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你他娘的还真是运气好!
长安,李泰来府上。
李泰来接到那封密信时,已是戌时。
送信之人几乎是卡在宵禁开始的最后一刻,将信送到,并低声嘱咐:“务必小心,勿要暴露此信来源与小郎君有关。”
李泰来不敢怠慢,立刻动身前往皇城。没走多远,便被巡夜的武侯拦下。
李泰来急忙高喊:“我乃有间商城主事李泰来!有十万火急的军情,需立刻面呈陛下!”
武卫虽不知李泰来具体身份,但“有间商城”与陛下的关系在高层并非绝密,又听闻是紧急军情,不敢耽搁。
一面派人飞速入宫禀报,一面亲自带人“护送”李泰来前往宫门。
东宫。
李二拿着那封只有一行字的密信,反复看了两遍,目光锐利如刀,直射李泰来:
“是赵子义让你送来的信?”
李泰来心头一紧,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立刻否认:
“回陛下,戌时初,有箭矢射入臣府中庭院,箭杆上绑有此信。臣见内容事关重大,不敢延误,即刻便送进宫来。”
李二眯起眼睛,审视着李泰来。
字迹虽非赵子义亲笔,但此刻能通过李泰来递送如此精准行动信息的,除了那个藏在秦岭深处的小子,他想不到第二人。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微乎其微的可能——突厥探子已知晓有间商城与自己的关联,以此信为饵,诱他派兵出城,进而设伏歼灭。
“朕,再问你最后一次!”李二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此信,是否来自赵子义?”
李泰来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完全不明白小郎君为何要隐瞒。
此刻只能硬着头皮,将戏演到底:“臣……臣确实不知送信者何人。只知箭矢来自府外黑暗处,无从查起。”
李二盯着他看了半晌,才缓缓移开目光,转而问道:“那你觉得,这信中内容,可信否?”
李泰来深吸一口气:“臣以为……应当可信。”他无法多说,只能表达最基本的判断。
“哼!”李二冷哼一声,
“你先留在宫里,暂不得离宫。”
随即,他不再理会李泰来,立刻命人急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入宫觐见。
他原定于明日亲临渭水便桥,但这封突如其来的密信,打乱了他的计划。
片刻后,三位心腹重臣匆匆而至。
“诸卿,看看这个。”李二将密信递给三人传阅。
房玄龄看完,眉头微蹙:“九月二日亥时,火起,冲杀……陛下,此信来源可靠吗?”
长孙无忌沉吟道:“若属实,则是一支奇兵。若为诈……我军贸然配合,恐中埋伏。”
杜如晦最为谨慎:“陛下,明日按计划亲临便桥,本就风险极大。若再依此信行动,变数更多。臣建议,需核实此信真伪。”
李二在殿内踱步,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朕亦怀疑。然,送信之人是李泰来。”
长孙无忌仍有顾虑:“即便如此,我等亦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
万一其行动失利,或此信根本就是离间之计,陛下明日出城,岂非自陷险地?”
杜如晦总结道:“陛下,稳妥起见,明日按兵不动,暂取消亲临便桥之议。
一方面,可借此观察突厥反应;
另一方面,可等待更多关于此信的确切消息。
若九月二日亥时,北岸果真有变,我军再伺机而动,方为万全。”
李二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三位股肱之臣,最终做出了决断:“善!就依克明之言。取消明日出城计划。
传令各军,严加戒备,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我们……就等等看!”
---
西王村北,树林营寨。
梁凯正在向赵子义汇报最新侦查结果:
“小郎君,已探明,集结于渭水北岸的突厥兵力,约在八万至十万之间。这是我们能探知的其营帐大致布局图,可惜无法窥其全貌。”
赵子义接过那张绘满标记的牛皮纸,只看了一眼,就差点惊掉下巴。
只见图上营区划分、通道走向、甚至某些重点大帐的位置都做了标注。
“你他妈管这叫无法窥探全貌?”他忍不住吐槽,“我看你都快把颉利的牙帐给圈出来了吧!”
更让他疑惑的是兵力数字:“等等,你确定只有十万左右?不是号称二十万吗?”
梁凯肯定地回答:“确定。我们侦查范围较广,发现还有一军驻扎在泾阳方向。
具体人数不详,我们在那边遭遇了三波斥候,一波比一波人多,为避免暴露,我们便撤了回来。”
赵子义听得只想夸他们一句“牛逼”!
杀了第一波斥候不立刻撤退,还敢继续逗留,后面来的恐怕已经不是单纯的斥候,而是搜剿小队了。
“没人受伤吧?”他赶紧追问。
“没有!”梁凯语气带着几分自豪,“他们还没进入他们的弓箭射程,就被我们的弩箭放倒了。
小郎君您让我们苦练的‘回头望月’(向后射箭),这次可派上大用场了!”
我特么是这样想的?我怎么不知道?
他面上不动声色,嘱咐道:“以后务必加倍小心。你们最后遇到的那一波,很可能不是普通斥候,是专门去围剿你们的。”
梁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说他们怎么像疯狗一样拼命追我们呢!”
赵子义:“……”
你他娘的还真是运气好!
“说说你们的初步作战计划。”赵子义将话题拉回正轨。
梁凯指着地图:“根据探查,他们防御最薄弱处在东北面。我军可从骏马镇迂回,由此突入,然后向西南方向穿插攻击。
根据营帐类型和痕迹判断,西南区域很可能是其粮草囤积地,我们可以用燃烧瓶将其焚毁。最后杀穿西南,脱离战场。”
赵子义仔细琢磨着这个计划,战术上几乎完美,利用弱点突入,直取要害。
但他有一个更大的考量——必须为长安的出兵争取时间。
“计划需要调整一下。”赵子义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新的路线,
“我们从东北面进攻,然后不直接往西南,而是先向西杀,再折向南,焚毁粮草后,也不直接撤离,而是转向东北,再往北杀一个回马枪。
我们要像放风筝一样,牵着突厥人的鼻子在营地里绕圈,将他们主力吸引并搅乱,最后再从西北方向脱离战场。”
梁凯有些不解:“小郎君,若先西后南,突厥很可能提前察觉我方意图,加强粮草守卫,届时再想焚烧,难度就太大了。”
我能不知道?这不是要拖住他们吗!
赵子义沉声道,“我已派人通知长安,见火起则出兵。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拖住并搅乱突厥大营,过早脱离,他们就能迅速整军应对,长安出击的军队便无法给予其致命一击,我们的行动也就失去了战略意义。”
一直旁听的沈孤云突然开口:“既如此,我带一队精锐,直扑粮草!你们按计划迂回牵制。我带三百骑战最好的苗子,足以完成此任务!”
赵子义眉头紧锁:“沈前辈,这……太危险了!孤军深入,一旦被围……”
沈孤云豪迈一笑,打断他:“几个好苗子骑术槊法都已登堂入室,三百人足以!我们像尖刀一样插进去,烧了粮草就撤,定能与你们汇合!”
看着沈孤云坚定的目光,又看了看周围跃跃欲试的少年们,赵子义知道这是最优解。
他深吸一口气,重重拍板:“好!就依沈前辈之计!
你率三百锐骑,执行焚粮任务!
其余人马,随我迂回牵制!
此战,务必让突厥人,记住我等之名!”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6/421994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