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166章 亲临稷下学宫

第166章 亲临稷下学宫


稍作交谈后,众人便起身告辞。

杨玄未加挽留。待他们离去,府中清闲,他遂决定亲往稷下学宫一行。

随即,杨玄跨上万里烟云罩,携盖聂及数名秦军将士,缓步向稷下学宫行去。

一行人刚现于街市,立刻引来万众瞩目!

虽多数百姓并不识得杨玄,但他座下神驹万里烟云罩威风凛凛,加之随行秦卒气势森严,顿时引发议论纷纷。

很快,有人认出了那骑于骏马之上的青年身影,脱口惊呼——

“那是秦国的杨侯!”

百姓闻声哗然,街头巷尾瞬间沸腾!

人人都知秦国杨侯出使齐国,却不曾想,那位骑乘异兽、气宇轩昂的年轻人,便是威名远播的杨侯!

见其方向直指稷下学宫,不少人立刻猜到:杨侯此行,莫非正是为了造访稷下?

顿时,机敏的学子飞奔而走,抢先一步赶往学宫报信。

稷下学宫内,闻讯而来的弟子与先生们皆睁大双眼,震惊不已!

秦国杨侯到了!

他竟亲自前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众多学子听闻这一消息,顿时群情激奋!

杨侯之名,可谓响彻四海!

这些士子皆博闻广识、眼界高远,又岂会不知杨玄的赫赫声名?

这可是一位权势与威望皆登峰造极的人物!

他们早有心拜会此等英才,却苦无机缘。

如今他亲临稷下学宫,实乃千载难逢的盛事!

“快,速去通报祭酒!”

顷刻间,稷下学宫内一片欢腾,随即有人疾步奔向学宫深处一座幽静院落。

庭院厅堂之中,稷下祭酒荀子正与一位老者对弈。闻得弟子禀报,顿时双目精光闪动。

“杨侯驾到!”须发斑白的荀子低声感慨,身为学宫之首,他岂能不晓杨玄其人其事?

“荀卿,我等当亲往相迎才是!”坐在一旁的白发老者轻抚长须,亦是惊叹不已。

荀子点头含笑应道:

“秦国的杨侯,一举荡平三晋,灭燕于谈笑之间,一笔绘就天下格局,如此奇才,老夫亦心生向往!”

“哈哈,何止你心动,老夫亦然啊!”那老者朗声而笑。

言罢,二人不再逗留,当即一同前往稷下学宫前院。

不多时,二人抵达前院,众位宿儒见荀子亲出,纷纷上前随行,准备共同迎接这位来自秦国的风云人物。

此时,杨玄也已抵达气势恢宏的稷下学宫门前。

望着那高悬“稷下学宫”匾额的巍峨门庭,杨玄率先翻身下马,众人随之落地。

学宫门前,荀子及诸位先生缓步上前,遥遥相迎。

“杨侯莅临,未能远迎,失礼之至!”荀子等人齐声拱手致意。

“是在下唐突造访,打扰清修,还望荀卿与诸位先生海涵!”面对神色沉静、面容略显苍老的荀子,杨玄毫无倨傲,恭敬还礼。

“杨侯言重了,您的大名早已传遍九州,今日亲临我稷下,实乃我学宫之荣光!”荀子目光微动,打量着杨玄,继而含笑相邀:

“杨侯,请入内奉茶!”

“请!”

在荀子等人引领之下,杨玄终于步入这座已有百五十余年历史的战国最高学府。

随着他的到来,学宫之内无数学子激动万分,纷纷伫立道路两侧,翘首以盼。

许多初次得见杨玄的年轻学子,见其年少英挺、气度超凡,无不惊异万分。

谁曾想,这般年轻的男子,竟是横扫三晋、覆灭燕国,名震天下的秦国重臣——杨侯!

学宫之中,多少年岁远超杨玄的学子仍默默无闻,困于书斋。

而此人,却已在列国政坛执掌权柄,叱咤风云。

在这追逐功名的时代,杨玄所拥有的地位与声望,令无数士子心驰神往,艳羡不已。

“参见杨侯!”

“参见杨侯!”

沿途学子络绎不绝地上前行礼。

杨玄淡然微笑,一路颔首回应。

行走之间,亦静心聆听荀子讲述稷下学宫的过往兴衰。

如今的稷下虽不及鼎盛,但昔日辉煌仍令人追思。

当年,这里汇聚了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等诸子百家之学。

鼎盛之时,贤士云集,多达数千人。

诸如孟子(孟轲)、邹子(邹衍)、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等一代宗师皆出于此。

而今坐镇于此的荀子,更是三度出任稷下祭酒,执掌学宫牛耳。

不久,在众人引导下,一行人来到一座宏伟殿宇的正厅。

荀子居主位而坐,杨玄及其随从列于客席,其余学宫长老分坐下位。

“杨侯驾临,我稷下上下无不震动!”荀子抚须含笑,目光炯炯地看向杨玄,眼中流露赞叹之意。

这般青年,竟能成就如此伟业,拥有如此胸襟才具,实属罕见!

“荀卿过誉了,今日能与诸位贤达同席论道,在下亦倍感荣幸!”杨玄微微一笑,目光尤其停留于荀子身上。

这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家,他门下所教出的几位弟子,哪一个不是名震天下的英才?

李斯,未来秦国的宰相;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张苍,西汉开国丞相。

此人的学问令杨玄极为敬仰,也是前世杨玄最为钦佩的人物之一。

众人在殿中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荀子目光微闪,看向杨玄笑道:

“今日杨侯驾临,实乃我学宫之幸。老夫有意借此良机,在学宫内举办一场学术论辩,不知杨侯可愿拨冗参与?”

杨玄环视荀子,又扫过那些眼中皆含期待的学宫宿儒,心知他们也想一观自己的才识。

而他对这些当世名士同样心存好奇——这些人皆非泛泛之辈,若能与之切磋交流,自是受益匪浅。

“既然是荀卿倡议,又能与诸位鸿儒共论大道,杨某岂有推辞之理?”

杨玄含笑回应。

荀子等人闻言纷纷点头。稷下学宫本就是百家争鸣、论道求真的所在,杨玄亲至,自然也是冲着学宫的学术风气而来。

于是众人不再耽搁,立即传令各处学舍,筹备才学论谈,并召集学识出众的学子前来参与。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学宫顿时沸腾起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27/421820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