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蛛丝马迹,龟甲寻踪
接下来的几天,陆鸣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正轨。他按时上课,认真笔记,与室友插科打诨,偶尔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一切都显得平静而寻常。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无声的狩猎已经展开。
他并未再冒险前往潘家园,也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表露出对唐代大墓的异常兴趣。他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脑海中那几个可疑区域的深度分析和筛选上。
白天,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碎片时间,在图书馆查阅地方志、历史地理文献,甚至调阅了一些公开的卫星地图和地质勘探资料,从学术角度分析这些区域的地形地貌、历史沿革,试图找到与唐代高等级墓葬规制可能吻合的地点。
夜晚,当宿舍陷入沉寂,他便盘膝而坐,意识沉入识海。他不再试图从外部获取信息,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自身最大的依仗——洛书龟甲之上。
他尝试以心神沟通那悬浮于识海中央、散发着温润金光的龟甲碎片。起初,龟甲只是静静旋转,并无特殊反应。陆鸣并不气馁,他回忆着接触那件青铜异兽时感受到的阴煞死气,将那气息的特质、那种沉郁古老的韵味,通过神念小心翼翼地模拟、传递,如同将一把无形的钥匙,探向龟甲的核心。
一次,两次,三次……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这种笨拙的尝试时,洛书龟甲终于有了回应!
只见那原本匀速旋转的龟甲微微一滞,表面那些天然生成的玄奥纹路骤然亮起,流淌的金色道韵不再平和,而是变得有些躁动。一股微弱却无比清晰的牵引感,如同指南针感应到磁极般,自龟甲中心传来,隐隐指向西北方向!
“有效!”陆鸣心中一震,强压下激动,仔细体会着那股牵引感。它并非指向一个精确的坐标,更像是一个模糊的方位指示,并且时强时弱,仿佛受到某种干扰或距离的限制。
他立刻将这股牵引感与脑海中标记的几个可疑区域进行比对。最终,龟甲指引的模糊方位,与其中一个位于京西北方向、太行山余脉与燕山南麓交界处的区域,重合度最高!那里山势起伏,沟壑纵横,人烟相对稀少,确实是一处符合风水学中“藏风聚气”要求的理想葬所。
“范围缩小到了这里……”陆鸣目光锐利。虽然还不够精确,但比起之前漫无目标的大海捞针,已然是巨大的进步。
接下来的两天,他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试图让龟甲的指引更加清晰。他发现,当他在夜深人静、自身精神最为凝聚的时候,与龟甲的沟通最为顺畅,那股牵引感也相对稳定。他甚至尝试将一丝微弱的麒麟血气融入神念之中,龟甲的反应果然更加明显了一些,指向性也略有增强,但依旧无法突破那层模糊的屏障。
“看来,仅凭间接的气息模拟和远距离感应,已经到了极限。”陆鸣意识到,“必须更靠近目标,或者……拿到那件蕴含墓葬核心气息的‘引子’——也就是那件青铜异兽。”
然而,这两条路都充满了困难。靠近目标区域进行实地探查,风险极高,没有确切坐标如同盲人摸象。而获取青铜异兽,更是难如登天,它要么在警方手中作为证物,要么已被盗墓团伙重新藏匿。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学生文物保护协会的微信群。
这天晚上,群里例行发布了一些校园文物巡查的通知。副会长刘斌在群里抱怨了一句:“最近真是多事之秋,咱们学校合作的那个市考古所,听说忙得脚不沾地,好像有个挺重要的案子,连我们之前申请借调的几个拓片都被推迟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鸣心中一动,立刻私聊了刘斌。
“刘师兄,考古所那边是什么大案子?需要帮忙吗?”他措辞谨慎,带着后辈对学长的好奇与关心。
刘斌很快回复:“具体不清楚,保密着呢。就听带我的老师提了一嘴,好像跟一个刚发现的唐墓有关,被盗得不轻,所里的骨干几乎都扑上去了,连几个退休的老专家都被请回去当顾问了。”
唐墓!顾问!
陆鸣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稳住心神,继续套话:“这么严重?那肯定是在很偏的地方吧?不然也不会这么晚才发现。”
“那肯定啊,”刘斌显然没想太多,随口道,“听老师感慨,说那地方选得是真绝,藏得太深了,要不是被贼惦记上,估计再过几十年都发现不了。好像是在……昌平跟河北交界那块儿,具体哪座山就不清楚了,消息封得很死。”
昌平与河北交界!太行山余脉与燕山南麓的交汇区域!这与洛书龟甲指引的方位,以及他自身推断的重点区域完全吻合!
“果然在那里……”陆鸣几乎可以确定,唐代大墓的位置,就在这片区域之内。刘斌无意中透露的信息,极大地印证了他的判断。
然而,知道了大致区域,并不代表就能找到墓穴入口。茫茫群山,寻找一个刻意隐藏的墓穴,依旧如同大海捞针。而且,那片区域现在必然是风声鹤唳,既有官方人员活动,也可能有盗墓团伙的残党在附近徘徊。
“还需要更精确的定位……”陆鸣沉吟着,目光再次投向了识海中的洛书龟甲。现在有了更确切的范围,是否能让龟甲的感应更精准一些?
他再次尝试与龟甲沟通,这一次,他将神念集中导向“昌平与河北交界”这个具体的地理概念。龟甲的金光再次亮起,那股牵引感果然变得比之前更加清晰、稳定!它不再是一个宽泛的西北方向,而是隐隐指向了那片区域中,一个特定的山系走向!
“还不够……还需要一个契机,或者,一个更强的‘信标’。”陆鸣能感觉到,龟甲的反应已经接近当前条件下的极限。它就像一台精度极高的接收器,但需要足够强的信号源。
就在他苦思冥想,如何获取更强“信号”时,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收到了一条新的短信。是一个陌生号码。
“陆鸣同学,我是市局刑侦支队的王警官。近期我们办案需要,可能会对潘家园市场及周边进行一些走访和排查,如有打扰,请理解。另,若想起任何与上次询问相关的新情况,可随时联系我。”
这条看似例行公事、甚至带着点安抚意味的短信,在陆鸣眼中,却仿佛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
警方还在持续关注潘家园,并且可能在近期有行动!那个干瘦老头,或者他的同伙,会不会因为压力,而有所异动?他们是否还藏着其他从唐墓中盗出的、蕴含更强烈墓葬气息的物品?
一个冒险的计划,在陆鸣脑海中迅速成型。
他需要接近警方的行动,或者至少,密切关注潘家园的动向。不是为了自投罗网,而是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要利用官方的力量,找到那个“信标”!
风险极大,但收益也可能超乎想象。
他深吸一口气,回复了王警官的短信:“收到,王警官。我会积极配合,有情况一定及时汇报。”
放下手机,陆鸣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如同暗夜中的星辰,冷静而深邃。
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已经嗅到了风暴来临前,那丝夹杂着危险与机遇的独特气息。下一步,他需要更加小心,也更加大胆。在这场多方角逐的迷局中,他这只隐藏在暗处的“黄雀”,必须找准时机,发出致命的一击。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42/421993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