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1952,开局继承一座 > 第69章 第69章

第69章 第69章


“沐之,沐之,跟叁大爷说说,这鱼是从哪儿弄来的?”

“哎哟~这两条鱼真肥啊。”

“啧啧,沐之家今天可有口福了。”

前院的邻居们纷纷围了过来,一个个眼馋得不行。

最近这段时间,虽然各家粮食都有定量,但杨沐之却总能搞到计划外的物资,让邻居们又羡慕又嫉妒。

“今天是周六,什刹海有人钓鱼,就在那儿买的。”

“钓鱼?”

叁大爷一听来了兴趣。买鱼他肯定舍不得,但钓鱼是免费的。

“叁大爷,要不我们也去钓鱼吧?”

“行,下午就去!”

“哈哈,太好了,下午我们也有鱼吃了!”

院子里的人摩拳擦掌,准备去钓鱼。

杨沐之摇摇头,往后院走。什刹海确实有鱼,但都是野生鲫鱼,没有鲤鱼,最大的不过二两。早点去还能钓到几条,再过一阵子,怕是连鲫鱼也快被钓光了。

“该死!该死!真该死!”

“吃吃吃,怎么不把他吃死!”

贾张氏和贾东旭看到杨沐之拎着鱼回来,眼都红了。他们连白面都吃不上,杨沐之居然还能吃鱼。

“孩子们,今天咱们做红烧鲤鱼。”

“太好啦!”

“又有好吃的了!”

“谢谢爸爸!”

杨沐之家里欢声一片。

到了下午,去钓鱼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来。除了叁大爷钓到一条二两的鲫鱼,其他人全都空手而归。

转眼半个月过去。

这半个月,杨沐之隔三差五就往家带东西,把院子里的人馋得不行。时间到了下半月,大多数人已经处于半饥饿状态。

最难受的还是贾家。吃了半个月的杂粮面,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一家人脸色发青。

小棒梗也为自己之前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如今的他瘦了一大圈,又黑又瘦。

和杨沐之家的孩子比起来,简直是活在两个世界。

杨沐之的四个孩子,个个白白胖胖,虎头虎脑。

最让贾家人无法忍受的是,连杂面都吃不上了,明天就要断粮。

“快来看,杨沐之又弄到计划外的物资了。”

“什么?天哪,是老母鸡!”

“他从哪儿搞来的老母鸡?”

当杨沐之拎着一只老母鸡回来时,院子里的人眼睛都红了。

这半个月,因为杨沐之的缘故,吃肉吃得特别卷。不是你家炒肉,就是我家炒肉。

可很快,肉吃完了。

更悲催的是,所有人最终还是被杨沐之卷了。他整天大鱼大肉往家拿,谁也赶不上。

贾家人赶紧跑出去,看到杨沐之手里的老母鸡,血液都快凝固了。

咕咚——

一家四口都忍不住咽口水。

吃了半个月的杂面,对肉的渴望,绝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贾东旭喉咙直动,甚至觉得连毛带皮都能把这只鸡吞下去。

饿,实在是太饿了,饿得心发慌,浑身止不住地抖。

“可恶!”

“故意的,这混蛋绝对是故意的。”

“天杀的,我要杀了他!”

……

“爸爸,爸爸,我要吃鸡肉,我要吃鸡肉呜呜呜……”

棒梗馋哭了。

“死孩子,要不是你,我们家怎么会这样!”

啪!

贾东旭怒火中烧,一巴掌把儿子打翻在地。

“东旭,你怎么能打孩子?”

“棒梗不哭!”

秦淮茹赶忙把孩子搂进怀里。

棒梗哭得更凶了:“爸爸是坏人,爸爸没本事!人家杨爸爸天天给平安吃肉,你不给我吃肉,还打我,你不是好爸爸,呜呜呜……”

贾东旭崩溃了。

被儿子指责无能,没有比这更让人羞耻的事。

第二天,贾东旭饿着肚子去上班。

秦淮茹和贾张氏也没吃东西,家里仅有的一点食物都留给了棒梗。

这几天,贾张氏求爷爷告奶奶,在院子里借了个遍,却一粒粮食也没借到。

“淮茹,妈是真没辙了,你就回娘家找些吃的吧,我给你跪下了!”

贾张氏说着,扑通一声跪在秦淮茹面前。

“妈,您别这样!”

“你就答应妈,回娘家拿点粮食回来。”

“我……”

秦淮茹沉默了。

这些天,贾张氏一直在提这件事,秦淮茹始终不肯答应。

她娘家在乡下,本就穷得叮当响,哪有多余的粮食给她。

再说,她如今是城里人,再向乡下人讨吃的,邻居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说她。

“妈,您先起来。”

“你不去,我就不起来。”

“好,我去就是了……”

秦淮茹终于松了口,收拾了一下,坐车回了昌平老家。

到了晚上,她才回来。粮食没借到,但娘家给了她一袋红薯。

这是去年窖藏的,已经不新鲜,有些坏了,但还能凑合着吃。

“快看,是红薯!”

“淮茹从娘家带回红薯来了!”

“太好了,太好了!”

