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深眠证据 > 第136章 模仿犯?

第136章 模仿犯?


市公安局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连窗外掠过的警笛声都透着几分压抑,没等飘进屋里就消散在沉闷的氛围里。

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线索、时间线和人物关系图,陈远的照片被钉在正中央,像一只被钉在标本板上的诡异飞蛾,冷光灯下,他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弧度,看得人心里发毛。

“这家伙的背景干净得能照镜子。”  林佳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摸出包番茄味薯片,指尖利落地  “咔嚓”  一声撕开包装袋,碎屑簌簌落在桌面,

“除了那凭空消失的三年,这消失三年后的日子简直就像个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  她往嘴里塞了片薯片,腮帮微微鼓起,含糊却清晰地补充:“连健身记录都规规矩矩的,每周三次私教课,连教练都说他‘自律得不像正常人’,不找对象,父母去世,也不和任何亲戚朋友来往,自己活成一座孤岛了都。”

周幸以看似松散地靠在椅背上,只有微微蹙起的眉心和过于用力的指节,泄露了左胸下方旧伤传来的、一阵阵沉闷的钝痛。

他随手抹了把额角渗出的细汗,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了敲,像是打着某种只有他自己知道的拍子,目光却像焊死了似的,牢牢锁在幕布上陈远的照片上……

精准到残忍的束缚方式、习惯性动作留下的微小标记、对受害者类型近乎偏执的选择……  这些特征像细碎的拼图,在脑海里反复碰撞,总觉得在哪里见过类似的模式。

“看来关键问题就出在这三年。”  李铭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只见李铭快速滑动鼠标,调出一份份文件扫描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看得人眼晕。

“我们扒了他所有社会关系,从小学同学到远房亲戚,挨个儿走访了一遍,愣是没人知道他这三年在哪儿、干了什么;银行流水干净得像被漂白过,连个异常转账都没有,通讯记录更是连根可疑的通话记录都没留,这三年,就像被人用高强度橡皮擦彻底从世界上擦掉了,连点痕迹都没留。”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刘海敲击键盘的声音急促而密集,像是在跟时间赛跑。

他面前的屏幕上,代码飞速滚动,各种数据图表不断刷新,额头上沁出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滴在键盘缝隙里也没察觉,眼神却随着屏幕上的内容越来越亮。

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手边的泡面桶都跟着晃了晃,汤汁险些洒出来,声音因为压抑不住的兴奋而微微发颤,还带着点破音:“有眉目了!我把他三年前所有网上痕迹都扒了个底朝天,连注销的邮箱、废弃的社交账号,甚至他大学时注册过的论坛小号都没放过,终于找到突破口了!我知道他为什么‘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连周幸以都暂时忽略了伤痛,撑着桌子坐直身体,指尖的按压动作也停了下来。

“我通过网安同事协调了出入境和边防的数据,交叉比对了那几年边境线和东南亚地区的异常人口流动记录,”  刘海推了推鼻梁上滑下来的眼镜,“虽然陈远这个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正规出境记录里,但他用过陈明这个化名办过假证件,以及综合系统里与之关联的指纹记录、过境时留下的模糊影像,全都指向同失踪前最后出现的一个地方——缅北边境!”

“缅北?”  林佳手里的薯片顿在半空,倒吸一口凉气,“那个三不管的法外之地?难怪查不到踪迹,在那儿别说改身份,就算换个活法都没人管。”

“没错!”  刘海用力点头,调出几张标注着红点的模糊地图和情报摘要,“我查到‘陈明’当年是被所谓的‘高薪招聘’骗过去的,后来就成了当地武装控制的工具人,这三年里,他的活动轨迹全跟灰色产业挂钩,根本没机会留下陈远的痕迹。”

一直抱着手臂靠在墙边的赵彦辞突然开口,冷冽的声音刺破沉寂,他不知何时已走到白板前,指尖点在那张陈远的入境记录上,“一个在缅北的混乱环境里泡了三年的人,回来得这么干净?刘海,你确定入境关口采集的生物信息,和我们在案发现场提取的皮屑、毛发,能做同一认定?别是哪个替死鬼,被推出来顶了‘陈远’这个名。”

刘海语气笃定:“赵法医,已经交叉比对过三遍了,指纹、人脸识别,乃至海关存档的微表情抓拍,都与陈远本人吻合。他就是本人,从西双版纳嘎洒机场,像个普通观光客一样,大摇大摆回来的。”他一边说,一边将生物信息比对的报告界面最大化投在副屏上。

赵彦辞轻轻“呵”了一声,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不减:“那就更有趣了,缅北不是度假村,他完整地进去,又疑似传承了某项技艺完整出来,身上连一道不该有的疤都没多留——这本身就是最不正常的痕迹。他是怎么把自己漂白成一个合法游客的?这通关流程,顺畅得让人怀疑我们边境的安检形同虚设。”

传承?!

