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6章 忽悠李靖去

第6章 忽悠李靖去


赵天雄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赵子义已有多日未去刘文静处上课,他默默计算着时间,心中了然——风暴将至。估计老李快起兵了,李二要坑他老子了。

“先生近日……很是忙碌?”赵子义故作不经意地问。

赵天雄揉了揉眉心:“嗯,确有要事缠身。”

“何事?”赵子义追问。

赵天雄看着儿子清澈却过于早慧的眼睛,一时不知如何作答,鬼使神差地反问道:“九儿,你觉得……如今这世道如何?”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了,跟小不点讨论天下大势?真是昏了头了。

但心底又隐隐存着一丝荒谬的期待,想听听这孩子能说出什么来。

赵子义小脸露出思索的神情,片刻后,用稚嫩的声音吐出石破天惊的话语:“现在天下起义不断,民怨四起,尤其是朝廷三征高句丽失败后,更是民心尽失,朝廷也无力改变。天下会先乱起来,而后归一。”

赵天雄是不知道卧槽这个词,知道的话高低会发声的喊出来。这些是个孩子能说出来的话?赵天雄是不信的。狗日的刘文静教的啥!

“这些是刘文静教你的?”他声音怒意。

“不全是,”赵子义摇摇头,逻辑清晰地分析,“起义和怨气是我看到听到的,高句丽战败是老师告诉我的。朝廷失了民心,自然就有厉害的人会站出来收拢人心。从秦朝开始不都是这样吗?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呀。”

赵天雄彻底失语了。这番言论若是出自某位谋士之口,足以被奉为上宾!可出自他一岁多的儿子之口……除了骇人,更是致命的危险!刘文静说的对。器藏于身,待时而动。

他强压震惊,几乎是下意识地继续追问:“那……依九儿看,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做?”

问完他就想抽自己嘴巴,怎么又问出去了?

赵子义内心也在吐槽:你要不要听听你在问什么?这种问题你问我?合适吗?

赵子言简意赅,吐出两个字:“活着。”

赵天雄虽然已经震撼无数次,但还是被这个答案再次震撼到。乱世之中,这两个字重逾千斤!乱世什么最难?活着!

他猛地蹲下,双手按住儿子小小的肩膀,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九儿,今天这些话,你对别人说过吗?”

“没有。”

“记住!绝不能对任何人再说起!今天你什么都没跟阿耶说过,明白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明白。”赵子义乖巧点头。

该如何活着?如何让九儿活下去?赵天雄反复咀嚼着儿子的话。

他知道,太原城内,裴寂等人正在全力造势,而唐公李渊却仍在犹豫。反倒是年轻的李二,是铁了心的谋反积极分子,广泛结交豪杰,网罗亡命,积蓄力量。他身边已聚集了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侯君集、段志玄,还有他赵天雄等一众心腹,只等李渊振臂一呼。这些人就会为唐国公赴汤蹈火。

然李渊迟迟无法下定起兵造反的决心,李二就去找刘文静商量。刘文静跟李二一起,制定了“假途伐虢”和“上屋抽梯”之计,逼李渊起兵造反。

李二和刘文静先用了“假途伐虢”之计,拉拢裴寂。

李二给姚斌廉一笔巨款,让他跟裴寂打牌。姚斌廉输了几百万钱给裴寂,然后告诉裴寂:“这笔钱是唐国公嫡次子李二给我的,他让我故意输钱给你的,想和你交个朋友。”裴寂拿人家的钱手短,只好见李二。

李二和刘文静,趁机逼裴寂加入谋反团伙。刘文静和李世民手上有裴寂的把柄,裴寂不得不加入了谋反团伙。李世民和裴寂一起,制定了引李渊上屋的计划。

裴寂请李渊喝酒,把李渊灌醉了。裴寂让两个美女服侍李渊,李渊就和两个美女共度良宵。李二用两个美女,引李渊上屋了,接下来就该抽梯子了。

等到李渊酒醒了,李二对李渊说:“阿耶,有件事情忘了告示你,昨天晚上服侍你的两个美女,是晋阳宫宫女。换句话说,她们就是皇上的女人。阿耶久经官场,应该知道睡了皇上的女人该当何罪吧?”

睡了皇上的女人,轻一点的判个绞刑之罪,重一点判个诛族之罪。李渊是官场老油条,他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后果。此时的李渊,除了起兵造反之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李渊对李二说:吾儿诚误我,然事已至此,复何言?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

赵子义得知后,也只能暗叹:别人坑爹是坑爹,李二坑爹是坑出个皇帝爹。很快就要起兵了吧?李靖那个二货要去告密了吧。

“阿耶,”赵子义找到父亲,看似随意地问道,“你认识李靖吗?”

“马邑郡丞李药师?”赵天雄一愣,“知道此人,也算认识,但交情不深。”

“哦,那算了。”赵子义故作轻松,转身欲走。

赵天雄……

一把将他拎回来,虎着脸:“知不知道话说一半容易挨揍?”

哎呀,你个老登还想揍我?我这小身板你不怕揍坏了?

