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92章 陈团长的半机械化加强团

第92章 陈团长的半机械化加强团


就在陈常在带着他的人,没日没夜的试飞着新飞机,随时改进着发现的毛病和问题的时候。

    外面的战局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入魔都。

    到此时,华夏大地上,南北两边狼烟四起,哀嚎遍野。

    8月28日我军改编为第八路军,奉命加入北方对日作战战场。

    到此时,我军已经在边境地区集结待命的,南北两路东进部队开始正式东征。

    南路军跨过黄河,进入山西展开对日作战。

    北路沿着大青山一路向西,直奔平绥线西方终点站包头。

    这次虽然是兵分两路,但是兵力布置却是南重北轻。

    根据小鬼子的兵力部署。

    我军在南路派出去了一万多人,

    而北路则是陈团长和刘政委率领的第三独立加强团满编三千人,以及一千人的武装后勤部队。

    还有北方总部直属骑兵团,杨团长支援过来的三百骑兵。

    陈团长所率领的第三独立团,之所以要首先直奔包头。

    那是因为这条平绥铁路线太重要了。

    这条连接东西的铁路线,东起北平,经大同,到达归绥(今呼和浩特),再向西就是包头。

    在大同,这条铁路线又和南北贯穿SX省全境的同蒲线相连接。

    同蒲线在太原又和东西向的,东起河北正定,西接太原的正太铁路相连接。

    这三条铁路,形成了连接山西南北东西的铁路网主干线。

    在八年的山西抗战中,我军和小鬼子在山西地区的所有大型战役,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三条铁路线打的。

    所有战役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争夺这三条铁路线的控制权。

    而南路军为什么派出重兵去支援山西太原,就是因为太原是山西的中心枢纽。

    太原若失,则山西枢纽易手,华北的小鬼子则可以轻松通过正太线进入山西腹地。

    而同蒲线链接山西南北,小鬼子想要打哪边,他们都能掌握到最大的主动权。

    这也是总部派重兵支援山西太原的原因。

    而北面的平绥线,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在全局上来讲,比太原还是差了一点。

    但是这个差了一点可不是说它不重要。

    相反,这条线对我军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包头距离我们在大青山的矿业基地可是不远了,两地相距也不过就是四百多公里。

    包头北部为山地高原地貌,中部为低山、丘陵和盆地组成的丘陵地貌,南部则是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区。

    而包头火车站,就伫立在包头东南部的,位于河套地区和土默特平原的交汇地带。

    如果让小鬼子占据了包头,那么它们的兵锋将会直指我军的大青山矿业基地。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整个敕勒川都将会受到小鬼子的直接威胁。

