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这味儿对了
夕阳将灞水染成一片金红,微风拂过,带来水汽的清凉。
饱餐后的满足感弥漫在每个人心头,但更强烈的是一种莫名的期待——小郎君将大家聚在一起,绝不只是为了消食。
赵子义让人将几张折叠桌拼凑起来,形成一张长长的会议桌。
他示意福伯、李泰来、李木匠、张铁匠、田泥匠、王娘子、柳家兄弟以及张舟等九名少年骨干分坐两侧,自己则端坐在主位——一张特意垫高了的椅子上。
小桃安静地坐在他右手斜后方,准备好记录。
那四十八个娃娃则被安排围成一个大圈坐在外围草地上,虽然似懂非懂,却也屏息凝神,感受着这庄重的气氛。
赵子义环视一圈,看着这文武匠商、老中青少济济一堂的场面,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嘿嘿,这味儿对了!
他清了清嗓子,用那熟悉的、清亮的童声开场:“大家好!我是赵子义!”
众人闻言,都会心地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不少。这万年不变的开场白,此刻听来却格外亲切。
但笑声中,福伯、李木匠、田泥匠等人的眼眶却瞬间红了。
小桃更是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啪嗒啪嗒往下掉。
这场景,让他们恍惚回到了两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刻……
福伯小桃眼前浮现的是赵天雄猝然离世后,那个年仅三岁的小主人,在灵前强忍悲痛,眼神却异常冷静地吩咐他“立刻、秘密转移”时的果决。是这个小不点,在灭门之祸降临前,带着他们这群无依无靠的人,逃出生天。
李木匠他们想到别开生面的开场“乡亲们。我是赵子义”然后盘起了火炕,让众人开荒。小郎君也险些被人杀害。
李泰来敏锐地察觉到这细微的情绪波动,心中了然,这庄子里定然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艰难往事,而核心,正是眼前这个神奇的孩子。
赵子义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缓缓开口,语气变得沉稳:
“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我们从最初的陌生、试探,到如今的并肩劳作,同锅吃饭。诸位有的身怀绝技,有的饱读诗书,有的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有的则是我看着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少年俊彦。”
他的目光扫过柳氏兄弟、李泰来、张舟等人。
“这世道如何,我管不了那么多。”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但在这庄子里,在落山村里,只要是我赵子义说了算的地方,我就得管!我就得让跟着我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有盼头!”
“在座的各位,有知识,有技术,有眼界,有干劲,是我们这个集体的顶梁柱!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庄子、村落看作一个整体,拧成一股绳!因为——”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团结,就是力量!”
这六个字,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简单,直白,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就连外围的孩子们,也似懂非懂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
“大家以后,就是我们这个集体的核心管理人员!各有分工,却目标一致;职责不同,但必须同心协力!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坚信,定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未来!”
“美好的未来”,在这个乱世雏形已现的时代,是多么奢侈而又令人向往的词汇。众人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赵子义目光转向柳文柳武,抛出一个问题:“柳文,柳武,在你们看来,经商之事,与朝廷治理天下,是一回事吗?”
两人被问得一怔。柳文下意识地回答:“回先生,这……自然不同。朝廷乃天下中枢,行的是王道,管的是教化、赋税、刑名、兵事。商业不过是逐利之末技,贱买贵卖,岂能与朝廷相提并论?”这是他受传统教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你来说说看。”赵子义看向李泰来。
李泰来整理了一下思绪,恭敬答道:“回小郎君,诸位。
依某浅见,商业之根本在于互通有无,是获利。其行为涵盖生产、转运、售卖等诸多环节。
若说与朝廷治理有相通之处……或许在于‘调配’与‘管理’?朝廷调配天下资源,管理万民;商人调配货物资金,管理伙计流程。规模虽异,其理或有近似。”他的说法比柳文深入了一层,但依然带着这个时代商人的局限性。
赵子义点点头,又摇摇头:“你们说的,都对,但也不全对。商业的本质是赚钱不假,但赚钱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
他见众人露出思索的神色,便用最浅显的例子解释:
“农夫种出多余的粮食卖掉,是不是创造了价值?