他只好“无奈”道:“若是阿耶与他相熟,不妨劝劝他……有些闲事,莫要多管。”

赵天雄是何等机敏之人,瞬间就品出了话中的深意!

他也懒得去想儿子从哪知道的李靖,知道的这些事。

这儿子聪明绝顶,你要问他,估计也编个理由忽悠我。儿子提醒这么明显了一定有其用意。儿子说最重要的是活着。这个李靖能帮自己一家子活着?如是如此,管他熟不熟,没有什么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不行就两顿。

赵子义当然不知道便宜老爹的脑补,只是单纯的觉得,李靖要是不告密能得重用。统一天下也快一点。人能少死一些,日子好起来也快一点。要知道李二统一后,唐初就剩不到三百万户了。

很快,赵天雄以巡查马邑防务为由,请示李二带人前往朔州。李二一听,有道理,太有道理。防守马邑很重要。于是赵天雄带人前往朔州。赵天雄到朔州,也是仔细了解并巡查了一遍。哪怕没有李靖这事,儿子提了,过来巡检也很有必要。

事完毕后,他单独设宴邀请李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番交谈下来,赵天雄心中骇然,这李靖果真胸有韬略,是个难得的大才!儿子竟连这都看得出?!

临别之际,赵天雄屏退左右,压低声音,看似推心置腹实则意味深长地说道:

“药师兄,今日一叙,深感兄台大才。只是……在这乱世,有时候,眼睛看得太明,反而不是好事。有些事,不如装作不知。方能……长治久安。”  他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补充了一句,将这份“人情”悄然锚定:“对了,我有个儿子,他叫赵子义。”

赵天雄最后这一番话差点把李靖CPU给干烧了。

赵天雄返回太原后,向李二盛赞李靖之才,并隐晦提及已对其有所“安抚”。李二闻言,眼中精光闪动。  不久,李渊下令,升任李靖为校尉,全权负责朔州军事防御。这道命令,既是重用,也是羁縻。  接到任命的那一刻,李靖自然知晓是赵天雄所为。现在他能领兵,是感谢赵天雄。只是还是没有理解最后那句话的意思。正是这个关键的改变,如同蝴蝶扇动了翅膀,李靖命运也随之改变。

大业十三年二月二日,龙抬头。  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日子。

李渊在晋阳设起义堂,将军队分为三军,统称“义士”。裴寂等尊称李渊为“大将军”。

十四日,李渊在晋阳建大将军府,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军;以次子李二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军;以四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率中军。以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殷开山为掾,刘政会为属,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左右统军、副统军。并下令开仓放粮。

当赵天雄将这个消息告诉儿子时,赵子义迷糊了,心里嘀咕:

不对不对,李渊设堂的时间是六月初五,七月初四誓师。史书明确记载了。

这咋成二月初二了?龙抬头啊!野心膨胀了?我应该不会带来什么蝴蝶效应才对啊。

赵子义不知道的是,他确实带来了蝴蝶效应。

那就是李靖。

首先,李渊给了李靖兵权,镇守朔州,让其无后顾之忧。

其次,李靖这次在知道李渊要起兵谋反的时候,第一想法仍然是去告密。

却想到了几个月前,赵天雄过来跟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在这乱世,有时候,眼睛看得太明,反而不是好事。有些事,不如装作不知。方能……长治久安”还有“我儿子叫赵子义。”

那次事后,李靖也去打听了赵天雄。

结果却是,赵天雄的儿子比赵天雄名声大多了,神童、孝子。

李靖脑补着,不会是赵天雄他儿子要赵天雄过来跟我说这些吧。

他儿子知道我得知此事后会去告密?这!也太可怕了吧。

而在反复思考权衡之后。李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如果去告密会死。赵天雄儿子是在救我的命!

就这样,李靖打消了去告密念头,老实的守着朔州,解决后顾之忧。致使李渊提前起兵。

而赵子义要知道李靖想法,好歹要说上两句。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是怎么脑补出来救他命的?且,这事他还认为不是我便宜老爹提醒他,是我这个小毛孩在提醒他。

赵子义之所以理解不了,是因为赵天雄没有告诉他,最后跟李靖说了句我儿子叫赵子义。

赵天雄提赵子义,想表达的意思是:未来我儿有难,看在今日的提醒份上救他。

李靖的脑补是:这赵子义提醒的。

机缘巧合下,每个人的目的都达成了。

大业十三年三月初九,李渊在晋阳誓师,发布讨隋檄文,历数杨广罪状,宣布要“扫定咸洛,集宁寓县”!

有了李靖告密带来的延误,李渊大军进展神速。  六月二十,大军便攻陷长安!比原定历史快了一个月!随后立代王杨侑为帝,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总揽朝政。

赵子义在家中得知这一切,心中波澜起伏。  “这次攻陷长安,比历史上快一个月。接下来,就等江都噩耗,然后……便是李唐的天下了。”  他看着窗外,一个因他而加速到来的新时代,正缓缓拉开序幕。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6/421995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