院里的人都围了过来。

对农村人来说,红薯不算什么,可在城里却稀罕,尤其是在这物资紧缺的年头。

“淮茹,能给我点红薯吗?我用白面跟你换。”叁大爷开口说道。

不只秦淮茹愣住,院里的人也愣住了。

用白面换红薯?叁大爷是不是糊涂了?

“换!我换!叁大爷您可不能反悔!”秦淮茹激动地说。

叁大爷笑道:“一斤白面换五斤红薯,你换不换?”

“换!”

“我要十斤红薯!”

叁大爷用两斤白面换了十斤红薯,显得十分满意。

“叁大爷,您这回可算错账啦,一斤红薯才三分钱,白面两毛,您亏大了。”有人提醒道。

叁大爷笑呵呵地说:“怎么亏了?今晚我用三斤红薯就能让孩子们吃饱,省下一斤白面,这不是赚了吗?”

“有道理啊!”

“还是叁大爷会算账!”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叁大爷的高明之处。

一来,这个季节市面上根本没有红薯,秦淮茹带来的红薯是独一份。

二来,城里人很少吃红薯,偶尔吃一次,比吃白面还香。

最重要的是,吃红薯可以节省白面。眼下已经是下半月,家家户户存粮都不多了。

节省粮食才是关键。

“淮茹,我也换十斤红薯。”

“我要五斤。”

“我也要……”

没过多久,秦淮茹用红薯换来了十斤白面,手里还剩下二十多斤红薯,又能多撑几天。

这一晚,秦淮茹想了许多。

她发现了一条获取计划外物资的途径。

农村里其实有不少能吃的,有些乡下人自己不在意,但到了城里却成了抢手货。而且农民没有粮票,买东西需要先用东西换粮票,一般都是去供销社换。

如果跳过供销社,她作为中间人帮院里人和农村牵线交易,肯定能从中获利。

但秦淮茹忘了,这种行为属于倒买倒卖,是违法的。

说做就做。第二天,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贾张氏和她儿子,两人听了都很高兴,直夸秦淮茹聪明。

贾家出了五斤白面作为本钱,在院里换来火柴、煤油灯、布票、煤票这些农村缺的东西,装满一兜,秦淮茹就带回娘家去了。

……

晚上,徐慧真一脸狼狈地来了,还带着蔡全无。

今年过完年,蔡全无就搬去和徐慧真一起住,两人结了婚,他也就不怎么来四合院了。

“慧真来啦,快进来坐!”

陈雪茹起身招呼。

她看了看徐慧真,忍不住问:“慧真,你怎么弄成这样?”

“呜呜呜……雪茹,我来求你了!”

徐慧真哭了,蔡全无在一旁沉默不语。

“别哭别哭,你先说到底怎么回事?”陈雪茹见闺蜜这样,心里不好受,从没见她这么狼狈过。

徐慧真哭诉:“雪茹,我知道你家孩子多,不想麻烦你们,但我真的饿得受不了,我和全无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你们家开饭馆的,还能挨饿?”杨沐之觉得不解。

蔡全无低声埋怨:“慧真她不懂节省粮食。”

蔡全无这一句话,杨沐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徐慧真以前条件好,花钱大手大脚,自然没有节约的意识,定量的粮食吃完了,就只能挨饿。

陈雪茹问:“酒馆里不是有吃的吗?难道一点都带不出来?”

徐慧真恨恨地说:“都怪那个范金有,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天天盯着不说,一下班就把我们赶走然后锁门,我们根本没机会。”

“好了,别说了。雪茹,把橱柜里的剩菜剩饭拿出来,先让他们吃点。”

“哎哎哎……”

陈雪茹将一道道菜肴摆上桌。

红烧肉半盆,半只鸡,四个煮熟的鸡蛋,还有五六个白面馒头。

天哪!

徐慧真看呆了。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剩菜剩饭?

“雪茹,那我就不客气了!”

“全无你也吃!”

“哎哎哎!”

两人吃得痛快淋漓。

徐慧真拿起一只大鸡腿,毫无拘束地大口咬下。

蔡全无则夹着红烧肉配馒头,吃得满嘴油光。

没过多久,桌上的食物就被一扫而空。

一旁的杨沐之看得直  。

好家伙,这两人是真饿坏了。

吃饱喝足,徐慧真精神头也足了。

她瞧了瞧面色红润的陈雪茹,又看了看几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心中十分惊讶。

看得出来,杨沐之家里并不缺吃的。

在这个人人吃不饱的年代,杨沐之家却能吃饱喝足。

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雪茹,沐之,你们家怎么会有这么多吃的?”

徐慧真原以为陈雪茹带着四个孩子,日子恐怕过得还不如她。

若不是实在饿得受不了,她也不会来找陈雪茹帮忙。

杨沐之不屑地说:“我不是早跟你说过,让你存点粮食吗?”

“哎哟喂!”

徐慧真一拍脑门,恨不得掐自己一把。

当初杨沐之确实提醒过她,说接下来日子会艰难,让她存些粮食。

可那时她一心扑在生意上,竟把这事给忘了。

谁能想到,杨沐之口中的“艰难”,竟是艰难到这种地步。

徐慧真悔得肠子都青了,要是当初听了杨沐之的话,存些粮食该多好。

如今有钱都买不到东西。

“沐之,你能不能卖我点粮食?求求你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33/421983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