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23章 魏岱不服

第23章 魏岱不服


“方才一席话,如雷霆贯耳,在下愿追随将军,共襄盛举!”

此行入咸阳,本就为投效强邦而来。今日经杨玄点拨激励,再无疑虑。

杨玄静静看着他,心中泛起波澜。

盖聂之能,世间罕有。若非自己握有天龙破城戟,胜负尚且难料。如此人物归心,实乃千金不换之助力!

想到不久之后即将出使赵国,杨玄望向盖聂,唇角悄然扬起。

随后二人继续对饮畅谈,直至夜深。

待盖聂离去,身影消失在街巷尽头,杨玄立于庭前,嘴角微扬,眸光深邃。

原本定下的邯郸之策,恐怕要重新斟酌了。

接下来两日,他接连召见王翦等心腹,密议军政要务。

……

这一日清晨,天光初露。

杨玄早早起身,径直朝王宫大殿走去。

今日,朝会开启。

他如今已被封为裨将军,但眼下并无实职,每日清闲度日。

这次上朝,正是为了谋求军务差遣。

天刚破晓,文武百官便陆续抵达王宫正殿,在殿中三五成群,低声交谈。

杨玄与王龁、麃公几位将领点头致意,彼此寒暄几句。

不多时,内侍高声通报——

“大王驾到!”

众人立刻肃立两旁,整齐排列。

秦王在侍女搀扶下步入大殿,缓缓落座于高位之上。

他目光轻扫群臣,语气平和地开口:

“诸位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未落,便有一名官员出列拱手。

朝议由此开启。

议事接连不断,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方才无人再上前。

杨玄立于朝班之中,默默观望,心中暗自感慨。

前世虽自认读过书、懂些道理,可真面对国政纷繁之事,仍觉茫然无措。

所幸自己走的是武将之路,不必深陷文书案牍之间。

待最后一位大臣退回原位,秦王再度发问:

“众卿还有何事上奏?”

此时,相国吕不韦环顾四周,见无人应声,遂向前迈步,抱拳行礼。

“大王,臣有本启奏。”

“大王,臣亦有本启奏。”

秦庄襄王望向吕不韦,略显意外:

“丞相有何事要说?”

吕不韦微微俯身,神色庄重道:

“启禀大王,秦赵边境守将甘霖近日来信,称旧日箭伤再度发作,恐难继续统领军务,特请准其返咸阳休养,请大王另派得力之人镇守边关。”

“竟有此事?甘将军旧伤复发?”

秦王眉头微皱,面露惊异。

“确有其事,大王。”吕不韦沉声回应。

此言一出,殿中文武皆为之动容。

那位常年戍边、威名赫赫的甘霖,怎会突然无法履职?

秦王低头思忖片刻,随即开口:

“既如此,孤准其所请,允其归咸阳县疗养。然边疆乃国家屏障,不可一日无主。须得派遣一位忠勇老练之将前往接替,方能安心。”

他目光缓缓扫过群臣,声音低沉而有力:

“不知在场诸卿,以为何人堪当此任?”

刹那间,许多人的目光亮了起来。

边疆主帅,握兵数万,权柄极重。

这职位不仅掌一方军政,更能在朝中增添威望,远非寻常军职可比。

一旦执掌边军,地位骤升,前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一个关键位置,若是能由自己推举人选,日后定能换来对方极大感激!

“大王,臣举荐裨将军李鹤。此人身经百战,遇事冷静,决断果敢,若命他镇守边疆,边境必可高枕无忧!”

一名大臣当即出列,拱手高声启奏。

“李鹤将军?”秦王轻声重复,眉头微动,陷入思索。

“大王,臣以为不妥。李鹤虽有胆识,却欠缺全局之谋。倘若边境突生变故,恐其难以驾驭。依臣之见,原黑龙军团副将魏岱更为合适。”

另一位大臣随即站出,语气坚定地提出异议。

秦王听罢,微微点头,仍未表态。

“大王,臣仍力挺李鹤将军。他何等风浪未曾经历?即便局势骤变,也必能从容化解。”

未等君王开口,又有人站出来支持前者。

霎时间,殿中群臣纷纷陈词,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显而易见,众人所荐,多为自己亲信或旧部。

秦王静听良久,眉宇间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皱褶。身为一国之主,岂会看不出这些权衡私心?

“够了。”

他抬手一压,声音不高,却令满殿归于寂静。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吕不韦,淡淡问道:

“吕丞相,你以为何人堪当此任?”

“这……”

吕不韦略作迟疑,方才徐徐开口:

“大王,无论是李鹤,抑或其他将领,才干皆在伯仲之间。派往边地,守成应无大碍。但——”

他话音一顿,继而道:“杨玄将军刚自上党归来,尚未授职。恰巧,臣正欲奏请大王为其安排军务。”

“不如便由杨玄将军执掌边防。此人身手超群,智谋出众,军中声望极高。就连赵国上下,亦闻其名而心生忌惮。”



殿内一片微怔,众多大臣目光齐刷刷投向吕不韦,谁也没料到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竟会推举一位初登朝堂的青年将领。

秦王亦感意外,旋即眼中闪过一抹欣喜。

“哈哈,吕丞相所言极是!杨玄虽年少,然其才略非凡,孤亦甚为器重。”

说罢,他转头望向王龁、麃公、蒙骜等几位宿将。

“诸位老将军,意下如何?”

