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高墙守护,又能如何?
众将听到杨玄之言,皆神情严肃,齐声回应:
“是,将帅!末将必定竭尽全力!”
若将帅要在两日内攻下新郑,他们定会拼尽一切,两日内将城池拿下!
如今他们信心十足!
十四万大军在手,且士气高昂,对方刚经历惨重损失,士气低落至极。
即便有高墙守护,又能如何?
次日!
在杨玄命令下,大军整装出发,准备开始进攻新郑城!
与此同时!
咸阳城内!
气势非凡的相府中!
吕不韦已经用完丰盛早餐,正由侍从服侍着穿戴朝服,准备前往王宫处理政务。
这几日,他心情极为舒畅!
随着秦王病情加重,如今已陷入半昏迷状态,朝廷大事皆由他掌管,所有决策皆由他做主,可谓权势滔天!
许多官员私下向他表达依附之意,这更让吕不韦感到欣慰。
这些官员中不少曾经与他立场对立,或是只对秦王忠诚,如今却纷纷转向,表明他们已察觉局势变化。
吕不韦心中清楚,秦王时日无多,一旦驾崩,身为相国的自己势必会掌握更大权力,朝堂将由他一手掌控。
这些人若不早些投靠,日后必然会被边缘化,失去在权力核心中的位置。
“哼,这些人还算有眼力。”
他在心中暗自满意,轻声冷笑。
然而,喜悦之后,他的神情又变得凝重。
朝堂之上,多数大臣对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难以构成威胁。但有一人例外,便是武阳侯。
此人地位仅次于他,权势不小,若不肯归顺,必定会影响他对朝政的掌控。
若是此人与他为敌,必将耗费大量精力去应对。
“哼,尽管你位高权重,但根基终究不稳。”
吕不韦冷然一哼,对自己处理此事仍有信心。
他整理衣冠,准备离开府邸。
这时,一名下人快步走来,躬身禀告:
“相爷,外面有人想见您。”
吕不韦本能地想要拒绝,但听下人补充道:
“他带来了一份极为珍贵的礼物,想亲自献给相爷。”
“哦?”吕不韦微微皱眉,极珍贵的礼物?
“让他进来。”
吕不韦语气平静,倒是想看看究竟是何物。
下人迅速离去,片刻后带进一位身穿宽袍、头戴高帽、打扮神秘的中年男子。
“在下张钦,拜见吕相。”
男子恭敬行礼。
“张钦?本相未曾听过这个名字,你说是极珍贵的礼物?”
吕不韦没有多言,直接皱眉询问。
莫非是来打探消息的人?
“是的,吕相。”
男子点头,随后意味深长地看向旁边的下人,似乎在暗示什么。
吕不韦目光一冷,仔细打量对方,确认并无恶意,便冷冷说道:“随本相去书房。”
“是,吕相。”
两人步入书房。
“好了,拿出你的东西吧。”
吕不韦语气平淡,他见过太多奇珍异宝,心情并未波动。
“吕相,请看。”
那名自称张钦的中年男子并未犹豫,从宽松的袍袖中接连取出数件物件,一一摆放在书房的案几之上。
原本未加重视的吕不韦目光一凝,猛地睁大双眼,内心泛起波澜。
他立刻转头,目光如刃般直视这名男子,冷声问道,“你究竟是何人?找本相有何事?”
面对吕不韦凌厉的眼神,中年男子神色平静,再次郑重地行礼道,
“吕相,在下来自新郑,奉我王之命前来拜见相国大人。”
吕不韦在见到对方拿出的礼物时,心中已有几分猜测,如今听对方亲口说出,仍感到一丝震撼。
“哼,来拜会本相也就罢了,但韩王这份礼太过厚重,本相实在不敢收啊!”
吕不韦望着案几上的两对罕见玉琥,以及两对珍贵无比的玉龙,冷哼一声。
这两对玉琥与玉龙,以他的见识,怎会不知它们的稀有与价值?
可真正令他在意的,并非玉石本身的好坏,而是其中象征的意义。
玉琥,乃六器之一,曾是天子祭天祭地的礼器,过去只有天子才能使用。
虽然周天子已被他所灭,礼崩乐坏,诸侯贵族早已不再拘泥于旧规,纷纷佩戴玉琥。
然而玉龙却依然只有诸侯君王方可佩戴,他虽位高权重,却不敢公然佩戴,否则便是越权。
“吕相言重了,我王十分敬仰吕相,以吕相的地位,这点礼物何足挂齿!”中年男子恭敬地说完,看了眼吕不韦沉默的神情,继续说道,
“吕相辅佐秦异人登上秦王之位,之后助秦王治理秦国,使秦国日益强盛,更亲自领兵灭周、灭卫;
对秦王有大恩,对秦国立大功,为秦国开疆扩土,秦国今日之盛,皆因吕相!
以吕相的才德与功绩,唯有这般尊贵之物方能匹配。我王久仰吕相,故愿将珍藏之物赠予。”
吕不韦在一旁听着,心中颇为舒畅。的确,若无他吕不韦,秦王岂能有今日?
他对于秦王、秦国社稷乃至疆土,均有不可替代之功,天下谁能与他相比?
再看一眼那两对玉琥与玉龙,不得不说,确实是世间罕见的珍品,连他亦极为喜爱,尤其是那两对玉龙,是他从未见过的。
即便不能公开佩戴,收藏起来也是一件美事。
“韩王厚意,本相感激不尽,不过想来韩王不至于无缘无故送本相如此贵重之物,有什么事,直言便是。”
吕不韦并非愚人,对方特意派人携如此贵重之物前来拜访,背后必定另有图谋。
见吕不韦面色平静,中年男子心中稍感宽慰,继续低头说道,
“坦白讲,我韩国与贵国素来交好,从未冒犯贵国,但如今杨侯却借秦王之名出兵我韩国,兵锋直指新郑城下,致使无数将士百姓死于非命,实令我王痛心不已!
我王一向敬重吕相,恳请吕相出面,制止杨侯的暴行!”
“什么?杨侯已兵临新郑城了?”吕不韦闻言,神色骤变,猛然抬头看向他。
此刻联想到对方奉韩王之命前来,显然新郑危在旦夕。
“是的,杨侯为求战功,不惜屠戮我燕韩士卒百姓,更率军水灌魏国大梁,数十万生灵因此丧命。”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27/422722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