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77章 思想锤炼?

第177章 思想锤炼?


第177章  思想……锤炼?

    李逸尘的目光定格在李承乾脸上交织的困惑与思索。

    他深知,接下来的话,将可能彻底改变这位大唐储君对力量的认知,甚至影响未来大唐军队的形态。

    “殿下自身,也需在此次风波中,着手培养属于您的军事力量根基。”

    李承乾闻言,脸上刚燃起的一丝火苗瞬间被现实的冷水浇灭大半。

    他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先生之意,学生明白。然则,结交武将,培植私兵,此乃父皇大忌!”

    “莫说学生如今稍有起色,便是昔日……父皇也绝不容许东宫染指军权过甚。”

    “此路,恐难通行。”

    他想起了侯君集等人,那终究是暗流下的交易,见不得光,且风险巨大。

    “殿下误会了。”

    李逸尘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臣所言,非是让殿下此刻就去拉拢哪位大将军,亦非在东宫蓄养甲士。”

    “那般举动,无异于授人以柄,自寻死路。”

    “那先生之意是?”李承乾疑惑更深。

    “臣之意,在于借此潜在的军事行动之机,不为拉拢已成名的将领,而为——培养未来的将才种子!”

    “或者说,打造一把藏在鞘中,不显山露水,却能在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匕首。”

    “培养将才种子?匕首?”

    李承乾喃喃重复,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他完全无法将这两个词与东宫避嫌的现状联系起来。

    “正是。”李逸尘身体微微前倾,开始系统地阐述他的构想。

    “殿下可知,我朝贞观以来,军中晋升,主要依凭为何?”

    李承乾对此倒是熟悉,略一思索便道:“首重军功!无论是阵前斩将夺旗,还是先登陷阵,皆有明令赏格。”

    “其次,便是门荫,将门虎子,自有其便利。”

    “再者,府兵中,凭籍历、奋勇、威望逐步升迁,亦是一条正途。”

    “此外,父皇亦常破格提拔勇悍忠贞之士。”

    这是大唐立国、尤其是贞观朝赖以强大的根基。

    李逸尘点点头。

    “殿下所言不差。军功为主,门荫、资历为辅。此制确保了军队的战斗力与向心力。”

    “然而,无论是凭军功晋升的寒门勇将,还是依靠门荫的将门之后,他们首先效忠的是陛下,是大唐。”

    “殿下若想在其中寻找完全属于自身的臂助,难矣。且目标过大,易招猜忌。”

    他话锋一转。

    “故而,臣思虑,当下朝廷军中,可有一支力量,不隶属于任何一位大将军,不显于常规阵战。”

    “却精于潜入、侦察、破袭、护卫,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亦能于无声处扭转战局?专司特殊任务之精锐?”

    李承乾眉头紧紧锁起,努力在脑海中搜索。

    “精锐……父皇麾下玄甲军,乃天下骁锐,冲阵无双,然其乃堂堂正正之师,归由诸位大将军统领。”

    “百骑司乃父皇亲军近卫,掌宫廷宿卫、仪仗。”

    “斥候营散布诸军,专司探马……”

    “先生所言,似有不同。这‘奇兵’……究竟是何物?”

    他完全无法将已有的军事概念与李逸尘描述的“匕首”联系起来。

    此刻的他,更多是困惑,觉得先生所言有些脱离实际。

    李逸尘知道,必须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将“特种作战”的思维灌输给他。

    “殿下,请设想。若有一支小队,不过百人,皆能以一当十。他们可身着胡服,潜入高句丽腹地,焚其粮草大营,使其前线十万大军不战自乱。”

    “他们可于深山密林,无声无息除掉泉盖苏文派出的信使、巡逻队,截断其消息、”

    “他们可伪装成商旅,混入辽东城,在关键之时,里应外合,或直接狙杀其守城大将!”

    李承乾听得瞳孔微微一缩,呼吸不由得稍稍急促。

    他自幼也读兵书,知晓奇正相合的道理,但如此细致、如此极具针对性的小规模破坏、刺杀、扰乱战术,完全超脱了传统战阵的范畴。

    这不再是堂堂之阵,而是阴影中的毒牙!

