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136章 世界那么大

第136章 世界那么大


赵子义忍着内心那股想吐槽的冲动,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

“所以,归根结底,处理日常政务,并不需要多么高深莫测的学问。

核心只在于识字断文、精通数术,再懂一些基本的经史子集道理,就足以胜任很大一部分工作了。”

“你说得轻巧!”李二反驳道,“可这样一批既懂实务、又能绝对忠于朕的人,去哪里找?”

“死神军不就是吗?”赵子义理所当然地回答。

李二闻言,瞳孔微缩,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你说……你的死神军,全都识字?”

“识字有什么问题吗?”赵子义反而觉得李二的问题很奇怪,“他们不光识字,全军上下,无一不精通数术!

不然如何计算行军路线、统筹分配粮草辎重?

他们还学了地形地貌、预测天气变化、甚至绘制精密地图。”

李二:“……”

这他娘……岂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全部……三千人,都会?”他仍觉得难以置信。

“何止死神军,”赵子义语气平淡,却抛出了一个更惊人的事实,“臣的庄子里,所有二十岁以下的庄户,无论男女,全都识字、通晓数术,并且都读过最基本的经意子集典籍。”

李二的嘴巴下意识地张开,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

他花了片刻才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平复了表情,找回自己的声音:“治国……终究不是只懂这些基础就够的。”

“臣当然知道!”赵子义接过话头,语气变得热切起来,“但陛下想过没有?底层懂学问的人基数越大,能涌现出来的人才就越多!

陛下,您拥有一个天然就对您抱有赤诚忠心的庞大群体啊!

只要从中系统性地培养出一部分人,您的人才库,就能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天然忠于朕的群体?”李二眉头微蹙,思索着,“你是指……?”

“阵亡将士的遗孤啊!”赵子义斩钉截铁地说,“他们的父兄为大唐、为陛下战死沙场。

这份血仇与恩义,足以让他们成为对陛下、对大唐最绝对忠诚的基石!”

李二眼中精光一闪,显然被说动了,但随即现实的困难涌上心头:

“朕知道。但培养他们,需要漫长的时日,更需要海量的钱粮投入!

书籍从何而来?你知道纸有多贵吗?抄录书籍又需要耗费多少人力与光阴?”

“那就自己造纸不就行了?”赵子义轻飘飘地说。

“你会造纸?”李二立刻追问,带着一丝期待。

“不会啊。”赵子义坦然回答。

李二:“……”

不会你说个屁!耍朕玩呢?!

“但我有墨家子弟啊!”赵子义看着李二无语的表情,笑着解释道,

“我给他们提供思路和方向,他们自己去反复实验、改进就行了。

之前的烈酒、炒茶、白糖、琉璃、瓷器……我哪一样亲手做过?

我就是动动嘴,提出构想,然后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具体如何实现,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升生产效率,那是他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万事万物,不过就是这么一个  ‘提出构想  -  研究实现  -  降低成本  -  提升效率’  的流程罢了。”

李二这才恍然,他把赵子义麾下有墨家传人这茬给忘了。

按他这个“甩手掌柜”式的搞法,细细想来,似乎……还真的大有可为!

“你若着手去做,有多大把握能造出便宜耐用的纸来?”李二沉声问,语气郑重。

“十成把握。”赵子义回答得没有一丝犹豫。

“好!”李二猛地一拍大腿,“你现在就可以走了,往后也不必再来上朝。给朕专心把便宜的纸造出来!”他立刻开始赶人,雷厉风行。

“陛下,您急什么?”赵子义哭笑不得,“就算我们现在立刻有了纸,能直接拿出来吗?

‘器藏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臣可是从小听到大,时刻谨记。

我们有纸,书印出来了吗?

国家的粮食和盐铁储备充足到足以应对任何风波了吗?各地物价稳定吗?

预报的今年旱灾,应对措施万全了吗?

盘踞朔方的梁师都灭了吗?

草原突厥这个心腹大患平定了吗?”

他连珠炮似的发问,然后总结道:“这是一个全盘的大战略!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之前,就算我们手里握着能颠覆局面的利器,也要死死地藏好,等到最合适的时机,再给予对手致命一击,让他们连反应和反扑的机会都没有!”

李二被他这一连串的问题砸得沉默了片刻,虽然有些不甘,但不得不承认赵子义考虑得更为周全。“那你说的时机,究竟是什么时候?”

“我怎么会知道具体是哪一天?”赵子义两手一摊,

“就像这次突厥南下,我也是事到临头才率军出击。

但我能一举功成,是因为我早已做好了准备!

只要我们自己准备得足够充分,那么时机来临的那一刻,自然就是决胜之时!”

李二仔细咀嚼着这番话,觉得有理,便道:“那依你之见,眼下不急着造纸,又该先做什么?”

