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就是运输这块,是个麻烦的事,虽然从1956年开始,国内就能生产出第一辆卡车,但是产能有限,大多数的卡车优先供于部队。

而且全国各地的厂子这么多,怎么可能会有新的卡车到工厂里。

所以运输一直都是挂在钱副部长心里的一件事。

现在听到赵德阳说可以解决一半的问题,怎么可能不感兴趣。

还没等钱一鸣问,赵德阳就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递给了钱一鸣。

“钱部长,这是我们厂里的驾驶员,易中河同志根据多年开车,修车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车辆维护手册。

我虽然不是很懂修车,但是在来的路上,我也大概看了一遍,这本笔记真的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汽车维护问题。

部长,你可以找专业的人过来验证一番。”

钱一鸣听了赵德阳的话,翻开笔记本看了看,首先看到的就是目录,上面写着。

“汽车常见故障及处理、日常保养要点、零部件更换指南……”

钱一鸣眼睛亮了起来,越看越觉得这本手册有价值。

他放下笔记本,严肃地对赵德阳说:“德阳,这是个好东西啊!我马上安排专业人员来评估。如果真如你所说,能为运输车队节约一半开支,那可是大功一件。”

赵德阳笑着点头:“钱部长,我相信易中河同志的能力。他平时就爱钻研,这本手册肯定能发挥大作用。”

钱一鸣立马拿起电话,安排相关专家前来。

喊来的几个人,都是研究汽车的工程师,他们对于这个是专业的。

没过多长时间,专家们陆续赶到,

钱一鸣把情况说给这几位工程师听,这些工程师也来了兴趣,开始仔细研究这本手册。

与此同时,于大勇和易中河还在车队休息室讨论着酒和草稿的事儿,全然不知易中河的成果即将在整个轻工部掀起波澜。

钱一鸣见几位工程师在低头研究这个笔记本,也不打扰他们,而是和坐在一旁的赵德阳聊天。

“德阳,你给我说说这个易中河同志,他是怎么想起来写这个的。”钱一鸣问道。

赵德阳组织一下语言说道:“易中河同志是我以前在朝鲜的老部下,朝鲜停战以后,他就作为汽车兵留在朝鲜支援当地建设。

是去年咱们的人全部调回来的时候退伍的,是我厚着脸皮从老领导那里要回来的。”

钱一鸣抽着烟,好奇的问道:“照你这么说,这位易中河同志的年龄应该不大,技术就这么好。”

“中河,今年25岁,父母双亡以后去的部队,当时才十七八岁,还是个孩子。

在部队的时候,就勤奋好学,乐于钻研。

至于他怎么想起来写这个得,还是得从轧钢厂说起。”

说到轧钢厂,钱一鸣就想起来前段时间轧钢厂出的事故,疑惑的问道:“轧钢厂的事故难道跟易中河同志还有关系。”

赵德阳接着回道:“事故跟他没关系,但是之后的事可就有关系了。

轧钢厂出现事故以后,轧钢厂有人推荐了中河。

中河的哥哥就是轧钢厂的八级钳工,而且中河住的那个院里有不少人在轧钢厂上班,这些人知道易中河的手艺。

所以就带着轧钢厂的后勤主任找到中河,而且我跟轧钢厂的杨为民不是战友吗,抹不开杨为民的面子,所以我就安排中河去轧钢厂帮忙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1/4251025/42202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