周幸以的瞳孔骤然收缩,脑海里那些零碎的拼图突然有了清晰的轮廓。

他扶着桌沿,缓了缓伤处的痛感,声音带着一丝刚从沉思中抽离的沙哑,却异常坚定:“李铭,把陈远案的现场勘查报告再调出来,重点标作案工具细节、受害者特征、还有现场那个半张的笑脸贴纸;刘海,你同步调取部里  A  级通缉令的‘笑脸电锯狂魔’卷宗,把两者的核心信息做深度比对,尤其是作案手法和现场标记的相似度。”

众人一愣。

“笑脸电锯狂魔”  是五年前轰动全国的连环杀手,真名不详,代号  “K”,专挑年轻人下手,用钢锯以各种方式虐杀后,总会在现场留下一张破碎的笑脸贴纸,最后一起案件后便彻底消失,至今未归案。

当两份卷宗的关键信息被并排投射在幕布上时,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陈远用的特制束缚带,与  “K”  当年的款式几乎一致;受害者都是  15-30  岁、身材偏瘦,现场留下的半张笑脸贴纸,材质和印刷纹路,与  “K”  案发现场的残片完全吻合  ——  综合这些细节,两人犯案的相似度竟然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这简直...”  李铭指着幕布,手指都在抖,“就像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不,这根本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或者,就是同一个人?”  林佳咬着薯片,声音却没了平时的利落,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不可能。”  赵彦辞走到投影前,点开两份  DNA  比对报告,冰冷的文字像判决书,“陈远的  DNA  与我们数据库里保留的‘K’在现场遗留的毛发检材,完全不符,除非‘K’能彻底改头换面,连基因序列都重组,否则,这绝对是两个人。”

不是同一个人,却掌握了几乎相同的犯罪技艺和仪式感——这比  “是同一个人”  更让人脊背发凉。

就在众人陷入更深的困惑时,刘海突然又惊呼一声,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等等!我在交叉比对‘K’的关联人员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他调出一份加密档案,红色的  “机密”  二字格外刺眼,“你们还记得上次白龙提供的、关于吴永志犯罪集团的残余势力名单吗?那个‘笑脸电锯狂魔’K也在里面!他是吴永志手下的核心成员之一,负责的就是接单杀人,只不过他并没有用标志性的电据动手罢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

“吴永志……”周幸以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他强忍着心口的不适,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吴永志集团虽然被打掉了,但他手下那批最危险的亡命之徒,确实没抓回来几个……”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凝重:“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我们还没发现的关联,陈远在缅北那三年,以及吴永志手下笼络的那群杀人犯的活动……”

“他们之间一定有联系!”周幸以斩钉截铁地说,尽管每说一个字,胸口都闷痛一下,“陈远在缅北那三年,极有可能接触过,甚至...师从于这个‘笑脸电锯狂魔’K!而K,很可能就隐藏在缅北的某个角落继续活动。”

这个推断让所有人心头一沉。一个在国内逍遥法外的残酷杀手,不仅可能在境外找到了“传人”,更可能与某个已知的犯罪集团残余势力勾结在一起,这背后的可能性令人不寒而栗。

“查!”周幸以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能定住人心的力量,他甚至还扯着嘴角笑了一下,尽管那笑意根本没抵达眼底,“路子野一点没关系,给我把国际协作渠道都用上,重点关照缅北那一片,看看吴永志的残渣余孽和咱们的‘K’老师是不是在那儿开了个‘杀手培训班’。还有,把陈远的社会关系网再给我筛三遍,一根线头都不能放过!”

周幸以撑着桌子站起身,那股指挥若定的气势瞬间收敛,他龇牙咧嘴地抽了口凉气,仿佛刚才的沉稳都是硬装出来的。

他冲着赵彦辞的方向勾了勾手指,语气里带着点无奈的笑意:“老赵,江湖救急,再给看看,我这破身体,真是不给面子。”

赵彦辞没什么表情地走过来,一边掏听诊器一边冷飕飕地回敬:“你的面子,什么时候比你的命还大了?”

看着周幸以在赵彦辞的陪同下略显艰难地走出会议室,留下的几人面面相觑,脸上都写满了担忧。

林佳轻轻叹了口气,开始整理散落在桌上的文件;李铭则盯着白板上陈远和“K”的照片出神;刘海继续在电脑前忙碌,试图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更多线索。

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而一组办公室里的灯光,注定又要亮到天明。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924/4226777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