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 第137章 特殊补贴(求月票)

第137章 特殊补贴(求月票)


又过了几天,到初三。

    今天的雪都化了一些,说不定十五之后就没了。

    周旭躲在屋子里面看书,看的是外国系列丛书,其实看《顽主》就知道。

    王朔吐槽过,八十年代的一群年轻人,嘴里面不是尼采、黑格尔,就是弗洛伊德、加缪……现代派、魔幻现实主义、虚无主义啪啦一堆,这群学生真的懂虚无主义吗?懂什么荒诞吗?

    周旭并不觉得他们懂,当然周旭自己也不懂。

    但是他现在看书主要是为了写小说的时候能用到。

    反正是入行之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会越来越多……

    姚芳华坐在桌子前面,晃晃晃那双萝卜一般的小腿,白花花的嫩的能掐出来水……周旭咳嗽一声:“今天没戏?”

    “没有,这不是在这里陪着你吗?不然还能干磨子!”

    “你别学我说话。”

    很多演戏的人,都会学不同地方的方言,其中四川话、东北话是比较容易的,姚芳华就会这些。

    “好了不逗你了,我去上班了。”

    她哗哗哗的换了一件衣服,那双白森森的腿没了,周旭的心魔也没了,他看书更加的认真了!

    咚咚咚,外面的敲门声响起来了。

    周旭站起来:“没带钥匙吗?芳华?!”

    很快,一个穿着简单的黑色毛衣,很有气质的女人站在了门口,双眼皮,梳着一双辫子,还有标志性的笑容。

    “您好?这里是周旭同志的家吧?”女人笑着问道。

    周旭点点头:“您是?”

    怎么了?自己还是‘段誉’处处留情吗?又有妹子找上门来了?

    王安忆伸出手来,笑着说道:“我是《上海文学》的编辑王安忆,你叫我安忆就好!”

    啧?

    名人呀!

    周旭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王安忆,他只见过王安忆四五十岁的照片,因为那时候的王安忆成名了,但是年轻的时候没见过。

    这么看来,作家并不是都不好看呀,至少眼前这位姐姐长得不错。

    当然女作家当中要说最好看的应该是林徽因。

    王安忆长得怎么样周旭不清楚,但是这姑娘是才女……真的是才女!

    她的长篇小说最高成就是《长恨歌》,后面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虽然后来成了奖励老作家的奖项,但是王安忆的作品算是比较靠前的,在茅盾文学奖里面都比较靠前的。

    她也是继着“张爱玲”之后又一个海派的代表作家。

    王安忆首先把提着的包递给周旭:“我给周旭同志先拜个年!这是我们上海的海产,想来你应该会喜欢!”

    周旭接过海产品。

    在这个交通和保鲜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海鲜一类的东西在内陆不仅仅是贵,而且很难得。

    南京虽然离海边不算太远,但是海鲜也很贵。

    周旭接过礼物:“谢谢了。”

    “王同志,您好,请进?”周旭又看了王安忆一眼。

    王安忆微微一笑,她没想到周旭竟然这么秀气?

    她一直以为是个大肚子的人,毕竟她和母亲见过那么多作家的朋友,要么是瘦得像是猴子,要么就是一个大大的啤酒肚。

    “你先坐吧。”周旭给她倒了一杯茶,这才紧跟着坐了下来。

    “嗯。”王安忆捧着茶缸。

    她今年二十六,算是年长周旭很多,但是写作一直都没有什么成绩,所以现在看着周旭又羡慕也有景仰:“周旭同志,其实我有个问题一直想着要问你的!”

    当然她年后来到这里的目的,第一当然是找周旭要稿子,但是第二对于她重要的来说,是找周旭学习一下写作吧!

    她对于写作的事情一直是焦虑的。

    所以可见的是,王安忆的写作以‘琐碎’著称,而且她成名的时间也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了,写出来长篇小说得到了九十年代了,确实是一个比较晚成的作家。

    “你问吧?”周旭说道。

    王安忆往前倾了倾身子,茶缸沿儿蹭到指尖,语气里带着点急切又忐忑的认真:“周旭同志,我总觉得自己写东西,净是些家长里短的细碎事儿,翻来覆去都是柴米油盐、邻里闲话,不像旁人的文章那样有‘分量’。”

    周旭先用生物学的知识和王安忆说道:“其实集中精神可以用一点东西,例如多喝一点茶提神,喝点咖啡也提神!我就经常泡茶喝!至于那些男作家为什么抽烟呢?因为抽烟也提神!”

