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皇帝抢饭
看着赵子义在自己面前恭敬有礼,转头却跟皇帝针锋相对的模样,长孙皇后不由莞尔。
她回身轻拍了下赵子义的后脑:“不许这般跟陛下说话。”
李二见状,顿时眉开眼笑,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长孙皇后瞧着丈夫这副得意忘形的样子,一时怔住——这画风怎么突然就变了?
莫非真如九儿所说,陛下骨子里还是个孩子?
“哈哈哈,总算有人治你了吧!”李二还不忘幸灾乐祸地补上一句。
长孙皇后无奈地摇摇头,忽然觉得让这一大一小两个“孩子”闹腾些也好,至少陛下不必终日绷着帝王威仪,倒也是件好事。
赵子义被李二这副嘴脸激得心头火起,正琢磨着怎么回敬,恰逢宫人端着膳食鱼贯而入。
“正好,朕也饿了。”李二心情大好,“都坐下用些。”
众人依言落座。赵子义正值长身体的年纪,吃得又快又多,毫不客气。
李二才动了几筷子,就发现半桌菜肴已进了赵子义的肚子。
于是.......堂堂天子竟跟个半大少年抢起食来!
赵子义见李二加快速度,自己也跟着风卷残云。不过片刻,满桌佳肴被扫荡一空。
长孙皇后看得目瞪口呆——陛下竟会跟孩子抢食?
三小只捧着才吃两口的饭碗,望着空荡荡的餐桌发愣。
“你是饿死鬼投胎吗!”李二气得直瞪眼。
赵子义全然不理,转头对三个孩子正色道:“瞧见没?你们阿耶把饭菜都吃光了。要学阿兄这样大口吃饭,身体才结实。”
三小只默默腹诽:吃得最多的分明是阿兄你啊!
“混账!什么叫朕都吃完了?朕哪有你吃得多?”
长孙皇后看着又吵起来的两人,无奈吩咐:“再去多备些膳食来。”
“气都气饱了,不吃了!”李二拂袖。
“那正好。”赵子义可不惯着李二,笑吟吟地对另外四人说,“姨娘、承乾、青雀、小荔枝,我们多吃点。”
四人渐渐习惯了赵子义这般作派。
“朕突然又饿了。”李二可不愿干看着他们吃。
长孙皇后:“……”
三小只:“……”
他们能适应赵子义的率性,却对皇帝这般孩子气的举动很不适应。
“你是怎么把沈孤云和谢弘哄骗过去的?”李二重整神色问道。
“什么叫‘哄骗’?”赵子义立即向长孙皇后诉委屈,“姨娘您看,陛下总说我不好好说话,这能怪我吗?”
李二被噎得哑口无言。
长孙皇后恍然——难怪九儿在她面前规规矩矩,跟陛下您说话就变了,原来根子出在陛下这儿。
“九儿,是姨娘错怪你了。”
李二:???
不对!你没错怪他,这小子恶人先告状!
李二狠狠瞪向赵子义,却见少年得意地挑眉回望。
“九儿好本事,竟能请动两位宗师。”长孙皇后柔声问,“与姨娘说说,是如何做到的?”
赵子义递给我李二一个“这才叫好好说话”的眼神。
李二气得牙痒——是朕不好好说话吗?分明是你这小子先不好好说话的!
赵子义娓娓道来。请谢弘还算顺利,墨家子弟从中斡旋;而请动沈孤云的经过,却让众人震撼不已。
“护华夏之苗裔……”长孙皇后轻声重复,眼中闪着赞许的光,“九儿有此志向,甚好。”
她转向李承乾,“承乾将来也要以此为己任。”
“儿臣谨记。”
“你们阿兄的志向、才学、武略皆是上乘。可多向阿兄请教。”李二夸了一句,又忍不住损道,“但千万别学他这般混账!”
赵子义能惯着他?
立刻还以颜色:“三位殿下,陛下文韬武略堪称帝王典范,更是一位爱与责任兼具的伟大父亲。你们要快快长大为陛下分忧,切莫长大了还像个孩子似的。”
“谨记阿兄教诲。”
李二听着前半段正暗自得意,听到最后一句又火冒三丈。
长孙皇后看着这对活宝,忍俊不禁。
“你那套练兵之法,可否推广?”李二压着怒火问道
“队列训练可以,其他不行。”
“为何?”
“高强度训练需要大量肉食支撑。他们每人每日要六斤粮、三斤肉、三个蛋。培养少量精锐尚可,全面推广目前办不到。”
李二虽是行伍出身,知晓大训练量需充足粮草,仍被这标准震惊。
但他敏锐地抓住关键:“目前办不到?意思是将来可以?”
“常规训练将来或可实现,但野外生存训练仍只能作为选拔精锐的手段。”
“如何实现?”
“简单。”赵子义从容道来,
“其一,陛下尝过我进贡的猪肉吧?经过处理的猪毫无腥臊,不挑食,长得快,半年就能出栏。
其二,将东北、北方、西方的草原尽归大唐。双管齐下,肉食便不再稀缺。”
李二与长孙皇后相视无言——这哪里简单了?
强如汉朝也不过将匈奴驱逐,要将草原纳入版图谈何容易!
“你说话也不过过脑子!”李二恼道,“开疆拓土岂是易事?倒是养猪还靠谱些。猪肉要如何处置?”
我总不能告诉你,这些地方将来真会成为大唐领土吧?
“陛下该更有自信。”赵子义正色道,“以陛下励精图治,草原必入大唐版图。草原人没想象中强大,方才我对太子说过,他们是以凶残掩饰软弱。难道他们不想入主中原?是做不到!文明从不会败给野蛮。”
李二陷入沉思。赵子义说得在理,草原确实没那么强大。
“你说得对。但击败他们不难,难的是他们败则远遁,休养生息后卷土重来。这才是朕说统治草原不易的缘故。”
赵子义斜睨李二一眼,看得皇帝浑身不自在。
“有屁就放!这般看着朕作甚?”
嗯?不是说‘有话就说’吗?
“陛下莫非忘了水泥?此物筑城又快又牢,还能修路。若在草原建十座大城,以水泥路相连,可否统治?”
李二眼睛一亮——对啊!有了水泥,何需十座?五座坚城足矣!
“即便不建大城,也能统治草原。”赵子义继续道,
“普通牧民比大唐百姓困苦得多。待击败草原后,诛除贵族,收缴牛羊马匹,我们是均田制,草原就推行均牧制——羊五税一,牛马十税一。
再开通互市,让他们换取所需。要知道,牛羊马匹都是贵族的,普通牧民本无恒产。
陛下说,这种情况下,普通牧民会心向大唐,还是他们的可汗?
官员可按二比一的比例派驻草原,保留部分信仰,辅以教化,尤其要注重对孩童的教导。
不出二十年,他们便是大唐子民——是大唐的突厥族、契丹族、铁勒族。”
李二与长孙皇后震惊地望着赵子义。
皇帝无暇惊讶,飞速推演着这番论述。
三小只虽听不太懂,却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这时新备的膳食呈上,这次两人没再争抢——一来饭菜管够,二来李二已完全沉浸在方才的谋划中,再无暇他顾。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6/421993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