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精心布置
顾清平端着一杯浓茶,走到凌珣身边,将茶杯递给她。“阿珣,喝点茶提神。”
她的目光也落在沙盘上,看着那几支如同溪流汇海般悄然集结的力量。
凌珣接过茶杯,指尖冰凉。她没有喝,只是看着沙盘,声音低沉:“韩元青的眼线,主要布防在通往平京的几条主干道和铁路沿线。他绝不会想到,我们会舍得让最精锐的部队,去走这些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她的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这正是她和顾清平反复推演后定下的策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最艰苦的行军,换取最极致的隐蔽。
“只要他们在天亮前,能全部进入指定位置,”顾清平轻声道,“这张网,就算织成了。”
凌珣点了点头,将冰冷的茶杯握紧。
“通知下去,各部抵达后,立即进入潜伏状态,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暴露!”
“是!”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顾清平笑的温柔:“明天我再加点料。”
凌珣回望她,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带着了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她太了解顾清平了,知道这温柔的微笑下,藏着何等锋利的笔刀和缜密的心思。“好。”
她只简单应了一个字,却是全然的信任。
夜色更深,总长府邸一侧的书房内,却依旧亮着灯。
顾清平坐在书案前,铺开了宣纸。她没有用时髦的钢笔,而是选了一支狼毫小楷。柔和的灯光下,她眉眼低垂,神情专注,仿佛不是在书写讨伐国贼的檄文,而是在进行一场风雅的艺术创作。
唯有那微微抿起的唇线和落笔时沉稳有力的手腕,透露出她此刻内心的决绝。
她先写了一篇《告北地同胞书》。
“北地父老兄弟姊妹共鉴:
今有国贼韩元青、赵德柱、刘明远等,不思报效国家,反与日寇暗通款曲,密谋叛乱,欲将我北地山河拱手让与倭奴!其行可诛,其心当戮!……”
她的笔锋时而犀利如刀,将韩元青等人的罪行层层剥开,证据确凿,逻辑严密;时而悲愤沉痛,字字泣血,唤起民众对家国沦丧的恐惧与对叛徒的痛恨;时而又饱含力量,呼吁北地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接着,她又写了一篇《凌总长平叛安民谕》。
“……总长凌公,明察秋毫,洞悉奸谋。面对国贼与日寇之勾结,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意以雷霆手段,铲除奸佞,肃清内患,以卫我北地之安宁,护我华夏之尊严!……”
这篇文章,她着力塑造凌珣智勇双全、果敢坚毅的形象,强调其平叛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北地百姓的福祉,将凌珣的行动置于道义的制高点。
她写得很慢,字斟句酌,每一句话都反复推敲,务求既能点燃民众的怒火,又能凝聚人心,更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窗外传来隐约的鸡鸣声,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顾清平放下笔,轻轻吹干纸上的墨迹。
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看着眼前这几篇凝聚了她一夜心血的文章,眼神清明而坚定。
早已等候在外的几位绝对可靠的宣传骨干悄无声息地进来。
他们都是凌珣精心挑选的人才,精通宣传之道,且忠心耿耿。
“凌太太。”为首一人恭敬地行礼。
顾清平将文稿递给他们,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即刻送往《平京日报》、《北地醒世钟》和《民声报》的印刷厂,找王掌柜、李主编和张社长,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告诉他们,枪声便是信号,信号一到,立刻开动所有机器,以最快速度将这些印刷出来,撒遍平京的大街小巷!”
“是!”几人郑重地接过文稿,如同接过千斤重担,迅速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这几家报社,是北地影响力最大、也最为凌珣所掌控的舆论喉舌。
此刻,在平京城几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印刷厂的工人们已经被“特殊任务”的名义召集起来,机器擦拭得锃亮,油墨和纸张准备充足。
只等那决定性的枪声划破夜空,这些冰冷的机器就将轰然启动,将墨迹未干的真相与宣告,化作无数利剑,刺向叛徒的心脏,也飞入千家万户,奠定胜利的舆论基石。
顾清平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她看着远方渐渐亮起的天空,知道决定北地命运的一天,终于要到来了。
她相信,当太阳再次升起时,平京看到的,将不仅仅是硝烟,更有这纸上的雷霆万钧。
宁城,督军府,作战指挥室。
巨大的北地沙盘前,只剩下沈易城与顾清安两人。灯火通明,映照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标识,也映照着两人脸上挥之不去的凝重。
距离夜枭送出情报已过去四天。按照情报,北地的风暴,就在明晚。
沈易城负手而立,目光紧紧锁在沙盘上代表平京的那个点上,薄唇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
他刚刚再次确认了黑水河谷地方向的部署,第七师和第九师已经像两颗钉子,牢牢楔在了那里。
他能做的,在明面上的军事威慑和经济暗助之外,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只能靠凌珣自己,还有……她。
一种陌生的、混杂着焦躁与无力的情绪在他胸腔里啃噬。
他习惯了掌控,习惯了用力量和计谋去达成目标。
可这一次,他将最关键的一步,寄托在了千里之外的那个女人和她的“盟友”身上。这种无法亲手掌控局面的感觉,让他极度不适。
“督军,”顾清安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压抑不住的担忧,“您说……阿姐她们,准备得充分吗?韩元青在北地军中根基深厚,万一……”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个“万一”后面是什么,两人心知肚明——万一平叛失败,北地易主,顾清平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沈易城没有立刻回答。
他转过身,看向顾清安。
年轻的军官紧握着拳头,眉头深锁,眼底是藏不住的惶恐和对姐姐安危的深切忧虑。
这份纯粹的担忧,刺痛了沈易城。
他想起了顾清平那双沉静却倔强的眼睛。她选择了那条路,就必然知道其中的凶险。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66/422263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