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112章 筑堤截流

第112章 筑堤截流


燕烛闻言,微微颔首,回道:“我王亦是此意。”

信陵君望向韩王与燕烛,轻轻点头道:“若蒙二位信任,不敢辞命。”

“好!有君上统领联军,必能破秦!”韩王欣喜不已,信陵君的才能早已众人皆知,几国合兵抗秦,皆是他统率。

当决定由信陵君为统帅后,几人便开始讨论此次战事的具体策略。

新郑城已聚集三十万兵马,但暂不轻动,因秦军十五万正朝此地而来。

若先攻邯郸,非但难以下手,且援军势必抵达,届时敌占地利,己方易陷不利。

若不攻邯郸,则其他城池无需攻打,因秦军兵力雄厚,寻常城池难以引起重视。

故而首要任务是守住新郑,随后击退这支秦军。

经过长时间商讨,众人一致认为,应以逸待劳,待秦军到来后出其不意,将其击败,再转战魏境解决十万兵马,趁秦军元气大伤时,挥师伐秦,此乃最佳之策。

信陵君魏无忌在确认此策前,曾估算过大梁城抵御十万秦军的时间,依其粮草、兵力与城防,至少可坚守一两年,无虞。

因此,他并不担忧大梁安危。

众人商议完毕。

就在此时——

“报……”

殿外传来急促的呼喊,一人疾步闯入大殿。

“何事?”

韩王闻声立即询问,信陵君等人也投来目光,此刻每一条消息都至关重要。

“禀报君主,前方斥候传来消息,秦军增援部队行进迟缓,不到半日便驻扎休息!”

“哦?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韩王听后微微皱眉,随即让那名士卒退下。

信陵君等人也面露疑色。

秦军行动缓慢?这是何意?

“呵,难道那秦将想借机拖延,攻我大梁?”信陵君冷笑着说道。

大梁城岂是短时间内能破的?

几人闻言皆轻笑摇头,心中同样不以为然,这位声名显赫的杨侯,竟妄图以十万大军攻下大梁?

“诸位,那杨侯恐怕是两面打算。若我军派兵救大梁,这支十五万大军便会直取新郑;若我不救,他便慢行军,给十万兵马足够时间攻城。真是算计精明,既然他动作迟缓,我等不如暂且静待几日。”

信陵君边说边笑,心里明白。

若大梁真有危机,魏王自会传信于他,届时再出兵也不迟。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击溃这支援军。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一致表示支持。

当即便三国联军三十万兵力,驻守在新郑城中,静候对方援军到来。

而此时!

大梁城北边,河流交汇之处,数万士兵正忙于修筑堤坝、开挖水渠。

东南方向的鸿沟水域,也有数万将士在筑堤截流。

王翦骑着战马巡视着从大河沿岸向大梁延伸的沟渠工程。

这一带四万将士同时作业,场面繁忙,皆为壮丁,因此挖掘速度极快。

距离工地五里之外,有一万将士严密巡逻,阻止任何靠近此地的魏军或百姓。

“将军,大河沟渠大约再过五日便可完工,届时大河之水将直灌大梁城!”

身旁随行的将领向王翦汇报。

王翦轻轻点头,随即问道:

“魏军可有出城举动?”

“将军,魏军胆怯,不敢出城,只有零星几个探子试图靠近,但有万名将士驻守,他们难以接近。”

将领继续说道。

王翦点点头,魏军此举早在预料之中。

如今秦国军队威名远播,各国无不畏惧,魏国实力本就不强,一年前便接连失守二十多城,早已被秦军震慑。

此刻怎敢主动出城迎战?

“鸿沟那边工事如何?”

王翦又问。

“回将军,已截断下游水流,现正在加高两岸堤坝,蓄积更多水量,预计十日后,即便再加固堤坝,也无法阻挡洪水漫溢。”

将领回答。

“没想到水势竟比预想中还要浩大。”王翦感叹道。

“哈哈,将军,眼下正是春末夏初,雨水频繁,前两日那场雨已经让鸿沟水位急剧上升,再看这天气,恐怕接下来几日还会降雨。”

那名将领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王翦轻轻点头,雨水确实会加剧水势,即便没有雨水,大河与鸿沟的水力也足以形成威胁。

“你去鸿沟那边盯着,我这边亲自守着,一旦发现什么异常,立刻来报。”

王翦对身旁的将领说道。

“遵命,将军!”

那名将领没有迟疑,迅速离开。

此时!

大梁城内的王宫大殿中,身穿王袍、面容苍老的魏王端坐于高位,群臣分列两侧。

众人正讨论着秦军的到来。

“诸位爱卿,秦军已到此地三天有余,却迟迟不发起进攻,你们说,他们究竟在图谋什么?”

魏王满脸疑惑地问众人。

群臣也感到不解,早派探子前往侦查,但秦军戒备森严,探子难以接近。

“大王,或许他们在准备攻城器械?若要攻城,没有这些工具,恐怕很难突破。”

龙阳君率先开口。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这可能性不小。

“大王,按理说他们悄然而至,定是想速战速决,若花费如此多时间制造器械,似乎不太合理。”

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可若是他们不是在造器械,又在做什么呢?”

又有大臣提出了疑问。

众人面面相觑,眉头紧锁,心中充满困惑。

“大王,不如派出一部分兵力试探一下?”一名大臣犹豫后说道。

“不可!”

“绝不可!”

话音未落,已有几位大臣出声反对。

“对方有十万大军,若他们故意用小股部队引诱我军出城,我军岂能抵挡?只怕大梁难保!”

提出建议的大臣听后脸色微红,不再言语。

魏王也点了点头,显然明白其中利害。

出兵?那是万万不能的,否则给了秦军可乘之机,大梁恐怕顷刻之间就会陷落。

“大王放心,我大梁粮草充足,兵马众多,城墙坚固,纵使他们手段再多,也难以撼动大梁!”

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语气坚定。

群臣纷纷颔首,气氛逐渐缓和。

只要坚守一个月,等到联军回援,秦军必败无疑。

就在此时,一名中年将领匆匆步入殿中,众人认得他是负责城防的程何将军。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27/422722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