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41章 我也有SSR神卡

第41章 我也有SSR神卡


武德三年,就在这忙忙碌碌、充满希望与收获的烟火气中,悄然翻篇。

赵子义站在庄园新修的二层小楼上,凭栏远眺。

脚下是他一手打造的“王国”,从年初仅一百多口人的小庄子,滚雪球般发展到如今辖下千余户、间接影响数千人丁的庞大基业。

这规模,搁在大唐,妥妥是个实封县侯的食邑水平了!

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这份实实在在的掌控感,让赵子义的小胸脯都不自觉地挺高了几分。

这一年,他酿出了独步天下的百果仙酿,本想弄点蒸馏酒糊弄一下大唐人的味蕾,没想王娘子竟捣鼓出了百果酿;他培养了以“九大金刚”为首的少年班底,为未来的宏图霸业……啊不,是“安稳种田”打下了人才基础;他启用了商人李泰来,巧妙地将庄中“特产”变现,缓解了财政压力,完成了一波资本原始积累。对庄子来说,或许是按部就班、平平无奇的一年。

但对整个大唐而言,蝴蝶的翅膀已然扇动——历史变了啊!

李二一战擒双王的史诗成就没了,窦建德那条大龙溜回了河北!一想到这儿,赵子义就忍不住想叉腰仰天大笑三声:哈哈哈!这感觉,爽!

年味尚未散尽,空气中还残留着爆竹硝烟和腊肉油脂的混合香气。赵子义信步来到了位于庄子僻静处的“酒研坊”。

刚踏进院子,一股奇异的香气便扑面而来。这不仅仅是酒糟发酵的醇厚,更夹杂着一种……清冽芬芳的花香?在这万物凋零的深冬,哪来的花香?

赵子义迷惑地眨巴着大眼睛,找到了正在几个大陶缸间忙碌的王娘子:“王婶儿,咱这研坊里怎么这么香?像是……梅花,又有点兰草的味儿?”

王娘子见是小郎君,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脸上带着实验成功的兴奋红光,回道:

“回小郎君,前阵子福伯提过一嘴,说您曾念叨过用鲜花入酒。俺就琢磨着试试。结果发现,鲜花瓣直接扔进酒曲里发酵,没两天就烂了,还带股怪味,不行。”

她引着赵子义走到一排小陶罐前,如数家珍:

“后来俺换了法子。等果子酒发酵得差不多了,再把干净的鲜花瓣放进去一起陈酿,嘿,还真能带上一丝花香味,就是不太明显,还容易坏。

最后俺试着把晒干的菊花、梅花瓣,用咱们那‘烈酒底子’泡着,您猜怎么着?酒液本身花味不浓,可一打开罐子,那叫一个香!满屋子都飘着!俺觉着,这香味比酒本身还招人稀罕!”

赵子义听着,小嘴渐渐张成了“O”型,内心已是万马奔腾:

哎呀呀!我滴个亲娘嘞!

王婶儿您是我抽中的SSR神卡吧。不对!您这是隐藏的UR卡吧?!

我都没提蒸馏萃取的事儿,您愣是用这种土法浸泡、利用酒精挥发携带香味的原理,把香水的初级形态——古龙水或者说香露的雏形给整出来了?!

这哪是酿酒,这是点石成金啊!哈哈哈!

他强压下激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王婶大才!真是……妙手偶得!明年开春,酒研坊我还要扩招人手,您尽管放手研究,需要什么材料只管跟福伯说!您家那小子,读书识字的事包在我身上,定让他有个好前程!”

王娘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谢谢小郎君!小郎君对俺们一家恩重如山!俺一定研究出最好、最香的酒,让小郎君天天有美酒喝!”

赵子义嘴角微抽。

……我谢谢你啊!大可不必!

您酿的哪是酒?那是流动的黄金!是咱庄子的战略储备金!我这小身板,还是算了。

他赶紧转移话题,指着旁边堆放的各种粮袋:“那个,王婶啊,这些不同粮食酿的酒,进展如何?

我曾在杂书上看到一种叫‘五粮液’的仙酿,顾名思义,是不是用五种粮食精华酿造?但具体是酿酒时就把五种粮食混在一起发酵,还是分别酿好之后再按比例勾兑调和,书上没说。

还有,哪几种粮食搭配起来最是醇厚绵长,怎样的比例才能达到极致,这就需要王婶您这样的行家去摸索探寻了。”

赵子义说完,仔细观察王娘子的反应。只见王娘子闻言,眉头微蹙,眼神瞬间失去了焦点,直勾勾地盯着那些粮袋,嘴唇无声地嚅动着,仿佛在跟无形的味道精灵对话。

赵子义心中一动,想起前世看过的《最强大脑》,有种人拥有超强的味觉记忆和想象力,能在脑中完成风味的组合与推演。

难道王婶就是这种天赋异禀之人?

他不敢打扰,屏息静气。

良久,听到王娘子嘴里发出极轻微的“雕胡米……荞麦……配……荻粱……”之类的碎碎念。赵子义一看这状态,分明是陷入了深度思考的“顿悟”啊!

他连忙对周围打下“禁声”的手势,自己则踮着脚尖,悄悄退出了酒研坊,并吩咐门口守卫:“王娘子思考重大课题,除非走水,否则谁也不准打扰!”

回去的路上,赵子义心情大好,感觉空气都格外清新。五粮液啊!要是真能搞出来,那还不是黄金万两?

等等!混合?勾兑?这个概念……

一个火花在他脑中闪现!

“福伯!走,去研铁访!”

来到叮当作响、热气腾腾的研铁坊,赵子义找到了正围着一个小型炒钢炉忙碌的张铁匠。炒高汉代就有,还是那句话!研究改进!

“见过小郎君。”张铁匠抹了把汗,拱手行礼。他如今对这位小东家是心服口服,虽然年纪小,但时不时蹦出的奇思妙想,总能给他们带来突破。

铁研坊里炉火正旺,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张铁匠带着徒弟们依旧在反复试验着“炒钢”技术。见赵子义到来,连忙放下铁锤见礼。

“张大师,我有个想法。”赵子义开门见山,

“刚才在酒坊,看到王娘子用不同粮食混合酿酒,就在想,这金属是不是也能像酿酒一样,把不同的金属混合在一起,说不定能生出更好的材质来?”

张铁匠捋着被火星燎焦的胡须,沉吟道:“回小郎君,古籍中确有记载‘铜锡相得,乃成良金’,铸剑时加入其他金属以增其利,此法古已有之,谓之‘和剂’或‘齐’。不过小郎君能从酿酒中悟出此理,举一反三,当真聪慧!”他肯定了合金的概念,但指出这并非全新想法。

赵子义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古代早就有合金概念了!妈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关键是我已经尽可能把能找到的书都读遍了!

他按下思绪,看着堆积的铁锭说:“张大师,麻烦您用现有的最好技术,打造一把好刀出来给我看看。”

“好嘞!”张铁匠早就手痒了,“早就想给郎君露一手了!您瞧好,明日开炉,三日后准能让你见到一把宝刀!”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6/421994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