    而矿产的输送通道,也会有着被随时掐断的风险。

    这一点是总部机关绝对不能接受的。

    所以这次派向北路的部队人数虽然少,但却可以说是全军最早完成换装,已经是半机械化,半骡马化的,最精锐的第三独立加强团。

    陈团长和刘政委麾下的第三独立加强团满员三千多人。

    全团步兵两千五百多人,换装的是最新型的步一式新型步枪。

    骑兵全部是冲一式冲锋枪。

    步兵班排的人员武器配置是:一班十人,配步枪七支,冲锋枪两支,精准狙击步枪一支。

    并配有不占编制的榴弹发射器四支。

    三个班为一个排。

    排长手下,还有归排长亲自掌握指挥的,两人机枪组,两组共四人,每组配有通一式,轻重两用通用机枪一挺,共两挺。

    六十毫米迫击炮三人炮组一个,配六十毫米迫击炮一门。

    配属重型步兵排,轮/履三轮越野补给车一辆,含司机和副驾驶共两人。

    所以现在陈团长手下的一个基础步兵排,含排长总共是四十人。

    全排的火力支点为那门六十毫米迫击炮。

    辅助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是两挺通用机枪,为次一级火力支点。

    在这两个通用机枪的火力支点周围,是班级的狙击步枪为第一远程压制火力。

    随后就是步枪火力。

    而不占编制的榴弹发射器,则是作为步枪射手或是冲锋枪手的中短距离的重火力支援武器。

    在最后的一至二百米的百米的近距离,那就是冲锋枪手的天下了。

    哪怕是到最后,还有手榴弹和定向破片反步兵地雷做为最后的防线。

    就是那个“此面向敌”的反步兵地雷。

    最后方那个重型的,轮胎/履带可互换的重型三蹦子,就是这一个排的超级奶妈了。

    这一个排四十人的物资补给,全都会在这个标准载重四吨,超载可以拉六吨的三蹦子身上。

    在硬质路面可以用钢丝轮胎前进。

    如果遇到泥泞路面。

    那么换上重型三角宽履带,一般的地方是陷不住它的。

    哪怕是陷住了,只要几根短原木就能把它给弄出来。

    最后实在不行,那就把货都卸了,用人抬也能把它抬出来。

    这就是三轮货车最好的地方,它的通过性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

    货车能跑的地方它能跑。

    货车不能跑的地方它也能跑。

    遇到它也过不去的地方,只要人能过去,抬也能把它抬过去。

    再不行就把它拆散了背过去,再组装起来。

    只要过了这个路段,它就又可以跑起来了。

    当这个三轮车第一次进入到陈团长的第三独立团的时候,每一个战士都对它是赞不绝口。

    它在全排中的地位,可以说比排长还要高。

    因为只要它跟随着一个排出行最战。

    它就可以让一个排,成为一个坚固的火力支点阵地。

    这个阵地,至少可以做到坚守八到十天的时间,不会出现火力和食物的短缺。

    如果再加上战士们自己携带的武器弹药,那么他们可以在一个阵地上坚持半个月甚至更多。

    如果有需要冲锋攻坚的战斗。

    这个重型三蹦子还能靠着前面的装甲钢板,把后面装上重机枪三脚架的通用机枪或是迫击炮,给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作移动火力支援。

    有这么一个超级大奶妈,哪个战士会不喜欢呢。

    而这只是排级火力。

    而到了三个排组成的一个连。

    除了排级单位的火力之外。

    连长手下的连部,还有两挺十二点七毫米的高平两用重机枪。

    而且这个重机枪既可以在地面固定使用,也可以装在三轮车上,让三轮车成为一个移动重火力平台。

    除了这两挺重机枪之外,连长手下还有两门82毫米迫击炮,和一门步炮一型70毫米步兵炮。

    这是连级的重火力支援单位。

    等到了由三个连组成的一个营时。

    营长手下的营部,则再次加强了一个由四挺12.7毫米重机枪组成的重机枪排。

    和一个由四门八十二毫米的迫击炮组成的迫击炮排。

    以及由四门步炮一型步兵炮组成的炮兵排。

    加上一个辎重连。

    在第三独立团中一个营就有六百五十多人。

    而这样的基础营,独立团中有三个,总人数有接近两千人。

    到了陈团长他这个团一级,他的手下还有一个五百人的骑兵营,和一个团直属骑兵连。

    除了这两个单位之外,他还有一个拥有最新型的,八门命名为山一型,75毫米山炮的炮兵连,一个步炮连

    一个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连。

    和一个拥有四门单管三十七毫米,高平两用防空炮的防空炮连。

    再加上他团部的参谋、通信人员等,整个作战部队就是三千人出头。

    这还没有算跟随在团部后方的,拥有几百辆使用钢车轴加轴承和橡胶轮胎的双马马车。

    还有四十多辆手扶拖拉机,以及三十多辆属于后勤部队的重型三蹦子。

    而整个后勤部队就是一千多人。

    再加上总部直属骑兵团支援过来的三百骑兵。

    陈团长和刘政委手下这接近四千五百多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就向着包头而去。

    不过陈团长这一路是能隐蔽就隐蔽,他不想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存在。

    哪怕是那位他要来支援的,那位还在察哈尔作战的傅将军。

    他也只是说通过电报告诉他。

    自己这边已经带了三千多人来支援了。

    但是路途遥远难行,他一时还到不了。

    而那位傅将军对于自己这边的这位穷邻居,他是真的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这倒不是说这位傅将军耳目闭塞。

    只是因为他对这位穷邻居根深蒂固的印象使然罢了。

    虽然他也知道陕北那边好像是在大青山的西边找到了一个铜矿。

    还在和宁马的战斗中打出来了一个不错的战绩。

    但是一个铜矿能够让人发多大的财?

