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强词夺理
这条件对于这些世代依附于卫国贵族、缴纳沉重赋税、时常被征发徭役兵役的庶民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
给贵族家干活,哪怕只是去帮贵族割草,都属于徭役。
别说钱了,连口粮都得自备。
无论男女,每日1文钱工钱,这简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村子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似乎都在消化这突如其来的信息。
李陵趁热打铁:“不知道乡亲们有没有听说过我,当初绢邑国和鄅(yu)国的那一战,便是我李氏佣兵团帮助绢邑国打胜的。”
“不知道乡亲们有没有听说过近来在周边各国大卖的豆腐,那些便是出自我的工坊。”
“我不仅有制作豆腐的工坊,我还有制作酒水的工坊。”
“在我的工坊中做工,每个人都有钱拿。”
“除此之外,你们还可以加入我的佣兵团。”
“我的佣兵团哪怕只是一个普通士兵,每个月也有900文的月钱。”
“你们不用担心我会骗你们,你们也不用担心我说话不算话。”
“我李氏佣兵团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士兵悍不畏死,就是因为我李陵言出必行。”
“尔等可自行抉择是否随我走,愿意随我走的即刻收拾细软,带上口粮,随我军出发,我派兵护卫尔等安全。”
“不愿者,我也不强求,但生死祸福,便需自行承担了!”
说完,他不再多言,只是静静等待。
他相信,在生存和更好生活的诱惑面前,这些百姓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果然,没过多久,一扇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胆大的老者颤巍巍地走出来,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位……这位首领,您说的……可是真的?”
“真有土地分?真给工钱?”
李陵郑重承诺:“老人家,千真万确,我李陵在此立誓,若有半句虚言,天诛地灭!”
“况且我若是想要抢你们,我直接下令破门就是,又何必跟你们说这么多。”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越来越多的人从家中走出,脸上带着将信将疑的神色。
尤其是那些家中贫瘠、劳力众多的农户,更是心动不已。
陆续走出家门的村民,目光不由自主地被李陵身后那些肃然而立的士兵所吸引。
只见这些士兵个个身材健壮,精神饱满。
更重要的是,他们人人身着鞣制精良的皮甲,不少甚至反射着青铜的冷光。
手中持有的,是清一色寒光闪闪的青铜长戈或利剑。
整个队伍装备之统一、之精良,在他们这些普通庶民看来,简直闻所未闻。
在这个时代,能披甲持锐的,那都是贵族甲士。
寻常徒兵,哪里会有这样的装备。
眼前这支军队,竟然几乎人人都是“甲士”的配置。
这得是多大的财力,多强的实力。
联想到李陵刚才提到的“豆腐”、“美酒”,以及帮助绢邑国打败鄅国的战绩。
村民们心中的天平瞬间倾斜了。
能养得起如此精锐军队的首领,想必是极有实力和信誉的,应该不会欺骗他们这些穷苦百姓。
“我们信您,首领,我们跟您走!”
那老者率先做出了决定,激动地回身招呼家人:“快!快收拾东西!”
“对,跟着首领走,总比留在这里等死强!”
“还能分地,还能挣钱,这好事上哪找去!”
“娘,我们快收拾吧!”
有了榜样和切实可见的“实力”佐证,村民们的疑虑迅速消散。
整个村子顿时忙碌起来,村民们纷纷回家,迅速收拾起为数不多的家当和口粮。
看着眼前这番景象,浑屠咧开大嘴笑道:“旅帅,您这法子真高!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一个村子的人口!”
李陵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意。
“浑屠,你带着人留下来,帮助老弱搬运物品,维持秩序!”
“庞川,带着人跟我去下一个村子,动作要快,必须在卫国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带一些人回去。”
“诺!”
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一部分士兵负责警戒,一部分则友善地帮助村民,更是赢得了不少好感。
很快,这支队伍便如同滚雪球般,带着第一批心甘情愿迁徙的村民,离开了这个即将被战火波及的村庄。
李陵则带着庞川所部,向着下一个村子而去......
......
李陵的行动迅捷如风,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带着庞川所部,又如法炮制,光临了另外两个靠近边境的卫国村落。
同样是以战败恐慌和优厚条件相结合,几乎没费什么周折,便成功说服了大部分村民随他迁徙。
三村合计超过两百户,近千口人愿意跟随李陵前往新的家园。
李陵派出部分士兵,护送这支庞大的迁徙队伍先行返回苍山寨。
同时派人通知后方的袁阳,派人来接收这些已经空无一人的村庄和土地了。
就在袁阳既兴奋又忐忑地派兵进驻这三个空村时,卫国的谈判使者,按照惯例,姗姗来迟。
使者是一名卫国下大夫,带着几名随从,乘坐马车来到了袁阳的军营。
他本以为此行是来商讨战败赔偿事宜,姿态原本还带着几分战败方的隐忍,但至少保持着礼节。
然而,当他从袁阳及其手下贵族闪烁其词中得知边境三个村落的人口都被李陵迁走,村落土地已被绢邑国军队占领的消息后,顿时勃然大怒。
“什么?袁阳,你……你竟敢如此!”
