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追讨抚恤金 > 第54章 第54章

第54章 第54章


"滚蛋!哪来这么多废话。"刘伟栋一瞪眼,"蒋大夫,有人  就叫保卫科。"

蒋大峰几个立刻会意,等会儿非得给这老小子点颜色瞧瞧。

“这是我的证件。”闫埠贵掏出工作证递了过去。

“咦,红星小学的?你不是我们轧钢厂的职工,来错地方了,赶紧去医院吧。”小钱护士瞥了一眼,捏着鼻子说道。

“红星小学也是轧钢厂的啊!”闫埠贵急着解释,高烧让他眼前发蓝。

“刘科长,您看这事……”小钱护士转头问道。

“我做不了主,得请示领导。”刘伟栋懒洋洋地摆摆手,“等着吧。”

说完,他走进办公室,拨通了李怀德的电话,询问红星小学教职工就医的处理办法。

“真是麻烦,学校原本归我们管,现在教育局插手,可学生还是咱们职工的孩子。”李怀德冷哼一声,“正好借机把管理权拿回来。”

“小学的经费是我们出的?”刘伟栋问。

“一直是我们出钱,教育局只管事。”李怀德答道。

“那还客气什么?他们本该为我们服务,居然还想……”刘伟栋语气不屑。

“没错!教育局只该提供学籍和教育管理,凭什么领导我们工人阶级?”李怀德越说越激动。

“李厂长觉悟就是高,那我这就安排职工看病。”刘伟栋提高嗓门。

闫埠贵站在门外,心里发苦。他知道刘伟栋费这么大周折,绝不是为了帮他看病。

轧钢厂一旦收回学校管理权,刘伟栋去了学校,地位必然高过校长。虽然校长也是科级,但刘伟栋作为轧钢厂中层干部,实际权力更大,以后想为难他闫埠贵,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蒋医生,给闫埠贵看看病。以后红星小学教职工和轧钢厂职工待遇一样。”刘伟栋高声宣布,“你们忙,我去车间了。”

他打算亲手做两台冰箱,一台自用,一台送到娄晓娥家。

到了一车间,刘伟栋没找帮手,独自埋头加工材料。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

没多久,杨厂长、张书记和李怀德一同来到车间。李怀德悄悄冲刘伟栋使了个眼色,示意红星小学的事已办妥。

“刘科长还在忙啊?”杨厂长笑着打招呼,“冰箱的图纸和工艺得先整理出来。”

“样品送上去审核了,上面很满意,你的表彰很快会下来。”

“哦,那我再做两台,材料费会如数上交。”刘伟栋回答得滴水不漏,绝不给别人留话柄。

“你先忙,这两天我们得赶一批零件。等这批货完成,就要开始筹备冰箱车间的事了。”杨厂长兴致勃勃地说:“说不定能搞个分厂出来。”

“我看机修分厂挺合适,就在那儿生产电冰箱。”李怀德转了转眼珠:“向上级申请的话,应该不难通过。”

“对了,那边还有个现成的人才,医务室的丁秋楠医生,抓紧调过来。”刘伟栋提议。

刘伟栋忽然想到,既然南易已经出现,丁秋楠肯定也在,绝不能让她被崔大可那  祸害。

“为什么要调她过来?那边也需要人手……”张书记一时没反应过来,杨厂长和李怀德也一脸疑惑。

“那边要是成了冰箱厂,你们觉得还能归我们轧钢厂管多久?”刘伟栋摇头:“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上面划出去。”

“虽然行政级别肯定比我们低。”

“对啊,还真是这么回事。”三人这才恍然大悟。

李怀德干脆道:“那就在咱们厂区设电冰箱车间,我就不信在这儿还能被划走!”

“可上级还是会要求搬出去的。”杨厂长有些泄气:“毕竟电冰箱和轧钢厂完全不搭边啊。”

“刘科长以后多发明些和咱们主业相关的东西。”

刘伟栋笑了笑:“我一定尽力。不过要是能搞出新厂子,向上头要政策什么的,这可是你们的强项。”

“没错,没错。”张书记他们立刻会意,这里头的操作空间可太大了。

“老李老张,待会儿咱们碰个头,把机修厂的人才梳理一下,当然也不能全挖空。”杨厂长眯着眼笑道。

“有道理。”张书记也笑眯眯地点头:“得讲究平衡。”

“伟栋你先忙,我们去对面看看。今天有一批急件要赶。”杨厂长说完,和张书记一起朝对面走去。

易中海正慢条斯理地干活,操作台上摆着几件形状古怪的工件,看样子都得靠手工打磨。

“易师傅,今天辛苦你了。三车间的田师傅我已经打过招呼,你们俩把这五十件分一下。”杨厂长客气地说:“抓紧点,今晚六点前要交货。”