“我什么时候说了不造纸?”赵子义觉得李二的理解能力有点问题,

“陛下,这是一个全方位、多线程的准备过程,各项事宜并非孤立,而是可以同步推进的。

我们可以同时做很多事,这些都是未来的铺垫。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得先有钱……”

“你等会儿!”李二猛地打断了他,眉头紧锁,“这跟‘经济’有什么关系?”

赵子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艹!嘴快了!

这个时代“经济”的意思是“经世济民”,是治理国家的意思。

李二的名字“世民”,就暗合此意!

“是臣用错词了。”他赶紧找补,

“臣的意思是,钱财,是这一切的基础,决定了我们能在上层建筑——也就是各项国策上,做到什么程度。

我们必须先积累足够的财富,才能支撑后续的所有行动。

当前首要之务,是逐步将关乎民生的关键行业,从世家手中慢慢夺回掌控权。

比如粮食、食盐、布匹、药材等等。

与此同时,纸张制造、印刷书籍的技术研发,必须同步进行。

还有,对那些阵亡将士遗孤的基础教育也不能停,可以设立‘阵亡将士学堂’。这些事情,完全可以齐头并进。”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陛下如今内帑充盈,完全可以由您亲自出资,建立一个  ‘皇家孤儿院’  。

大唐境内的孤儿数量可不少,以陛下之能,定然供养得起。

这些孤儿受了陛下的活命之恩,自幼再接受忠君爱国的教导,将来又是一批对陛下忠心不二的栋梁。

他们从小读书明理,其中总会涌现出天资聪颖之辈。

待他们年纪稍长,便可从中选拔最优秀者,进入  ‘皇家大学堂’的天才班,根据朝廷未来的需要,进行定向培养。

待到时机成熟,这一整批人,不就是现成的候补官员吗?

陛下您如此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布局。只要我们准备得足够充分,随时都能向旧有的格局,发起决定性的进攻!”

“行!”李二听得心潮澎湃,大手一挥,“这事,就交给你去全权办理了!”

“什么就交给我了?!”赵子义差点跳起来,

“这么大一摊子事,千头万绪,您就全甩给我了?

陛下,您手下那么多能臣干吏是摆设吗?

我不干!

臣只负责提供思路,顶多再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如何执行,您还是去找房相、杜相他们商议吧!”

“你说什么?你不干?!”李二的眼睛里瞬间燃起怒火,仿佛下一秒就要喷涌而出。

赵子义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否则他的许多长远计划根本无法推行。

“要不……这样,”他退了一步,“臣先写一份详细的总体规划方案?

把要做的事情、步骤、以及可能需要哪些部门配合,都列清楚。然后您再来分配任务?”

“可。”李二压下火气,点了点头,“你先把完整的计划写成奏折呈上来,朕要亲自过目。”

其实赵子义心中还有许多更深远的考量没有全盘托出。

即便这个计划在贞观一朝乃至下一朝顺利推行,但世家最擅长的便是隐忍和渗透,一旦抓住机会,很可能便会卷土重来。

历史上,最终是黄巢的那一通暴力杀戮,才真正沉重打击了世家的物理根基。

不过后来,士大夫阶层又以新的形式成为了主导。

因此,赵子义最终的秘密计划,始终是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世界那么大,都变成华夏。

若整个天下都成了华夏的疆域,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谈话告一段落,众人开始用膳。这次席间倒是没再闹出什么风波,只是李二和长孙皇后不免再次对赵子义的好胃口感到惊叹。

不过府上准备的食物足够丰盛,管够。

四小只见他们的“阿兄”吃得如此香甜,不知不觉也比平日多吃了不少,这倒是个好现象。

膳后,赵子义便告辞出宫。

他离开后,李二将书房中这场关乎国本的对话,详细地说与了长孙皇后听。

长孙皇后听完,沉吟良久,轻声道:“陛下,九儿志存高远,思虑宏达,若他的谋划能成,定能辅佐陛下,开创一场古往今来前所未有之盛世!”

她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深深的关切,“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九儿若行此策,必将成为某些人眼中不死不休的眼中钉、肉中刺。陛下,无论如何,定要护他周全啊。”

“朕,知道了。”李二望向殿外,目光沉静而坚定,“朕,会的。”

(  感谢卡齐娜送的两个催更符!感谢欧阳仙魔送的催更符和三个点个赞!感谢新手希望是保护期送的两个点个赞和五朵花!感谢恋上会飞的鱼送的寄刀片!感谢許二苟送的点个赞!感谢老K送的点个赞!感谢爱吃银耳排骨汤的老高送的一封情书!感谢国子监喝橙汁的设计师送的花!感谢用户11026603送的花!感谢菜酋长送的花!感谢水星限定༡送的花!)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6/421993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