    王安忆还以为他要分享什么干货?

    虽然这个好像也是干货:“哦!那我喝茶?”

    她喝了一口茶。

    “嗯,还有呢?就是定一个目标!汪曾祺同志写作的时候,都是定一个集中的时间,例如十点到十二点!你不能想着自己今天能完成多少,而是自己一定要全身心写个小说……”

    “哦……”王安忆猛然点头。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

    姚芳华带着午饭回来了……

    等着她一进屋天塌了,被偷家了?呸。

    “你好……这是?”王安忆和姚芳华对视着。

    小王才和周旭聊得开心,就见到人家的女朋友回来了,有点抓奸在床的感觉。

    “我是周旭同志的朋友!”

    “哦哦!我是《上海文学》的编辑王安忆!”

    两人握手,周旭在一旁看着,竟然不需要自己解释,两个人自己就互相介绍了吗?

    不过这样也好!

    姚芳华落座:“我刚刚出去打包了一些饭店的菜,一起过来吃吧!”

    周旭跟着过去,把饭菜倒好放在了桌上。

    王安忆继续朝着周旭讨教问题。

    年轻的作家对于知识的汲取本来就是着急的,他们生怕错过了哪一点东西,就把自己写出来成绩的机会错过了!余华口中自己年轻时候多摆烂也不可信!

    他一直在《活着》之前都是一个高产的作家,等着《活着》卖爆了千万册的时候,余华才是真的开始不怎么写书,偷懒了!

    王安忆现在正处于迷茫和疯狂汲取知识的年纪。

    姚芳华在一旁杵着筷子听着,只是这些东西对于她来说是陌生的,听着两人好似知己一般聊着。

    她又开始怀疑自己了,如果说自己和周旭在一起会圆满吗?

    对比其他人来说,她显然不是最合适的吧?

    阿秋!

    王安忆打了一声喷嚏,只见到鼻血紧跟着流了出来:“哎哎?你怎么流鼻血了?”

    姚芳华出去拿着帕子进来,递给她:“站着站着!”

    周旭也好奇:“怎么突然流鼻血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给她灌输了太多东西,直接醍醐灌顶超出自己脑子的负荷了?

    有这种可能,周旭慢悠悠点头!

    “你先休息一下吧!”

    “抱歉,真是麻烦你们了?”王安忆低着头,她深深叹口气。

    “没事!”

    休息了一会儿,王安忆不聊作品了,她换了一个方式:“周旭同志,你最近有什么新的作品吗?我们《上海文学》愿意收你的最新的小说!”

    “小说?我最近一直在休息、过年呢!没想着创作!”周旭实话实说。

    “那我能代表《上海文学》找你提前约稿吗?未来不管是什么作品我们《上海文学》都会收下来的!?”王安忆咳嗽一声继续说道:“还有……”

    咚咚咚。

    外面还有敲门声,周旭伸手说道:“王同志不着急,我去开个门你待会继续说!”

    周旭走到门外。

    只见到一个黑黝黝的男人站在门口。

    “您是周旭同志吧?您好我叫做徐兆淮,是《钟山》杂志社的编辑!”徐兆淮伸出手来和周旭握手。

    周旭回应他的手;“你好。”

    徐兆淮毕业之后就分配去了《钟山》,是创刊初期的人员,他后期编发过诸多名家名作。

    他把拎着的礼物递给了周旭:“这是我们杂志给新人作家的拜年礼物!”

    “哎?我没有在你们杂志上面发表过作品,拿你们的礼物不好吧?”

    “这有啥不好的!?”徐兆淮说道:“这是鼓励新人作家的,并不一定是要在我们杂志上有过合作。”

    周旭领着人家先进了屋子。

    徐兆淮坐下来,看了一眼屋子!

    徐兆淮深吸一口气,不愧是周旭同志,一个人泡两个妞!大年初三还在别人家里面!你要说是约稿的,我相信吗?