“大王明鉴,臣附议。杨将军虽年轻,然用兵之熟,不逊久经沙场之将。委以边防,万无一失。”

王龁朗声回应,目光掠过吕不韦,随即挺身而出。

“好!丞相与王老将军所见一致,此事便如此定下。”

吕不韦昔日进言犹在耳畔,如今王龁再度陈词,秦王心念一动,目光流转,落在杨玄身上,唇角微扬。

“杨将军可在?”

“属下在此!”

原本静立一旁的杨玄立刻出列,身姿挺拔如松。

秦王望着他,语气坚定,“你虽初掌兵权,孤却信你非常,可敢赴边关,执掌防务?”

“守我大秦疆土,纵马寒沙,臣无所辞!”

杨玄声如洪钟,字字落地有声。

“善!自今日起,孤命你为戍边军黑龙军团主将,统辖十万精锐,镇守秦赵之界!”

话音落下,殿内气势一震,秦王神色昂然,语含千钧。

群臣闻言,纷纷侧目,目光汇聚于杨玄一身,惊愕与艳羡交织。

此人年未及冠,便已登裨将之位,尚不足数月,如今竟独当一面,执掌一方军政。

这般恩宠,这般器重,古今罕见。

朝议散去,诏令即行。杨玄正式接掌黑龙军团,肩负边防重任,即刻启程赴任。

众多官员纷纷上前道贺,惊叹其晋升之速,恍若流星划夜。有人更已悄然递出善意,欲结盟好。

杨玄一一含笑回应,既不冷拒,亦不亲昵,举止得体,分寸分明。

朝堂风云难测,他无意过早卷入纷争。

退朝之后,杨玄再入宫禁,密见秦庄襄王,领受嘱托。随后携数名心腹将士,策马离都,直指北境——马陵城!

马陵城,地处太原郡,紧扼赵国边境,城池雄踞,地势险要。

秦国戍边主力黑龙军团长驻于此,扼守秦赵咽喉之地。

而赵军主力屯于对岸阙与城,壁垒森严,弓弩在手,时刻戒备秦军异动。

咸阳诸事安置妥当,杨玄即刻出发,轻骑简从,昼夜兼程。

蹄声如雷,尘土飞扬。

一日奔袭,终见前方天际耸立巍峨城墙——马陵城已在眼前!

城头守卒早已察觉远处烟尘滚滚,一队人马疾驰而来,立即拉弓持矛,全神戒备。

待杨玄一行抵达护城河畔。

“何人擅近城池?”

城上传来厉喝。

“新任主将莅临,速开城门,降桥迎将!”

亲卫仰首高呼,声震四野。

守军闻声肃然,语气顿时转为谨慎。

“可有符节印信?”

“王诏在此!”

亲卫取出帛书,高举示众。

守卒验明真伪,不敢怠慢,一人飞奔取书,直赴将帅府通报。

此时,将帅府内。

副将魏岱正与众将议事,忽闻急报传来。

“禀报将军,新任主将已至城外!”

魏岱眉头微扬,伸手接过那份帛书,目光沉稳地扫过上面的文字。

其余几位将军也纷纷凑近查看。

纸上的确盖着秦王的印玺,内容清楚写着:杨玄将军即刻接掌黑龙军团,前来赴任。

“速开城门,放吊桥,列队迎将!”

魏岱合上帛书,声音果断下达指令。

“遵命!”

守卫神色一紧,立即转身执行命令。近日确实有风声,说甘霖将军因旧伤发作已返咸阳,新将即将抵达。

却没想到来得这般迅速。

守卫离去后,几名将军彼此对视,低声交谈起来。

“听说这杨玄年纪尚轻。”

“岂止年轻?入伍不过一年光景,便爬到了如今位置。”

“短短时日,从普通士卒跃为统军之将,升迁之快,前所未有。”

“上党一役,他率部突阵,斩敌百余人,连宫中都传遍了。”

“哼,真有其事?我倒怀疑几分。此人与王龁老将军走得很近,难保没有关照。”

“战功若虚,怎会通过兵部核查?可若属实……实在惊人。”

“没人说造假,但背后若有人扶持,也不足为奇。”

“住口。”

魏岱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众人闭嘴。

他环视一圈,语气严肃,“王龁将军一生清正,岂会行此徇私之事?无凭无据,莫要乱议。”

几人面色微变,连忙收敛神色。这类言语一旦传出去,轻则贬职,重则问罪。

其中一人望着魏岱,忽而问道:

“魏将军,您当真相信一个少年能在数战之间立下如此大功?咱们哪一个不是浴血拼杀十余年才得今日之位?”

魏岱眸光一闪,冷冷道:

“真假虚实,不出几日,自见分晓。”

众人一怔。

随即明白过来——魏岱语气冷淡,显然心中也存疑虑。

本该是论资排辈的继任人选,如今却被一名青年夺去职位,心中不服也在情理之中。

“走吧。”

魏岱不再多言,转身步出厅外。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27/422723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