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供销社
起初,百姓们看到这些前所未见的大家伙,还有些畏惧。
但很快,好奇和自豪感就压过了恐惧。孩子们围着坦克嬉戏,胆大的小伙子们抚摸着冰凉的炮管,老人们则拄着拐杖,看着城头那威风凛凛的重炮,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瞧瞧!咱们自己的大炮!”
“有陈队长在,有这些铁家伙在,鬼子还敢来?”
“安心过日子吧!天塌不下来!”
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凝聚力,在县城内外悄然滋生。
这天清晨,朝阳初升,城门刚开,外面就传来了喧天的锣鼓声。
只见赵老山和太平村长老孙头,红光满面地走在最前头,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骡马大车队,足足二十多辆,车上堆满了风干的野味、成筐的鲜鱼、一笼笼肥硕的兔子,甚至还有几头被捆得结结实实的野猪!
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引得市民纷纷驻足围观,脸上都带着惊奇和喜悦。
“让让!乡亲们让让!给陈队长和咱们的队伍送军粮来啦!”赵老山嗓门洪亮,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
车队在指挥部前的广场停下,瞬间堆起一座肉山。赵老山一把抓住闻讯出来的陈锋的手,激动得声音发颤:“陈队长!神了!您教的法子真神了!这才一个多月,咱们村,还有周围十里八乡,全都变样了!”
老孙头抢着说,唾沫星子都快喷到陈锋脸上:“您看看这些!光是咱们两个村就吃不完!以前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勒紧裤腰带等秋粮,现在呢?顿顿见荤腥!娃娃的脸蛋都圆乎了!”
他指着那堆积如山的物资:“这还不算!按您说的,咱们帮了其他村,他们收了东西,也按‘分红’给咱们队伍送一份!这是第一个月的!陈队长,您这是活了多少万家生佛啊!”
周围的村民们也七嘴八舌地附和着,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富足的笑容。
陈锋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看着乡亲们真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成就感。这比任何一场胜仗都更让他欣慰。
陈锋朗声对众人道:“乡亲们!这不是我陈锋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所有龙国人,心齐了!劲儿往一处使的结果!咱们自己人吃饱了,穿暖了,脊梁骨就硬了!才有力量把鬼子彻底赶出家园!”
等村民们走后,看着堆积如山的渔获、野味让陈锋在欣慰之余也感到了压力。
正当他思索如何高效处理这批物资时,县长杨松明匆匆赶到,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素雅学生装、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
“陈队长,听说乡亲们送来了不少东西?”杨松明好奇的问道。
现在的年月,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竟然还有村子大批的送粮食,简直难以置信。
陈锋笑着说道。
“是啊,杨县长,你看这些粮食,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呢。”
这时陈锋注意到杨县长身后的女孩。
约莫二十年纪,面容清丽,身材高挑,一双秋水般的眸子正好奇地打量着陈锋。
就是这个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竟然打跑了鬼子,还让让那些视粮食如命的村民心甘情愿送出这么多食物?
陈锋也好奇的问道。
“杨县长,这位是?”
杨县长连忙介绍道:“这位是小女雪梅,刚从省城师范回来,听说咱们县城出了一位大英雄陈队长,所以非要来见一见。”
陈锋对杨雪梅点头致意,随即对杨松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杨县长,物资虽多,但坐吃山空绝非良策。我意,由县府牵头,即刻成立一家‘军民供销社’!”
“供销社?”杨氏父女同时露出疑惑的神情。
“对!”陈锋目光炯炯,“将这些肉类、鱼获明码标价,公平售卖给城内军民。所得款项,三成充作军饷,激励将士;四成纳入县府财政,用于修缮城防、兴办教育;剩余三成,专设‘慈幼食堂’,每日为城中无家可归的老人、孩童提供一餐热饭!”
此言一出,不仅杨松明父女愣住了,连周围竖着耳朵听的士兵和百姓都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
“陈队长仁义啊!”
“当兵的保家卫国,该拿饷!没家的娃娃老人,也该有条活路!”
“这法子好!公平!透亮!”
杨雪梅看着在众人欢呼声中依旧沉稳的陈锋,美眸中异彩连连。
这个男人,不仅会打仗,更懂治国安民之道!
陈锋又看向激动不已的赵老山:“老山叔,光靠送不行,得要有个长久章程。我意,由你牵头,成立‘太平农垦有限公司’,直属民兵队管辖!你的任务,就是把咱们种土豆、养兔子、高效捕猎捕鱼的技术,系统性地传授给周边所有村庄,指导他们生产,咱们按章程收取合理的‘技术服务费’或粮食分红。这叫……国有企业!”
赵老山虽然对“公司”、“国企”这些新词儿半懂不懂,但他明白这是把利国利民的好事正规化、长久化,立刻把胸脯拍得砰砰响:“队长放心!俺这把老骨头,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
安排完民生大计,陈锋立刻召集郭俊、李铁刚、许强召开军事会议。
“王树华连长他们,已经在铁路上硬生生拖了鬼子一个月,这是极限了。”陈锋开门见山,“鬼子不是傻子,重装备运不过来,肯定会想别的路子。估计马上就会想起他办法打县城了,我们必须把接下来的战场,放在城外!”
郭俊听了这话,立刻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仔细看了几分钟,手指点向东部:“队长料事如神。鬼子最有可能从毗邻的长兰县调集兵力,以纯步兵轻装疾进,直扑我大兴县。他们携带的重武器最多是步兵炮和迫击炮,不会再有坦克和重炮。”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路线,最终停在距离大兴县城约五里的一处山谷:“这里,黑风坳,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两侧山势陡峭,利于设伏。”
“我建议,将我们的三门105毫米榴弹炮前置,隐蔽部署于两侧山腰制高点!待鬼子主力完全进入伏击圈,炮火覆盖,打乱其建制!“
“同时,派出八辆‘潘兴’坦克,沿谷底道路正面突击,撕裂其阵型!最后,埋伏在两侧山林的新编一队、二队步兵,趁势发起总攻!三管齐下,必能全歼来犯之敌!”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863/111110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