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深眠证据 > 第4章 主动出击

第4章 主动出击


昨夜那场被骤然掐断的血腥回放,像一枚烧红的烙铁,在桑榆脑海里烫下了清晰的印记。

“再这么下去,凶手没找来,我自己先吓出问题了。”她对着镜中面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明亮的自己低语,“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寻找答案。”

【找到根源,噩梦自会终止。】桑影那冰冷的声音再次于脑中响起,这一回,桑榆没有反驳,只是对着镜中的自己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深吸一口气,换上了原主那套几乎没机会穿的后勤制服。挺括的深蓝色面料收敛了她身上娇柔的气质,平添了几分干练。

桑榆没有直接去办公室。她深知原主将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团糟,若要在此立足,修补工作是第一步。

经过警局对面那家颇受好评的精品烘焙店时,她停下脚步,精心挑选了数十份招牌可颂、火腿芝士三明治和现磨咖啡,全部用精致的纸袋妥善包装。

当她提着这些明显不同于往常、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高档早餐,准时出现在后勤处门口时,办公室里原本的嘈杂声响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骤然静止。

“桑…桑榆?”负责办公用品的王莉推了推眼镜,难掩惊讶,“你今天…来上班了?”语气里的难以置信几乎要满溢出来。

“早,王姐,大家早。”桑榆弯起眼睛笑了笑,将丰盛的早餐轻放在公共茶水台最显眼的位置,“正好路过一家烘焙店,顺手带了些,大家尝尝合不合口味。”

细碎的嘀咕声像蚊蚋般嗡嗡响起——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那家店很贵的,呜呜呜,我平常都不敢进去…不过她这是又想干嘛?”

“闻着是真香啊……”

桑榆佯装未闻,指尖在口袋里微微蜷缩,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早餐放这里了,大家喜欢随便拿。”说完,她便自然地回到自己的工位,拿出一个新笔记本,开始专注地回忆并记录昨晚梦中的细节。

没过多久,负责文件录入的小宋端着一杯精品咖啡和一份可颂走过来,脸颊微红,小声道:“谢…谢谢榆姐,这太破费了。”

桑榆对他眨了眨眼,笑容真切了几分:“喜欢就好,别客气。”

看来,善意总能敲开一些心扉。

正想着,王莉扬声喊道:“小宋,重案组急要一批签字笔和记录本,你赶紧送过去!”

“哎!好的!”小宋嘴里还塞着面包,慌忙就要起身。

“等一下!”桑榆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办公室里刚刚缓和的气氛又微妙地停顿了一下。

她站起身,语气尽量显得只是出于帮忙:“小宋那边还有一大堆文件等着录入吧?我手头正好没事,我去送吧。”她指了指小宋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夹。

小宋眼睛一亮,如蒙大赦:“对啊!榆姐你真是救星!我这确实走不开!”

王莉狐疑地打量了桑榆一眼,又看了看桌上那堆精致的早餐,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那你去吧,东西在仓库,领了直接送去,快去快回。”

“好。”桑榆应下,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砰砰直跳。她抱着几盒崭新的文具,朝着刑侦支队的方向走去。

越靠近重案组,空气越发凝滞,连走廊都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桑榆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怀中的盒子,敲响了“重案一组”的门。

“进。”里面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调,带着惯有的漫不经心。

桑榆推门而入,一股混合着隔夜咖啡与疲惫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会议室里,白板上贴满了令人心悸的现场照片。周幸以斜靠在主位的椅子上,指尖飞快地转着一支笔,眉头微蹙。旁边坐着的是昨天在公园见过的李铭,还有那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清冷的法医赵彦辞。

一屋子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聚焦在她身上,审视、疑惑,以及毫不掩饰的“你怎么又来了”的排斥。

“后勤处来送文具。”桑榆将东西放在门边的空桌上,尽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无事。

周幸以没有抬头,视线仍锁定在白板上的抛尸现场照片,嘴角挂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语气平淡:“谢了,放那儿吧。”

桑榆放下东西,脚步却像钉在原地般没有移动。她的目光快速扫过白板上的信息,恰逢赵法医开口:

“……死者女性,25至30岁之间。颈部切口异常平滑,推测凶器是特制的高碳钢刀具,使用者可能精通解剖、屠宰或受过极端训练。死亡时间大致在发现前21天左右。”赵彦辞推了推眼镜,话锋一转,“但存在一个疑点——死者体内检测到微量罕见防腐剂成分,这不符合常规抛尸逻辑。”

会议室里静默了片刻。

【防腐?是为了保存“作品”,还是为了延缓被发现的时间?】桑影的声音再度浮现。

桑榆没有做声,内心却飞速思索,根据昨夜所见凶手那对待“作品”般的冷静姿态,她直觉凶手使用防腐剂的目的绝非仅仅干扰判断,更像是需要尸体在特定时段保持某种“状态”。

几乎是出于本能,她将自己的推测脱口而出。

话音落下,会议室陷入更深的寂静,所有目光再次“唰”地聚焦在她身上,惊讶暂时掩盖了之前的排斥。

李铭瞪大了眼睛,赵法医也讶异地抬了抬眉梢。

周幸以转笔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终于抬起头,眼窝深邃,瞳色偏浅,看人时总带着点漫不经心,却又锐利得仿佛能穿透表象,此刻那目光中飞快地掠过一丝探究——这姑娘的话,竟与他脑中刚刚成型的某个念头不谋而合。