    他开始觉得,先生此论,虽闻所未闻,但细细想来,似乎……确有道理?

    若能成功,其效巨大!

    “这……世间竟有此种战法?”

    他声音带着一丝探寻。

    “这岂非……刺客、死士之行径?”

    在他所受的教育里,战争更多是勇气、谋略和实力的正面碰撞。

    “非是单纯的刺客死士。”

    李逸尘肃然纠正。

    “刺客死士,多为一次性之用,或仅凭血气之勇。而臣所言‘奇兵’,乃经过极端严苛、系统训练之职业军人!”

    “他们精通各种杀敌技巧,更擅野外生存、伪装潜伏、情报判读、协同作战。”

    “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工具,是殿下手中,最锋利、最隐蔽的那把刀!”

    “他们执行的是寻常军队无法完成,却能对大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特殊任务。”

    他看着李承乾眼神的变化,知道对方已经开始接受这个理念。

    便继续深入剖析此举对太子的好处。

    “殿下试想,若您向陛下提出此议,组建这样一支小而精悍的力量,其利有三。”

    “一,规模极小,不过一二百人,不会触动陛下对东宫掌兵的敏感神经,不显山不露水。”

    “二,借此机会,殿下可名正言顺地参与甚至主导这支未来利器的选拔与组建过程。”

    “其成员来源,可部分从忠诚可靠、背景清白的东宫卫士、或将门中无甚背景的旁支、乃至民间奇人异士中遴选。”

    “此乃培植未来嫡系军官之绝佳途径!”

    “三,一旦此队建成,并在未来战事中立下奇功,其主导者殿下,在军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将获得何等提升?”

    “且这些人,因训练、作战方式特殊,天然易于形成对直接指挥者的高度忠诚。”

    李承乾只觉得脑海中困扰他的迷雾被这股疯狂的想法吹散了不少。

    是啊,不去碰触那些现有的、盘根错节的军方势力。

    而是另起炉灶,创造一种全新的、完全由理念和严酷训练塑造的力量!

    这确实符合他当下“静观其变,暗中蓄力”的处境!

    先生此策,不仅有理,而且……很厉害!

    他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操作空间!

    “先生……此策……着实令人……茅塞顿开!”

    李承乾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但他旋即想到关键。

    “只是,如此奇兵,该如何练就?又该如何向父皇进言?若由学生提出,父皇是否会疑心……”

    “殿下所虑极是。”李逸尘接过话头。

    “故而,此事必须光明正大,坦诚布公。殿下当主动向陛下一人陈情,言明此乃为应对高句丽山险城坚、减少大军攻坚伤亡、行奇兵制胜之道所想出的‘新策’。”

    “强调此队专为战时特殊任务而设。唯有如此,方能消除陛下猜忌,甚至可能获得陛下的赞赏与支持。”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绪,缓缓点头。

    “先生深谋远虑,学生明白了。”

    “只是,如何训练才能达到先生所言之效果?”

    李逸尘似乎早有准备,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写满字迹的纸张,神色郑重地递了过去。

    “此乃臣根据古之锐士训练之法,参杂一些异想,草拟的些许训练要则,仅供殿下参详。”

    “臣于军事亦是门外汉,此仅抛砖引玉之用。”

    李承乾迫不及待地接过,展开细看。

    起初还能保持镇定,越往下看,他的脸色越是变幻,最终化为彻底的震惊与茫然。

    那纸上所写,完全颠覆了他对“练兵”的认知!

    “负……负重疾行四十里?每日?中间还不能休整?”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唐军精锐一日正常行军也不过数四五十里,而且还是需要中间休整,这要求背负重物持续狂奔,简直是折磨!

    “极寒天气下,仅着单衣,于野外求生数日?辨识毒物,猎取野食?”

    这在他看来这么做近乎于自杀行为!

