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 第140章 物是人非!你咋这么牛逼

第140章 物是人非!你咋这么牛逼


三天后,周旭走出京城站。

    五月的首都,残雪早已消融,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舒爽宜人的时节。

    两年时间,周旭终于再一次来到了首都了!

    当然他对于中央也没有那么执着,因为能够在地方干到不错的高度就已经是他最高的梦想了。

    到了编辑部,周旭的身影自然很受到关注:“周旭同志!”

    “刘编辑好久没见了!”周旭见到了老编辑之后也主动打了招呼。

    刘家驹老想着和周旭再叙叙,但是就是没有时间,今天在这里见到了周旭,刘家驹笑着说道:“走吧周旭同志,你到了编辑部了,我先去给你安排宿舍!”

    周旭紧跟着刘家驹往外面走。

    这一次没有给他安排在哪一栋书楼里面,而是带着周旭来到了总政的招待所给了周旭一个单间!

    刘家驹说道:“现在的你又是知名作家,还是我们部队的副营长,再让你捡着破烂住,我都不好意思了!”

    周旭回道:“住在哪里我都没什么意见的,毕竟要服从部队安排!!”

    “你最近发表在《收获》上面的小说有点厉害呀!”

    “嗯,那两篇小说呀!”

    “不过你现在和《收获》关系这么好了?都忘记我们老东家了呀!”刘家驹打起来感情牌,语气当中带着一丝丝的埋怨。

    周旭立马摇摇头:“那倒不是!”

    “还是因为上次被人举报了,你对于我们编辑部还是不信任?”

    周旭还是摇摇头:“被举报是因为文艺处的问题额,而且已经被处理了,我怎么可能对你们有意见呢!”

    “那就好,我还怕你误会我们杂志社呢!!”刘家驹叹口气:“……可是你这几篇小说都不太想要寄给我们杂志社?是因为现在《解放军文艺》已经达不到多高的高度呢?”

    “也不是,巴金老师给我写信想要我写一篇有水平的作品,当时脑子一热又给了《收获》!”周旭又拿着巴金出来当作挡箭牌了。

    听到这里,刘家驹也就不再多过问:“那你新的作品呢?没什么想法?”

    周旭说道:“我给《上海文学》了?王安忆上次找我约稿,说要给我补贴……”

    刘家驹听完周旭的故事,啧!心里有一丝不相信,倒不是不相信周旭把杂志给了《上海文学》?

    而是不相信周旭为了五十块钱就给了小说,难道说是因为王安忆约的稿子?

    他也见过王安忆,小姑娘水灵的很!毕竟不水灵可是进不了文工团的!难道说周旭和王安忆有一腿了?

    他对比一下自己的女儿刘佳好像也不差了,但论相貌来说刘佳其实还要好一点的,难道是因为周旭喜欢有学识的?王安忆确实比较有学识……

    心里瞎想了一会儿,刘家驹最后叹口气:“那我不打扰你了,你在招待所里面好好休息,这几天可以出去逛一逛!具体的颁奖时间是在二十五号!到时候有什么安排我会提前通知你的!”

    刘家驹关了门。

    周旭回了屋子里面就开始躺下。

    他手里捧着一本书。

    自己则是看着书,慢悠悠睡着了。

    五月的首都也不冷了,不用烧火盖着一个铺盖就能睡得很舒服。

    过了两天时间。

    一个让他意料不到的电话打了过来:“周旭同志还记得我吗?”

    闻声,周旭回忆了一会儿,但是这股子大院子弟特有的味道倒是让他想了起来:“你是王朔吧?”

    “哟!这是谢天谢地,这位大作家还记得起我!正巧听说你来首都了,找你聚一聚!?”王朔电话那头说道:“这一次不去全全聚德了,带你去东来顺吃好喝好!对了还有两个朋友想要认识你!”

    周旭挂断电话。

    有人请吃饭,不去白不去!

    再说他未来应该有机会来首都发展的话,多多结识一点人缘也没什么毛病!

    第二天。

    收拾了一下!

