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祭奠先烈
大伙见升级大佬鼓掌,所有人脸上的阴霾一下子风吹云散,满面春风地附和着。
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看来脸色的自由转换不仅是川剧变脸人的绝学,也是官场的一个常用技能。
站在后面的毛若楠长舒一口气,心里嘀咕:“这李慎,真是啥事都要急死人,又让人白白担心一场。”
熊小娴轻轻地拉了一下孙晋侯的胳膊,指了指不远处的毛若楠。
“你看,毛主任的脸色变化得如此丰富多彩,你觉得自己有机会不?”孙晋侯其实眼睛的余光一直都在观察毛若楠。
他怎么会感受不到。
“切,那是朋友间的关心,人家李慎的女朋友可是省里神秘人物,我的机会多的是,大不了公平竞争,就这,想劝退我,那不行!”孙晋侯表示很乐观。
熊小娴白了他一眼,心想,你就等着打光棍吧。
站在前面的李慎,不慌不乱,语气不卑不亢。
沈震山示意他继续说。
李慎原本想放下话筒赶快溜走,他也不想抢风头,他又不是傻子,这种场合确实轮不到他出来说话。
但是被人架在火上烤,被逼无奈,按照他的想法,整个仪式结束之后,大家会明白他的心意。
“我首先要向各位领导道歉,我的本意只是想一切从简,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烈士,忆苦思甜也是我党保持清醒的一贯作风。
所以今天的一切都显得简单,便捷。
盘山镇总共收到了各级部门拨付的320万活动经费,目前我们只用了不到5万。
各位在场的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盘山镇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足三百万,为了这么一个几个小时的仪式,就要花掉我们镇一年纯税收,我心里难受!
你们看看小湾村,土坯房,泥巴路,数不胜数,要是今天我们在这里奢侈糜烂,只为了让领导们有面子,那么我觉得这一切都是罪过。
过了今天,我会认真检讨自己,再次表示,我没有对任何领导不尊重,也没有对任何部门不满,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李慎说完,对着人群深深地鞠一躬,足足一分钟才站直身子。
现场鸦雀无声,没错,不远处的小湾村很多房子,确实没有墓地修得好。
这不是打谁的脸,而是事实,作为小湾村驻村干部和盘山镇常务副镇长,他是在打自己的脸。
随后的流程,一些按照级别,官阶大小,差不多用时一个小时走完。
李慎赶忙招呼村民搬来上百个凳子椅子,让大伙舒舒服服地坐在广场上。
孙连寿带着五班吹鼓手,站在烈士陵园中央,现场演奏了十多曲送葬曲。
尤其是最后一曲百鸟朝凤,听得所有人肃然起敬,悲从中来。
树林里飞出一群鸟,围着烈士陵园上空叽叽喳喳的盘旋,久久不愿离去。
李慎真正意义上明白了,这才是百鸟朝凤!
仪式结束,李慎带着村民给烈士们上香,点蜡,烧纸钱。
其余领导都在看,脸上又出现那种捉摸不透的表情。
忽然一个身材高挑,长相甜美的记者拿着话筒怼到李慎嘴边:“李镇长你好,我是省商报的潘巧巧,请问一下,你一直提倡节俭,为何要带着村民搞这种封建仪式。”
“请我潘记者,你说的封建仪式指的是什么?”李慎知道,这娘皮要给他挖坑。
其他媒体见李慎被围住,大伙也想从今天这个‘话最多’的小干部身上挖掘点料子。一下子十几家媒体围住了他。
潘巧巧见状,觉得她很成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比如烧纸点香,请唢呐这些,都是封建迷信啊!”潘巧巧得意地问他,心想,这小子还是跳坑了。
“祭拜先烈是封建迷信吗?寺庙烧香为啥就可以?如果祭奠先烈是封建迷信,建议你回去把自家祖坟刨了。”李慎的话,让潘巧巧差点就当场发火。
其他记者发现李慎不按常理出牌,一点都不讲官场规矩,倒是像个小混混。
有人不甘心继续追问此事。
李慎告诉记者,唢呐吹鼓手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不是封建糟粕而是文化传承。
烧纸点香更多的是寄托活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念想,让人知道这些烈士先辈们有人在惦记着,有人在念着他们。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所以这些烈士只要不被遗忘,那么他们就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李慎这番话,让潘巧巧和某些想搞事的记者无话可说。
大家也认同了李慎的说法,这种方式是在祭奠亡灵,寄托哀思,不是封建迷信。
郎丽泽和孔文德见李慎冲出记者的包围,两人笑呵呵地对他表示祝贺。
至少在郎丽泽的心中,李慎已经变得顺眼起来,不再像之前看他一副低级小蝼蚁的面孔。
孔文德表示,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教育意义,他决定回去发表署名文章。
题目就是形式主义与实干精神的碰撞,希望唤醒更多的官员抛弃繁琐、耗时、耗钱的形式主义,把更多的钱花在实处,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为民办事方面。
这顿饭,有上好的牛羊肉,有鸡鸭鱼鹅,有山茅野菜,有玉米饭,有南瓜汤,还有土豆疙瘩。
上了年纪的大领导们吃得非常满意,尤其是能在烈士陵园陪着烈士一起吃这顿饭。
都表示教育意义非常深刻,记者们拍下奇葩的一幕。
那就是一群群,一团团人群混在墓地里席地而坐,边吃边敬烈士。
沈震山看着现场满意的点点头,对着烈士陵园深深的三鞠躬。
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郎亮叫过来,“郎部长,回去好好宣传一下这件事,我认为非常好,各级部门都要尽量避免铺张浪费,节约不是形式,要把事情落在实处,对了,关于那个小家伙的报道,尽量少一些,年轻人嘛,别太出风头,容易走偏。”
沈震山特意强调不要过多渲染李慎,因为李慎今天出的风头不合适。
在场这么多省市领导,如果有人有想法,对李慎来说未必是好事。
郎亮怎么会听不出来沈老对那个年轻人的关心和呵护呢?
当即表示,他会亲自过问和审核关于今天的宣传报道和舆论走向。
一场简单而非常有意义的祭奠仪式,在小湾村逐渐拉下帷幕。
随着领导们离去,小湾村再次恢复平静,这种短暂的热闹不是村民们想要的,大家更期望未来的日子能更上一层楼。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35/422663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