    李逸尘见他目光停留在此处,便解释道:“殿下,辽东苦寒,远超长安。”

    “寻常士卒若无准备,冻伤减员恐比战损更甚。故奇兵必须习得寒地生存之法。”

    “譬如,需懂得寻找背风处,利用积雪构筑雪屋或挖掘雪洞以避风寒,雪层之下,往往比暴露于寒风之中温暖许多。”

    “需懂得辨识可食用的树皮、草根、以及冬季仍能寻到的少数野果、猎物,知晓如何设置陷阱捕捉小型兽类。”

    “需懂得取火之道,即便在潮湿雪地,亦需掌握利用随身携带的火石、火绒,或摩擦等法生火。”

    “更需懂得如何活动肢体,促进气血流通,防止冻僵。”

    “甚至,需懂得利用动物油脂涂抹暴露皮肤,以作防护。”

    “凡此种种,皆需反复演练,形成本能,方能在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

    李承乾听着这一条条闻所未闻的生存技巧,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已非简单的奋勇可以概括,这是近乎巫术般的生存智慧!

    “伪装潜行,需融入市井、山林,不露破绽?”

    “暗号联络,手势为凭,瞬息万变?”

    这需要何等的机敏与纪律!

    “各类兵器,弓弩、刀剑、短刃、乃至绳索、飞爪,皆需精通?还需掌握基础疗伤之术?”

    “于泥沼、荆棘、火场等各种险恶环境下作息、作战?”

    他一条条看下去,额头已然见汗。

    这上面所描述的,哪里是训练士兵?

    分明是在打造一群无所不能的“怪物”!

    他深知当下唐军的训练方式。

    府兵平日务农,闲时操练,主要是队列阵型、弓马娴熟、个人勇力。

    即便是玄甲军这等精锐,也更侧重于骑术、冲阵配合、甲胄兵器的运用。

    何曾有过如此残酷、如此针对个人极限与特殊技能的地狱式锤炼?

    “先生……这……此法闻所未闻!若依此训练,恐……十不存一啊!”

    李承乾的声音带着颤抖,此刻他内心的震撼达到了顶峰。

    他无法想象,什么样的肉体凡胎能承受住这样的考验。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让他感到一种近乎恐惧的震惊。

    李逸尘神色平静。

    “殿下,非常之兵,当用非常之法。唯有历经地狱,方能于战场修罗场中存活,并完成任务。”

    “四个月时间,确实仓促,难以练就完美之师。”

    “然,以此标准选拔、锤炼,哪怕只练就其三四分火候,亦可初具雏形,远胜寻常精兵。”

    “一旦此等理念成型,这支队伍便有了魂。”

    “日后在不断执行任务中打磨,终将成为殿下手中无往不利的尖刀。”

    “而且臣手中有一套训练的方式方法。可以作为参考,提升成功率。”

    李承乾沉默了,他反复看着那张纸,内心天人交战。

    理智告诉他,这太疯狂,太不切实际。

    但另一种直觉,一种对力量的渴望,又在怂恿他。

    或许……或许真的可以一试?

    若真能成,其价值无可估量!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甚至比这些操练项目本身更为紧要。”

    李逸尘的声音将他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

    “是何?”

    李承乾抬头,目光灼灼,此刻他已被李逸尘这天马行空却又逻辑缜密的构想彻底吸引。

    “便是‘思想锤炼’。”

    李逸尘一字一顿地说道。

    “思想……锤炼?”

    李承乾再次困惑,练兵不就是练其体魄、战技吗?

    何来“思想”一说?

    “正是。”李逸尘解释道。

    “欲使此等悍卒如臂使指,仅靠严刑峻法与粮饷赏格远远不够。”

    “必须在其心中树立起不可动摇的信念!”

    “首要,是让他们深知为何而战——为保大唐社稷安宁,为护家中父母妻儿,此为‘忠’。”

    “其次,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效忠的直接对象,除了陛下,便是您,太子殿下!”

    “您是他们得以存在、得以建功立业的基石,您代表着大唐的未来,此为‘义’!”

    “最后,要锤炼其精神,使其具备异于常人的意志,无论置身何等绝境——酷寒、饥饿、伤痛、孤寂——都能牢记使命,克服本能恐惧,誓死完成任务!”

    “此亦为军魂!”

    李承乾听得心神摇曳,恍然大悟!

    他从未想过,练兵竟然还要练“心”!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17/111109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