卫国使者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袁阳的鼻子,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厉声斥责道:“阵战之后,不待谈判,便擅自侵占我国土,掳掠我人民。”
“你的眼里还有没有周天子,还遵不遵大周礼法,此等行径,与盗匪何异?”
按照此时的规矩,打败了对方,可以要求割地赔款,但那是在谈判桌上谈妥之后。
像这样直接动手抢人口、占土地,是严重破坏了规矩。
会遭到所有诸侯国的鄙视和谴责,甚至可能引来周天子的侍者或其他大国的干预。
袁阳被骂得面红耳赤,心中发虚,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将责任往李陵身上推:
“使者息怒,此事……此事乃我军请的佣兵团李陵所为。”
“使者应该明白,他们那种野人可能连周礼是何物都不知,行事自然也就跟那蛮夷和山匪无异。”
“孤只是花钱请他们前来助战,掠夺贵国百姓之事,并非寡人授意。”
“强词夺理!”卫国使者根本不吃这一套,怒极反笑。
“好,好一个袁阳,好一个绢邑国,今日之事,我定当如实禀报寡君。”
“尔等就等着我卫国大军再次兵临城下吧,届时......”
就在卫国使者怒斥袁阳,气氛剑拔弩张之际,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使者此言差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陵不知何时已站在帐门口。
他身姿挺拔,面色平静,迈步走入帐中。
李陵先是向有些慌乱的袁阳微微颔首,随即目光锐利地看向那名卫国使者。
使者见是李陵,眼中怒火更盛,但碍于对方威势,强压着火气道:“你就是李陵?你纵兵掳掠我国民,侵占我国土,还有何话可说?”
李陵不慌不忙,拱手一礼,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使者,在下虽非公卿贵族,却也略通周礼,敢问使者,依周礼,两国交兵,何为终战?”
使者一愣,下意识答道:“自然是一方服软请和,或国君降诏止战……”
“正是!”李陵打断他,声音提高,“今日阵前,贵国司马公孙耀确已向在下投降认输。”
“然,公孙耀不过一司马,可能代表卫国国君?”
“又或者,他出征前,可曾带来国君止战诏书?”
“若是没有,那意味着即便他投降,也只能代表他个人,代表不了卫国。”
“既未终战,战争状态就并未结束,我军仍在与卫国处于交战之中。”
他目光扫过帐内众人,继续道:“既是交战状态,我军趁胜追击,攻占敌方村落要地,占据有利地形,何错之有?”
“至于村民,乃是他们自愿随我迁徙,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何来‘掳掠’一说?”
“我李陵可曾伤他们一人,可曾夺他们一物?”
李陵这番话,巧妙地钻了规则的漏洞。
他承认公孙耀投降,但否认其能代表卫国终止战争。
从而将自己的行动定义为“战争进行中的军事行动”,而非“战后的破坏规则”。
同时,将人口迁徙归为“自愿”,撇清了掳掠的罪名。
使者被这番强词夺理气得脸色发白,指着李陵:“你……你这是狡辩,强词夺理!”
李陵淡然一笑,反将一军:“若说破坏周礼,恐怕是贵国在先。”
“贵国屡次侵扰绢邑边境,掳掠百姓之时,可曾讲过周礼?”
“不要说不是你们卫国所为,只是村子与村子之间的矛盾。”
“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既然你说周礼,那咱们就谈周礼,若要终战,请贵国国君正式遣使,递交降书,划定疆界,赔偿损失。”
“届时,我军自当退出已占领之土地,释放贵国司马。”
“否则,战端既开,岂是儿戏?”
“我军为求自保,那就只能继续进军了!”
他这番话软中带硬,既摆出了“讲道理”的姿态,又暗含威胁。
早谈早结束,不然我就继续打下去了。
使者被噎得哑口无言,可碍于李氏佣兵团所表现出来的强悍实力,若真继续打下去,卫国边境恐怕还要遭殃。
卫国的确还能拉出一支千人队伍。
别说千人队伍了,就是再拉个两三千人出来没为什么问题。
只是,暂且不提那些徒兵的战力根本没法跟李陵的这些精锐比。
加之卫国的邻国又不只有绢邑国。
真要是把家底都打空了,到那时恐怕就不只是和绢邑国的边境经常发生摩擦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879/111110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