“这批活儿里,就这五十件比较麻烦。”

易中海皱了皱眉:“按说二十五件我没问题,可今天心里乱糟糟的,不敢做太快,万一弄坏就糟了。”

“这儿只给了三五件的备用料,实在头疼。”

杨厂长微微蹙眉:“易师傅,有什么难处?说出来我们看看能不能解决……”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们院里的老祖……咳,老太太住院了。”易中海说道。

易中海刚想搬出老祖宗的说辞,突然想起刘伟栋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只得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老太太是五保户,住院费用不用你操心。"杨厂长皱着眉头问道:"她是因为什么住院的?我下班后去看看。"

"腿摔断了。"易中海摇头道:"但这不是重点,关键是刘科长对一位老太太穷追不舍。报纸上都登了......您自己看吧。"

易中海掏出一份报纸递给杨厂长。

张书记和李怀德站在杨厂长两侧,三人凑在一起仔细阅读那篇文章。

"这文章写得真犀利!"张书记赞叹道:"把一个作威作福的老太太刻画得入木三分。"

"易中海,你就直说吧,这文章里有没有虚构的内容?"李怀德严肃地问:"要是有,我们马上处理刘科长!"

"这个......"易中海一时语塞。

"那就是没有了!你还在这瞎嚷嚷什么?"李怀德冷声道:"是不是觉得自己技术好就能要挟厂里了?你这种思想很危险!"

"没有没有,我一直认真工作。"易中海吓了一跳:"但我最近状态不好,任务肯定完不成。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刘科长能放过老太太,毕竟她年纪大了,为国家做过贡献......"

刘伟栋大步走来,厉声打断道:"易中海你给我住口!聋老太的儿子是烈士不假,但全国有多少烈士家庭?你见过几个像聋老太这样的?"

"别说聋老太了,就是津门被处决的那两个大干部,哪个不比她贡献大?在新中国,没有人能搞特殊化。伟大领袖都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怎么,她聋老太就碰不得了?"

"要我说,她就是只纸老虎!一切  派都是纸老虎!"

易中海哑口无言。刘伟栋把话题拔得这么高,以他那点文化水平,根本接不上话,只会越说越错。

"我......我这就去干活还不行吗!"易中海抓起锉刀。

但他的动作比之前更慢了,锉几下就要用卡尺量一次。照这速度,一上午能做完一个工件就不错了。

杨厂长等人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无可奈何。要是催得太紧,易中海肯定会把工件做坏。

"易中海,放下工具站一边去。"刘伟栋冷声命令。

易中海本想装作没听见,转念一想这样反倒省事,连装都不用装了,便乖乖站到了一旁。

易中海随手将锉刀搁在操作台上,冷眼旁观着刘伟栋的一举一动。

刘伟栋抄起锉刀掂了掂,易中海顿时瞪圆了眼睛,厉声喝道:“你懂不懂规矩?谁准你乱动我的工具?”

“这锉刀是你从家里带来的?”刘伟栋目光锐利,直逼易中海。

“不……不是……”易中海一时语塞,气势顿时弱了几分。

刘伟栋的威压让易中海如芒在背,仿佛被猛兽盯上的猎物。

“这是厂里的工具,只是交给你用而已。”刘伟栋冷冷道,“怎么就成了你的?我又不是来搞破坏的!”

“你易中海思想懈怠,消极怠工,我凭什么不能让你靠边站?就这水平也配称八级工?丢不丢人?”

刘伟栋就是要挫易中海的锐气,让他在厂里抬不起头。至于撕破他的假面具,明天的报纸自会见分晓。

说完,他抄起锉刀开始加工工件,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

杨厂长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刘伟栋竟敢对八级工才能处理的工件下手。但他们并未阻拦,反正有五个备用件,就算刘伟栋废掉一个也无妨。

况且,刘伟栋不像是鲁莽之人。

短短十五分钟,刘伟栋便完成了加工,全程未用千分尺测量,只在开始时扫了一眼图纸。

“花活儿耍得再漂亮也没用,尺寸不对照样白搭。”易中海在一旁讥讽道。

刘伟栋连图纸都不看,只顾埋头加工。手法虽娴熟,可尺寸不准又有何用?

这可是异形件,每道边、每个弧度都必须严格按图纸来。易中海每加工一处都得反复核对尺寸,他绝不信刘伟栋仅凭一眼就能记住全部数据。

刘伟栋之所以如此自信,全因昨晚用念动力绘图时灵光一闪,想起穿越前在网上看过的古老钳工技艺。那些在后世烂大街的知识,在这个年代却是顶尖技术。

这年头,技术全靠八级工的经验积累,根本不成体系。想学?要么自己摸索,要么求八级工指点。可那些老师傅个个藏着掖着,哪肯轻易传授?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39/421985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