    要是说一个铜矿就能改天换地的话,那傅作义手下还有两个铜矿呢。

    这不是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吗!

    至于陕北和宁马打的那一仗,傅将军也详细的看了报纸,最后傅将军给出的结论是。

    陕北的那个杨团长是个聪明人,能够扬长避短。

    而那个宁马的旅长,也不能说他是蠢货。

    但也不过就是中规中矩罢了。

    或者说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人能够依靠那么不明显的起伏地形去打伏击。

    还能够挖出来包围十几公里宽范围的陷马坑和沟槽。

    这样的陷阱,傅将军也想过,如果是自己,能不能够及时发现或是突围出去。

    最后他还是觉得那位设下包围圈的杨团长,确实是个军事天才。

    当他设下这个包围圈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给他的敌人留下任何一条活路了。

    傅将军虽然也对那个在那场战斗中大放异彩的手扶拖拉机感兴趣。

    但那个东西再怎么说也不过就是一个农具而已。

    再说自己也不是现在才知道。

    当陕北那边第一次出现用手扶拖拉机开荒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

    那东西也瞒不了人。

    他不但知道了。

    他还找了中间人从陕北那边买了十几台回来用了一下,感觉那东西用来种地还是挺不错的。

    他也想让自己手下的小工厂看看能不能仿制一下。

    结果让他非常失望。

    因为他手下的小工厂仿制不了。

    等到他再想买的时候,那边说产能不足,生产的都已经出口了,现在连自用的也没有多少。

    傅将军最后也找人了解了一下陕北那边出口的情况。

    最后听说是出口了几百台,但是他们能够生产这东西的厂子不大,一年也生产不了多少,卖的也不贵,只是赚个辛苦钱。

    事情到了这里,傅将军也就没在把这边再当回事了。

    随着时局的不断紧张,他更多的精力也都放到了东边的小鬼子那边了。

    如今战端再次开启。

    陕北那边也出兵支援自己了,但是他对于陕北能够出来多少兵,能够有什么战斗力,他是不报希望的。

    按着他心里的想法,那些穷邻居,一个营能有两三挺机枪就算是富裕了。

    要是全营都能配齐了步枪弹药,那就算是非常不错了。

    所以对这些援兵傅将军也并没有太过寄予厚望。

    也对于他们赶不上察哈尔这边的战斗没有当回事。

    这个时候,他已经派汤恩伯部的部队负责南口防御。

    而他傅将军也是在守卫着平绥线,并正在对宝昌、沽源发动猛攻,想要收复这两块失地。

    可是令他没有没想到的是,在8月26日,负责防御南口的汤恩伯究竟败了。

    最可气的是他败退了之后,竟然没有及时汇报回来战况。

    最后告诉他是电台坏了才没有及时汇报。

    而到了二十八日,傅将军接到了陕北支援电报之后的五个小时,他才知道了南口失守的消息。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

    负责张家口防御的刘汝明部发来急电,张家口外围防线已经崩溃。

    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随时都有被包围全军覆没的危险。

    傅将军没有办法,只能下令让刘汝明带着部队撤出张家口防线,向西撤退。

    张家口随之陷落。

    这时是1937年8月29日。

    距离陕北给傅将军致电出兵也不过刚刚过了一天而已。

    面对这种混乱的局势,傅将军也只能再次后撤,沿着平绥线进行梯次防御。

    而这时候他早就把他那个陕北的穷邻居给忘了,即便他想起来也没有用。

    这两边距离好几百公里呢,他们就是飞也飞不过来。

    至少一个月之内,他们那几千人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

    而这个时候陈团长他们也确实是在向着包头急行军,但即便是急行军,每天四十公里也已经是极限了。

    想要到地方至少也需要五天的时间。

    这不是在宽阔的高速上开车,这是好几千人,还有着重装备在行军。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18/111110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