    哎嘿!说了和没说一样,周旭再怎么收拾还是一身军装。

    来到了东来顺,王朔也有接近一米八,他身边带了两个朋友,都是一米八附近!

    这一群人站在一起,还真的是比较罕见的,为啥呢!?在八十年代人均身高只有一六五,所以说三个一米八再加一个周旭这个一米八,这个方队确实很引人注目!

    “这儿呢!当大官了不认识了!”王朔笑着喊了一声!

    周旭朝着三人的方向走过去。

    王朔身边的另外两人周旭不认识,但是这两个人可是认识他,带着惊奇的目光打量着!

    王朔说道:“待会给你介绍,我们先进去找个位置!”

    王朔进了东来顺。

    79年,东来顺恢复老字号,这是首都最出名的一家涮羊肉的火锅店,它们现在的火锅和后世的四川火锅不一样,就是一个中间突出的老京城铜锅。

    涮一下羊肉就可以捞出来吃!调料依旧讲究,酱油用自家“天义顺”酱园的天然酱油,虾油选用河北南北堡小虾所制等,十余种调料分别放置在小碗中。

    一盘羊肉片价格为  9毛钱,大白菜、蒜头之类的配菜每份  2毛钱,一小桶生啤酒也是  9毛钱。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几十元左右,所以去东来顺吃一顿涮羊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

    吃法就分为“文吃”和“武吃!”,电视剧倒是挺多的。

    王朔喊道:“先来四盘羊肉、牛腱子肉、羊腰片、羊肚、羊百叶,菜来两样干爆羊肉、芫爆里脊……”

    点完这些菜。

    一群人等着。

    王朔这才开始介绍:“这两位呢是我朋友,这位呢!你们俩应该也知道我和你们说的周旭同志!”

    首先站起来的是马未都,他很正式的和周旭握手:“周旭老师!我叫做马未都!你叫我老马就好!”

    马未都?

    啧!周旭闻言也瞬间想起来了,八十年代初马未都在《青年文学》做编辑,但是后期也是京圈大佬,特出名的是他一手捡漏的本领,周旭也流口水!

    “马同志好!”

    马未都比之王朔更加的讨好周旭:“周老师,可真是厉害,现在全国上下都是您的声音,见到您真是今天的幸运。”

    “哈哈,马同志言重了!”

    马未都立马动了编辑的心思:“周旭同志!你最近有什么点子没有?我们《青年文学》一定会……”

    王朔咳嗽一声:“老马呀老马是来吃饭的,你不要谈工作!”

    另外一个同志也站了起来:“周旭老师您好,我叫做郑小龙,你叫我小龙就好!”

    郑小龙和周旭握手,没有多谄媚!但是眼中的激动神色是抹不去的。

    现在的郑小龙还在北大读书呢!北大知道吧?里面全是文学青年,比正常的青年人还要文青的多,在这种情况下面,周旭在北大的名气,就是仅次于北岛的作家!

    为什么仅次于北岛?因为诗人比之作家还要会装一点,逼气更高。

    当然周旭知道郑小龙更多的身份,

    王朔和郑小龙都是军区大院的子弟,两人也是老早就认识了!

    王朔的父亲是一个团级干部,周旭努力两年就赶上去了。

    但是郑小龙比之王朔的身份可要高一点,他父亲是总参的宣传部长……等级约等于是厅长、也可以说是一个师长!级别够高了!

    王朔咳嗽一声:“好了大家都认识了吧?”

    “饭来了!”

    看着饭来了,周旭就流口水。

    很快铜锅和各式各样的菜都端了过来。

    周旭烫着羊肉!!!

    一口送入嘴里面,这个鲜,周旭现在喊一声:“宣!!!”(鲜)

    “哈哈,当兵呀!都是这样的,我第一次回城的时候,那可是吃了整整的一大盘的羊肉呀!”郑小龙笑着说道:“不过周旭同志这么厉害,我怕一时半会部队都不会让你离开!”

    周旭咳嗽一声:“不清楚,等我学习完了再说退伍的事情吧!”

    周旭没心情和他们说话,来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干饭!吃了一碗羊肉了!

    他看着王朔:“还有吗?”