“哦?”他挑了挑眉,嘴角的弧度深了些,“继续说。”语气依旧懒散,却少了方才那份拒人千里的漠然。

桑榆心跳如擂鼓,手心沁出薄汗,但仍硬着头皮继续:“凶手手法如此专业缜密,却选择将尸体抛弃在公园人工湖,风险极高。使用防腐剂这种非常规手段,目的性必然极强。除了干扰死亡时间判断,是否有可能,他是为了让尸体在‘被发现’的特定时刻,呈现出他理想中的完美状态?”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桑榆迎着周幸以那似笑非笑的目光,深吸一口气,眼神专注地投向白板上死者躯干的照片,带着一种不管不顾的认真:“死者的身份……失踪人口库那边还没有匹配结果吗?”

“还在筛。”周幸以言简意赅,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桑榆定了定神,清晰地说道:“我认为,凶手如此大费周章——精准的切割、使用防腐剂、选择公园这种具有一定展示性的抛尸地点——很可能,他是将整个过程视为一场艺术创作,对美有着极端偏执的追求。其职业或许与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关。”

李铭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嘲讽:“画画的?桑榆,你这想象力不写刑侦小说真是可惜了。”

周幸以没说话,只是淡淡地瞥了李铭一眼,眼神没什么温度,后者却立刻噤声。他转而看向桑榆:“依据呢?”

桑榆没理会李铭,径直说道:“这类凶手选择受害者,往往基于一套特定的审美标准。死者体型匀称,生前皮肤状态应当较好,年龄正处于25到30岁身体状态的巅峰期。切除颈部,除了隐瞒身份,是否也是为了去除他眼中的干扰项,只保留他想要的、作为创作素材的主体?”

这番推论听得人脊背发凉,但细想之下,又透着某种扭曲的逻辑。

“所以?”周幸以追问,眼中的探究意味更浓。

“所以,死者很可能从事与艺术相关的职业——画家、设计师、模特,或在美术馆、画廊工作。排查失踪人口时,应重点关注这类职业背景,或经常出入艺术场所的女性。尤其是……近期可能与某些执着于完美人体或某种特定美学的艺术家有过接触的人。她身边的人,或许尚未意识到其失踪,或因其他原因未报案。”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李铭压低声音反驳,“搞艺术的哪来这种手法?何况尸体信息被完全抹去,连DNA在失踪库都比对不上,你凭什么断定她的职业?”

周幸以未置可否,手指在桌面上轻敲,似乎在权衡桑榆的话。她的推测确实缺乏实证支撑,却奇异地与他心中那个模糊的侧写轮廓隐隐重合——防腐剂、精准切口、抛尸地点,的确透着一股超越谋杀的、近乎仪式的偏执。

“知道了。”他最终只吐出三个字,未置可否,转头对法医道:“老赵,后续报告补充死者皮肤、骨骼状态的详细分析,重点排查是否有长期维持特定姿势形成的职业特征。”

“明白。”赵彦辞点头,看向桑榆的目光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审视。

桑榆心里清楚,周幸以至多是将这个方向记下,绝不会因她几句话就改变既定侦查策略。

“还有事?”周幸以抬眼看向她,语气里的漫不经心再度回归。

“周队,”桑榆攥紧手心,鼓起勇气迎上他的目光,“关于这个案子……我能不能……我知道这不合规矩,但我真的需要了解更多信息,任何信息都可以……”

周幸以看着她急切而坚定的眼神,停顿了一下。他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桌上,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些,但依然带着不容逾越的界线:“桑榆,我理解你的…好奇心。但这里是重案组,办案有办案的规矩和纪律。”他目光扫过一屋子屏息凝神的队员,“有些信息,不是能随便透露的。”

他看到桑榆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但那双眼睛里的火苗并没熄灭。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近乎长辈规劝的语调,却也更显严肃:“你的…某些想法,”他斟酌了一下用词,“确实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考。但查案不能靠猜想,要靠证据链,回到你的岗位去吧,这里…”他目光环视了一下紧张的会议室,“不是你现在该待的地方。”

桑榆听出了他语气中的缓和,但也明白这已是底线。她没有被直接呵斥,反而得到了一句近乎解释的回应,这甚至让她有点意外。

但她没有再争辩,只是默默点了点头,转身向外走去。走到门口时,隐约听到周幸以在里面语气如常地对李铭吩咐:“把艺术相关行业的失踪人口记录再筛一遍,交叉比对老赵那边的详细报告。还有,联系一下美术学院和本地画廊协会,咨询近期是否有异常情况或人员失踪。”

桑榆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嘴角悄悄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没关系,明路不通,总有别的途径。她就不信,自己真的会被一个反复出现的噩梦困死。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24/422679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