粮食上到里正那里后,剩下的便是年底人头税,丝绢税,他们家如今比从前宽绰不少,但加上这两样,也仍旧觉得有些吃力。
更不要说,凌河镇内还有不少王庄佃户。
所谓王庄佃户,租种凉州藩王凉王的佃农。
惟余王租十倍索,说的便是王庄佃农的苦难。
夏末,朝廷反归乡民的万亩良田,小部分被乡绅瓜分,大部分全进了凉王的口袋。
虽是今年光景不错,虽夏汛凶猛,但县丞亲自下各乡组织排水,庄稼收成得以保全,没再发生像往年那样,因为官府强缴赋税打杀村民的事。
一直未能上学。
再结合红衣教、徭役家属闹事,周毅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入秋后第一场霜降,家里炕上不见蒲扇,灶头塞进了干柴,周毅也从木板小床挪到跟爹妈一个炕上睡,夜里一家人睡得深沉,倏地一声惨叫划破寂静村庄,整个村子的狗一同狂吠起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63/111110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