    徐兆淮倒是没什么写作上面的问题想要和周旭交流的,单纯是来约稿的:“周旭同志,我代表《钟山》过来,就是为了和你约稿的!”

    “……”

    王安忆听到这句话,心里小小慌张起来:“哎?我也是来约稿的?”

    徐兆淮回头过来笑着说道:“小姑娘你莫要开玩笑!”

    王安忆从包里面拿出来《上海文学》的介绍信立马说道:

    “徐老前辈,我是代表《上海文学》来的,也是我先来约稿的!?”

    徐兆淮愣了愣?这傻姑娘,难道约稿还有先来后到的规矩?从来都是价高者得!

    他看着她真诚的眼神,一副我先来的就是我的稿子的眼神。

    最后还是说道;“周旭同志的稿子还没有同意给谁吧?”

    周旭微微一笑:“我是还没有说?”

    “这个……”王安忆顿了顿也没说话。

    徐兆淮接着说道:“《钟山》是带着诚意来的,周旭同志如果你的新作品在钟山上面发表的话,我们会给你最高的稿费,也就是千字十块钱,除此之外,钟山的头版也是您的位置!?”

    王安忆听到这里,立马喊道:“我也一样!!”

    “嘶!”徐兆淮是文坛的老人了,他刚刚听到了王安忆的名字就知道这人是茹志娟的女儿。

    茹志娟老同志,虽然是女作家,但是她在文坛的地位也不低,和巴金这种比不了,但是也是老人物了。

    “《钟山》跟作家合作,从来都是实打实的支持——你下一部不管写啥题材,我们都会认真读、仔细琢磨,给出靠谱的改进建议。这些年我们也带出不少厉害的新人,像刘绍棠的《鹧鸪天》、赵本夫的《卖驴》,都是从咱们这走出去的经典。相信咱们一起合作,肯定能把作品做得更出彩!”

    徐兆淮开始给周旭画大饼。

    “我母亲也说了,她能够和你聊一些关于军旅题材作品的心得。”王安忆接跟着说道。

    茹志娟主要创作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短篇,其中居多的就是革命历史题材,比如课本上很经典的那一篇《百合花》!确实是周旭的前辈,

    这边的徐兆淮看了王安忆一眼:“小同志你老是紧跟着我说,真是太不厚道了吧?”

    王安忆回道:“我还先来的?不应该让我先约稿完吗?”

    姚芳华听的一愣一愣的,咋的又是《钟山》,又是《上海文学》的?

    她以前倒是看这两个杂志挺多的,看来自己还是小看周旭的影响力了。

    说罢她看向了周旭,好奇他到底要选择谁?

    他说道:“两位的好意我都多谢了,可是我现在没有新的作品!也没办法给你们呀!”

    “没事周旭同志,你下部作品不管是什么我们都照单全收的!”

    “这样吧?周旭同志,按照原本千字十块钱的基础上面,我们《上海文学》会额外补贴给你五十块钱!?”王安忆回道。

    “补贴?”徐兆淮看着王安忆。

    以前确实有人这么搞过,但是杂志给作者最高的稿费千字十元了,再补贴怕是杂志社都入不敷出了吧?

    王安忆点点头。

    听到这里,周旭觉得今天要是不决定一个杂志社这两人会把屋子吵翻的:“好吧,竟然《上海文学》先来到我家里,而且人家给的诚意也这么足,那我下本小说就和《上海文学》的王同志合作了?”

    徐兆淮没有主编的应允也不敢贸然补贴,不然就是拿自己的工资贴上去了,所以他就没有多说话。

    说了几句,《钟山》的杂志先行离开了。

    周旭问道:“你们补贴合法吗?别违法违纪呀?”

    周旭这个身份敏感着呢!

    王安忆立马点头:“不是挪用公款,我们《上海文学》每年都会有优秀小说的评定,奖金是五十块钱!”

    “你这意思这个补贴还得我获奖之后?”

    “当然不是,我们去年给你作品《高山下的花环》评的就是优秀奖,又不是只有发表在我们杂志上的小说才能评奖!”王安忆立马反驳。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13/111109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