桑农种桑养蚕获得蚕丝,我称为生产原料。然后会卖给织妇。这个过程创造第一次价值。
织妇织出布匹,我称为原料加工。再卖给了布商。这是第二次创造次价值。
布商买布给百姓走商,我称为小手,这是第三次创造价值。
走商拿了布再到他处售卖。我称为物流,这是第四次创造价值。
我再举个例子:假设物价稳定,酒楼主家花五十文向肉贩买肉,肉贩拿了钱,花五十文给孩儿买布做新衣,布商得了钱,又被家眷缠着花五十文买了胭脂,胭脂铺的老板嘴馋,恰好来到酒楼花了五十文吃饭。
请问,这五十文转了一圈,肉贩、布商、胭脂铺老板、酒楼东家,谁亏了?谁又没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流转的过程,是不是每个环节都产生了价值,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
这个简单的循环例子,让在座不少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李泰来,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赵子义等大家消化得差不多了,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再看,商业和一个朝廷的治理,区别还那么大吗?
如果我们把整个商业体系,或者就把我们现在的庄子、村落看作一个‘小天下’,那治理它的道理,和朝廷治理大国,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不再卖关子,直接抛出了他的构想:“朝廷有三省六部,我们也来搭个架子,让大家各司其职,又能协同发力。”
“首先,设 原料部 ,下辖 种植司和 采购司。
其次,设 生产部 ,下辖 酒坊司、木坊司、铁坊司、泥瓦司、茶坊司等,专司将原料变成成品。
然后,设 销售部 ,下辖 行商司和 店销司。
最关键的是,设研究部!”
赵子义强调,“现下辖酒研访、铁研访、木研访、瓦研访、农研访!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才有立足之本!比如柳文柳武,你们若真能培育出高产粮种,庄里粮食多了,成本是不是就降了?这就是研究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需设 人事部 ,负责所有人的招募、考核、分配,管理。
最后,设 财务部 ,总管所有钱粮收支、账目核算。”
赵子义这番话说完,现场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灞水的流淌声和风吹过柳梢的轻响。
众人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被点透了!
原料、生产、销售、研究、人事、财务……这、这分明就是一个小朝廷的缩影!
工部、户部、吏部、甚至将作监的影子都能在其中找到!只不过是用更直白、更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包装了起来!
最受震撼的莫过于李泰来。他原本以为赵子义只是想做好一两样生意,现在才明白,这位小郎君布局的是一个完整的、可以自我循环、不断扩张的体系!
生产只管专心生产,销售负责开拓市场,研究提供持续动力,人事和财务保障根基……如果这个体系真的顺畅运转起来,能量将不可估量!
而核心驱动力,竟然是那个看似最不直接产生利润的“研究部”!一个不满七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深远的眼光和魄力!
“大家若能把这些分工做好,将各个环节协调、规划、管理到位,”赵子义最后总结道,“那么,诸位的本事,去朝廷当个能吏干员,也绰绰有余了。”
寂静过后,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议论。
李木匠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对旁边的张铁匠说:“老张,听明白了吗?以后咱们木坊、铁坊,就专心琢磨怎么把东西做好做巧!再不用操心原料够不够,卖不卖得出去的事了!”
张铁匠重重点头,言简意赅:“好!早该如此!”他仿佛看到了无数新式兵甲农具从自己手中诞生的场景。
柳文柳武兄弟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与压力。柳文深吸一口气,起身对赵子义郑重一礼:“先生宏图,学生拜服!这‘农研访’责任重大,我兄弟二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重托!”他们终于找到了比单纯读书更宏大的实践舞台。
田泥匠搓着手,憨厚地笑道:“小郎君这么一说,俺心里亮堂多了!以后盖房子、修水渠,就归俺这泥瓦司管,对吧?保证给您弄得结结实实的!”
王娘子脸上泛着光:“妾一定带好酒坊司,研酿出更多好酒,不负小郎君赐下的‘醉仙酿’之名!”
张舟等少年们虽然对具体职能还不太清晰,但那种被纳入核心圈子的归属感和对未来蓝图的热切向往,让他们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6/421994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