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穷到吃土?穿越后科举状元我要了! > 第167章:择本经!

第167章:择本经!


有缺陷?

歪瓜裂枣?

几个人被突然骂懵了。

“看什么看,斜眼吊炮!说的就是你们几个!”

洪耀祖居高临下鄙夷地看着他们。

周毅的结巴早好了!

唐星宇也是连针灸带调整,若非特殊时候根本瞧不出来有斜眼的毛病。

至于王若晖……王胖仍旧是个一激动就舌头打结的结巴。

“他说谁?谁斜眼吊炮?”唐星宇脑瓜嗡嗡的,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

铁峰倏而坐直身体,强悍的体魄跟洪耀祖单薄的身躯形成鲜明对比:“他说你,你斜眼,你跟王胖斜眼吊炮,没准还骂了阿毅!”

“一句话骂了一圈人,洪少爷你挺厉害呀!”

张子宸立刻站起身,横眉冷对瞪着洪耀祖:“我恩师自来只教授我们几个,快九年没收过一个新学生,管你是什么哪家勋贵的少爷,你几个意思?要挑衅是怎么着?”

张大少爷一如既往的脾气冲。

游学多年,仍不改其根本。

尤其是近些年,张家财富直逼山西首富,眼里不揉沙子的脾气比以往更甚。

“挑衅如何,不挑衅又如何!”

洪耀祖身后跟着几个借籍的江南学子,这些人向来自视甚高,看不起山西本地穷学生,其中一人道:“既是教书传道,那为何只拘泥你们几人?洪秀才乃京城院试第五名,可不比你们几个山西这落魄地方的院试案首分量重?”

眼看就要呛起来。

甲班学子纷纷站起身,冷眼瞪着这群找茬的人。

最近一两年,有些后台硬的江南学子也到了府学念书,两边人马没少互看不顺眼,但像今日这样对呛还是头一次。

“那是不是,先生的考核你没有过?”

柳三泰一门出了五个秀才、一个案首,他本人也是殿试龙虎榜仅次前三甲的排名,这些年想要拜入他门下的人,说句犹如过江之鲫都不过分,王若晖淡淡地说了一句。

闻言,洪耀祖的脸更黑了。

唐星宇哼笑一声道:“看他没做声,那应当是你猜对了!”临近乡试,谁都不想惹麻烦,他们五人也不例外,唐星宇站起身来,直视轻笑道:“洪少爷,我们都知道你为巡抚大人之子,可这读书学问可不论出身,比得是才学比得是脑子,既想要拜入我们恩师名下,就要低调一些!”

“天下名师哪个不是三请四顾,哪有你这样一次不成就跑来中伤其他先入门的学生。”

“前日,我们参加你洪府酒宴,观洪大人气度非凡、雅量宽和,哪有你这般张牙舞爪汹汹之态,啧啧……”

唐星宇道:“趁着我们还没吵起来,您和您的这些跟班们,还是赶紧走吧!”

唐星宇的话看似四两拨千斤,其实专往洪耀祖的肺管子上戳。

拿他爹比他,骂他器量狭小、为人不端。

洪耀祖气到结舌,不服输地瞪了瞪他们几人:“别说的好听,左一个你们恩师,右一个你们恩师,我乃是京城院试的佼佼者,即便没有你们那所谓的恩师,到了你们山西来,也照样压你们一头!”

“我洪某人也并非心胸狭隘,非要来找你们麻烦,只不过听说大名鼎鼎柳三泰的学生,虽然都是秀才,但都是有缺陷之人,所以过来看看,到底有缺陷到什么程度!”

“朝廷可是明令规定,身有残疾有碍观瞻者,不得参加科举。”

“如此看来,你们……也就那样!”

洪耀祖走后。

“他有病?”

铁峰拧眉不解。

周毅道:“非是他有病,他当着众人的面来挑衅,就是为了打压我们。这些年在咱们先生那里碰壁吃灰的学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洪耀祖是山西新任巡抚的儿子,一来他不甘心,二来他想在外省学子面前立威。”

“毕竟是京城排名靠前的秀才,要没有真才实学傍身,也不会有这么多外省学子附庸他。”

“什么意思……”

周毅的话,让唐星宇听出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通常读书到了他们这个阶段,再往前一步考上举人便是仕途。山西省一连换了几任巡抚,都没有能待长的,一来是因为布政使许英才太过精明强干,内政外政全由他一人把持。

偏这人还极能为朝廷敛财,不论赋税还是民间经济,比之凉王统御当年好了十倍不止。

山西省上下这些年,从政坛再到后起之秀的科举,上下铁桶一块,这些从山西考出去的举人、进士,将来可都是许英才的政治助力,并且是指哪儿打哪儿那种。

毕竟,是许英才开了口子,叫这些外省的读书人有考中举人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洪耀祖想在科举上撕开一道口子,给他爹助力?”唐星宇一挑眉,“这倒是十分聪明,这位新来的洪大人的确是没有半点想走的意思。”

此时,甲班之内,其他人已经恢复原样。

周毅眼眸扫过四周,轻笑道:“洪耀祖的想法是好,可他今日……”

“怎么?”

张子宸、王若晖探究地看向周毅。

周毅道:“且等等吧,再过几日,风向指不定变成什么样,我不信新来的巡抚大人一点动作没有。”

周毅说这话的时候,还没料到后续外省借籍读书的人会闹出那么大风波。

彼时,他正沉浸研究《周易》学问。

科举一途,秀才功名之后择本经由来已久。

本经便是四书五经当中的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以五经其中一门作为专攻的本经,是每位科举考生面临的首要战略决策。例如选择《礼记》,将来很可能被分配到礼部、太常寺、光禄寺等掌管礼仪、祭祀的部门。

《尚书》则是通晓上古治国之道,《春秋》明辨历史兴衰更替,选择这两类的进士、举人,可能在翰林院当值,为皇帝讲经论史,或在都察院担任言官,亦或是以历史的经验评议时政。

至于《周易》,是着重培养善于哲思的官员、人才,很有可能因为学识渊博被视为权威,参与修订历法、为帝王答疑解惑等等。

五经当中,《诗经》相对简单,记忆量大但义理不深,是最热门的选择,竞争也最为激烈,适合文采好、记忆力强的考生,王若晖便是选择的《诗经》。

唐星宇选的是《礼记》,内容庞杂,涉及典章制度、礼仪规范,需要广博的学识,但发挥空间较大,他跟王若晖这两种都是大热门的选择,淘汰率也是相当的高,其千人取胜的难度堪比过独木桥。

他们当中最能言善辩的张子宸,则选择的是《尚书》。《尚书》一经文字古奥、诘屈聱牙,难度较大,选择者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小一些。

五人当中,只有周毅选择的是高风险高回报、难度最高、哲学思辨性强、极为深奥的《易经》。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63/111109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