    “那个同志,再给我们四盘羊肉……”

    马未都还曾在节目中提到  80年代时和王朔等人一起吃火锅,一桌子十多个人,按一人两斤羊肉的标准,一进门就先点上  20多斤肉。

    周旭才吃这么一点,王朔是能接受的,他这人出名的就是一个小霸王,出手阔绰而且大方。

    王朔夹起一筷子涮得鲜嫩的羊肉,裹满麻酱送进嘴里,嚼着嚼着就看向对面的周旭,语气里满是惊叹:“周旭,你是真出息了啊!咱们才分别一年多吧?你居然都拿下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了?”

    这奖项颁奖前,获奖名单早就在报刊上公示过,他和马未都、郑晓龙这帮人早有耳闻。

    可真坐在东来顺的铜锅前,对着这位昔日晚自己一步入行的后辈,王朔心里还是忍不住犯嘀咕。

    周旭入行是比之自己要晚很多的!自己写书半年了周旭才发表处女作。

    谁知道这人发表处女作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一部作品都是影响力深远的,现在还在二十岁的年纪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堪称是最年轻的获奖者了!

    再看看自己,现在很多稿子要发表,都是找的小一点的杂志社,甚至于还要修改好几遍。

    想到这里,他就想说一句:你咋这么牛逼呢?

    周旭继续吃着羊肉,忍不住打了一下哽:“说这个呀,其实我也很惊讶,我竟然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一次听到时候我也不可置信!或许是侥幸罢了!”

    听到这句话,郑小龙咳嗽一声,心里犯嘀咕:“我还侥幸拿下来了诺贝尔呢?”

    不过他们看向周旭的眼神确实是真的羡慕和仰慕!

    二十岁呀!?

    张爱玲曾经就说过:“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二十岁出名还真的趁早!

    赶得上一切的感受,等到老了出名了,对于众人追捧可就没这种骄傲的感觉了。

    周旭现在就是被一群年轻人追捧,只是在部队他来不及感受而已,当然女人追捧他倒是稍微感受到了。

    郑小龙笑道:“别说侥幸了,我们学校多少人连写作的门都进不了呀!文学社的一群人也就会写点小诗!唯一稍微出名一点的叫做刘震云也不咋地!我真的很佩服您,才二十岁就是知名作家!”

    周旭点点头,刘震云好像不算不咋地,也算是后期知名的作家!写得《一句顶一万句》!

    不过郑小龙的感叹也正确。

    单论写作来说,北大几千近万的学生,动手的也有几百上千了吧?一个发表进入省级以上杂志的都没有!中文系或许侥幸发篇评论。

    小说有一个叫做陈建功是例外。

    但是陈建功是作家身份考进的北大,他现在也快三十了!

    这么看来,周旭还真是天才

    周旭笑道:“北大呀!全国大学中心呀!多少人羡慕呀!小龙同志我也很佩服你呀!”

    还是那句话:“那武汉大学怎么能跟清华大学比呢?现在的清华大学那就是过去的黄埔军校,将来干部的任用和提拔,清北铁定是第一号的!”

    “清北?一千个人能做到您这个成绩都是少数!”郑小龙喝了一杯酒。

    王朔听到这里,也啧啧感叹起来:“不说了,喝酒!”

    “喝!”

    “我们都是朋友了,不用说这些见外的话!真实点,喝酒吃肉!”王朔感叹一句。

    吃完饭。

    是王朔过去结账的!

    马未都领走前喊住了周旭:“周老师喜欢项链吗?”

    周旭好奇:“项链?”

    马未都拿出来一块和田玉:“这东西现在不大值钱,上次遇到个不识货的,我找他淘的,或许还能对个八百十块吧!算是我送给您的礼物?”

    周旭不识货,但是看着成色不错:“这不太好吧?”

    马未都说道:“我们朋友送礼物怎么了?我又不要求您办事?”

    周旭听到这里,眼前一亮,拿走了项链:“老马谢谢你,下次请你吃饭?”

    “您也喜欢古董?”

    “有一点吧?”

    周旭磨砂着项链放入兜里面。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113/111109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