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口流利的英语
陆长风来跟她说正是这个意思,他对红星机械厂有阴影。怕再遇上苏大强,不知道怎么应付。
“嗯,你陪我去。”
苏晚晴恰好想去看看这个时代的国营厂,她从口袋里拿了五毛钱给张翠芬,“我跟陆长风去办点事,孩子中午在你家吃饭。”
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见苏晚晴主动拿钱,张翠芬都想摸摸她的脑门是不是发烧了。
陆长风骑自行车过去,苏晚晴打算坐公交。
陆长风:“坐后面,我带你。”
苏晚晴有点不好意思,就自己这吨位,腿都给他蹬废。
“算了,我太胖了,你拉不动。”
陆长风看了她一眼,“没事。”
他有很多年没跟苏晚晴一起出门了,苏晚晴在后面,很有分寸的没有抱着他的腰。
路上还是有人指指点点,长相优越的男人拉着一个肥婆。
苏晚晴也没什么不好意思,搁现代,别人肯定以为她是富婆包小白脸了。
陆长风低估了拉苏晚晴的难度,踩得很费力,到了红星机械厂,已经大汗淋漓。
苏晚晴记性好,走一遍她就认识路了。
“回去我骑车带你。”她有些愧疚的说道。
“好!”陆长风确实腿很酸。
机械厂是红砖砌成的厂房,大门上有颗熠熠生辉的红色五角星,挺气派的。
苏晚晴站在厂区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自行车铃铛声清脆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机油和金属的味道。
这一切,对她来说既陌生又新奇。
有一群女工刚下班,看到高大帅气的陆长风,有人“哇”出了声。
苏晚晴感慨,原来这个年代也有花痴。
厂区比较大,道路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她跟着陆长风往车间走。
瞟见公告栏上贴着生产标兵的红榜,还有“增产增收,向四个现代化献礼”的标语。一切都充满了时代的气息。
原主之前就是在机械厂工作的,她自己考进来的,结婚后工作让给了苏建国。
刚到厂房里面,就看见苏大强了。苏大强知道陆长风要来,准备好等下找他要钱。他一向脸皮薄,被苏大强磨几句就不好意思。
看到苏晚晴,苏大强的脸立刻胯了下去。
“你不在家带孩子,跑来妨碍长风工作。”
苏晚晴说:“我乐意来,腿长我身上,关你屁事。”
苏大强怒道:“怎么跟你老子说话的?”
苏晚晴翻了个白眼:“你们就是一家子吸血鬼,我干嘛要跟你好好说话?”
车间里都是他的工友,个个低头在小声嘀咕,苏大强哪里受过这个气。立刻就要发作,却被车间主任冯安邦制止了。
“吵什么吵?今天有外宾来。”
冯安邦转身对陆长风说:“陆工,今天的演示机器出了一点小问题,麻烦您帮忙修一下。”
这个对陆长风来说,问题不大。这组机器他们小组参与研发的,他接过工具,动手修了起来。
王厂长在一旁急得团团转,问他秘书:“小唐,刘干事怎么还没到?这外宾快要来了。”刘干事是今天的翻译。
唐秘书额头冒汗:“厂长,刘干事好像出车祸了。”
“啊?那怎么办,谁会英语?”王厂长急切的喊道,声音都快贯彻厂房了。
厂里会英语的人有,但是跟外宾直接交流技术可不行。
没人敢应。
空气陷入凝滞时,苏晚晴走上前说:“我可以,但是先把你们准备的资料给我看一下。”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化工博士,阅读英文原版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家常便饭。她还考过托福,平常看美剧都是直接看生肉。
她的英语水平,尤其是科技英语,绝对过硬。
王厂长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你一个家庭妇女会英语?”
苏晚晴也不废话,直接用流利的口语介绍道:“Hello everyone,I am Jessica,as a translator,today I will show you our machines.”(各位好,我是杰西卡,作为今天的翻译,我将为你们介绍机器。)
见她脱口而出的英语,虽然听不懂,但是非常流利,王厂长大喜:“行,就你吧。”
唐秘书将递了一沓技术资料给苏晚晴,她迅速的翻看资料,这边陆长风已经调试好机器了。
苏晚晴拿着资料,不懂的地方向陆长风请教,陆长风纳闷:“你是今天的翻译?”
他刚专注的修机器,没听见苏晚晴秀英文的时刻。
苏晚晴点头:“嗯。”
陆长风震惊:“你竟然会英文!”
苏晚晴说:“你快点回答我的问题,快没时间了。”
陆长风对她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很快苏晚晴便熟悉了资料,外宾团队也到了。
外事办的同志引着五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白人男子,身材高大,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神情倨傲。
他就是M国洛克菲勒公司的驻华办代表,史密斯先生。他身后跟着一个助理和三个工程师。
王厂长立刻换上一副热情的笑脸,迎了上去,伸出双手:“Welcome、Welcome!”
他只会几个单词,说出来还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
史密斯先生礼貌性地和他握了握手,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开口便是一长串流利的英语。
苏晚晴立刻翻译了:“王厂长,史密斯先生说今天行程比较紧张,希望能直蹦主题。”
王厂长说:“行,我们现在来演示C-130型号液压机。”
苏晚晴立刻翻给了史密斯听,史密斯听到苏晚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惊得史密斯刮目相看。他想不到这个看似陈旧的厂子里竟然卧虎藏龙,还是一个肥胖的家庭妇女。
史密斯:“ok!”
王厂长倒是听懂了,立刻安排工人演示,看完机器操作之后,史密斯举起手中的技术手册,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苏晚晴听完,没有任何迟疑,立刻转向王厂长,流畅地翻译道:“厂长,史密斯先生问,我们提供的技术手册上说,我们这款液压机的主缸最大压力可以达到三万千牛,并且保压时间超过十分钟。他想知道,这个数据是在何种工况下测试得出的?以及,我们使用的是何种密封件技术,来保证在如此高的压力下,液压油的渗漏率能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
这专业的翻译,不光是王厂长和陆长风,连技术科的几个工程师都露出了惊叹的神色。
这才看了一会材料就记住了,太牛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41/422612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