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返2000,实业救国! > 第165章 华兴工业园区的设想

第165章 华兴工业园区的设想


黄宏远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就像是一家新开业的超市,如果客人走进其中,发现超市内的货架是空荡荡的一片,哪怕上面已经摆放了一些产品,恐怕也根本不会认真挑选,而会选择转身就走。

若是碰见一些脾气火爆的客人,怕是还会丢下一句“没东西卖你开什么商店”!

而刘华兴目标中的华兴直营专卖店需要面对的情况便是如此。

在华兴实业的产能目前还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若是一口气开了12家直营店,那么很有可能,其中的七八家店面都没有什么产品可卖。

而且更准确的说,就是以目前华兴实业的产能,可能仅仅能够满足沈洋和大联这两座城市的需求,甚至可能连魔都那边都照顾不到!

所以,如果在产能不够的前提下就盲目的进行市场扩张,除了能够提前占领地盘,以及浪费相当的资金以外,讲道理,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市场当中“模仿者”的出现。

龙国各种企业的“模仿”能力有多强?

在万能充电器身上,刘华兴其实已经见识过了。

在华兴牌万能充电器正式推出后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其他各种品牌的万能充电器。

若不是华兴牌万能充电器拥有着一定的专利保护,以及二代万能充电器的技术足够超前,质量也足够优秀,其他品牌根本模仿不来,否则现在的万能充电器市场上到底能够有华兴的多少比例,还当真不是一个能够让人乐观的数字!

举一反三,虽然华兴实业后续研发出来的产品,如红绿灯、电动自行车,以及即将到来的监控摄像头,在被“模仿”的技术难度上要更大,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要更多。

但如果真有人愿意使劲砸钱去搞“模仿”的话,可能用不了太久时间,他们也会生产出自己的同类产品。

尤其是电动自行车这种,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的,只是技术上不够高级的产品,华兴牌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引得广大电动自行车厂商争相模仿和跟进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

一旦其他品牌的电动自行车迅速完成升级并上市,那么华兴牌电动自行车就将再次面临和万能充电器同样的境况。

可这一次,想要继续为电动自行车进行技术升级的难度可就要更大了……

所以,为了避免以上诸多情况的发生,刘华兴目前能够做的,而且必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赶快提升产能,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扩大市场,在其他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上市之前,就让“华兴牌”电动自行车打造到深入人心,成为这条赛道上的领头羊!

而既然刘华兴向黄宏远和王建国提出了市场扩张的要求,在产能这方面,他也已经想好到底如何去操作了。

事实上,他其实刚刚都已经和二人提过了一嘴,就是产能的问题他们两个不用担心。

但很明显,如果自己不说出自己的具体计划,二人对华兴实业的产能,根本就放心不下来!

“黄叔叔,所以我刚刚就说过了,增加产能就是我接下来半年时间里要做的事情。”

“目前我的计划是去找银行借一笔贷款,然后先行把大联的工业园区建造出来,如此一来,华兴实业初期的市场需求应该就可以满足一部分了。”

“到了明年的时候,我再以华兴电动厂为中心,继续建成咱们华兴实业的第二个工业园区,有了这么两个大型的工业园区后,后续的产能应该就完全可以满足市场所需了。”

刘华兴看着二人郑重其事道,给到二人一个宏观的计划。

但具体细节是什么,其实刘华兴自己也暂时说不出来,毕竟整个过程当中的变数肯定是非常多的,需要刘华兴去随时随机应变,然后将各种问题一一解决。

“行,刘老板有计划就行。”

“不过产能方面,咱也暂时得定一个目标出来是吧?”

黄宏远听到刘华兴的计划,心满意足的点点头,毕竟他可是选择离开波岛,和华兴实业全身心合作的,若是华兴实业的发展不好了,他岂不是就等于做了一个人生当中最为致命的错误决定?

但好消息是,以目前华兴实业的情况,和刘华兴本人的想法看,这个决定应该是做对了。

“确实得有个目标。”

“还是拿万能充电器举例,过去的五六七月三个月时间里,魔都的月平均销量如果没记错,是50万台,大联的月平均销量是30万台,冰城和吉州市的月平均销量要稍微少一点,大概在20到25万台。”

“所以我们就按照每个城市每个月销售30万台计算,暂时目标10个城市的话,那就是每个月需求300万台的万能充电器。”

刘华兴一点一点计算着,算出来300万这个恐怖的数字时,自己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有些惊讶,感觉数量属实不少。

但并没有把这种惊讶的情绪表现出来,毕竟这个销量在不久的将来,确实是有机会实现的。

“目前,万能充电器流水线按照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计算,每天流水线每天可以产出1500台左右,一个月就是45000,4.5万台。”

“这就需要67条流水线,四舍五入的话,就是100条流水线,五个电子厂那么大的生产厂房,也就是再扩建三个电子厂,万能充电器的市场需求大概就可以满足了。”

“然后就是红绿灯的市场需求了,同样是按照10座城市,每座城市每个月需求1000台红绿灯的话,一个月就是一万台,但是红绿灯的生产稍微慢一些,每条流水线每天只能产出来50台左右。”

“这么算下来也就是六条专用的生产线,四舍五入是十条,需要再来一个和华兴灯具一样大的厂房。”

“电动自行车的话,因为今天才正式上市,具体需求量是多少不太清楚。”

“不过往少了算,每个城市每天需求500辆,一个月需求1.5万辆的话,10座城市就是15万辆。”

“理想中的电动自行车的产能是每条流水线每天100辆,一个月3000辆,也就是需要50条流水线,但目前我们只有10条,还需要40条之多,也就是再来两家华兴电动厂这么大规模的厂子才行。”

刘华兴喃喃自语道,越说却越是震惊。

因为单单是凭借以上的各种数据结果,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至少需要再去六个工厂并组建成工业园区才行。

而事实上,届时随着“华兴”的口碑越来越好,越来越广,市场的需求量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刘华兴是必须再完成将近10个工厂的建设任务的!

听起来非常简单?

实则完全不然!

要知道,从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时间里,除去最开始的电子厂以外,刘华兴接手的工厂数量,其实也就只有五个。

看上去一个月一个效率还行,但实际上,这五个工厂都是拥有一定基础的工厂!

而现在,刘华兴若是想要将大联和沈洋两地打造出两个工业园区的话,势必是要从零开始买地,然后开始推土动工的!

在这真正的“从零开始”的情况下,半年时间就完成10个工厂的建设任务?真的非常困难!

不过即便这个任务想要完成非常困难,刘华兴也决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毕竟,产能就是华兴实业的基础!

为了华兴实业的美好明天,他必须再累上个半年时间,然后就可以……再去累2001年以后的事情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832/111109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