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而且小时候因为三郎体弱,两岁多还不会说话走路,她都偷偷怀疑过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不足之症。
她只能一遍遍地教他说话,耐心地扶着他学走路,直到听到那声含糊不清的“娘”时,她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觉得老天爷总算开了眼,她的三郎不是痴儿,她没有害了他。
如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那个孱弱的孩子早已长得和自己一般高,学问好,有出息,甚至考中了举人,成了全家人的骄傲。
可越是如此,她心里那份“亏欠”感仿佛就越重。
她总觉得儿子小时候吃了太多苦,现在又常年在外读书,聚少离多,她这个当娘的,能为他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再想想那个犟着去从军、几年不见一面的二儿子王二牛,赵氏心里那点强撑的欢喜再也维持不住,鼻尖一酸,眼眶就热了。
她赶紧低下头,假借给猪娃擦嘴,用力眨回眼里的湿意。
“团圆的日子,可不能掉眼泪,不吉利。”
她在心里狠狠告诫自己,“我是当娘的人,得撑住,得让孩子们高高兴兴的!”
再抬起头时,她脸上又堆满了笑,声音扬得更高:“吃呀!都愣着干啥!老大,给你张叔斟酒!虎妞,别光顾着自己吃,给文涛和你婶子夹点菜!狗娃……哎呦你这孩子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她热络地张罗着,仿佛要将所有的牵挂和不舍,都融化在这顿丰盛的年夜饭里。
桌上推杯换盏,笑语喧哗,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雪,衬得屋檐下那对大红灯笼越发鲜艳温暖。
赵氏看着眼前这一大家子人,心里默默地想:
“要是……要是能永远这样,一家人齐齐整整地在一起,该有多好。”
过完除夕守岁,王明远便收敛了心绪,开始有条不紊地操办游学前的各项事宜。
首要的,便是给师长和挚友送年礼,既是年节礼数,也是辞行。
给师父崔巡抚的礼,他斟酌了许久。寻常文人间的赠礼,无非是笔墨纸砚、古籍字画或是上好的茶叶。
这些他自然备了,选的都是精品。
但他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想起每次去师父书房,瞥见师父似乎清减了不少的身形(其实最近已经复胖了一些,但是,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觉得你瘦),再联想到师父平日案牍劳形、公务繁重,时常饮食不定的状态,他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
他记得管家曾无意中提过一嘴,说老爷近来胃口似乎不太好,唯独对城东那家新开的“好再来酒楼”的几样辣菜颇感兴趣,偶尔会让下人买些回来佐餐,能比平日多吃半碗饭。
这不就巧了吗?
于是,他让狗娃将酒楼里几样最受欢迎、又相对不那么刺-激肠胃的辣卤、炒菜的方子,仔仔细细地誊写下来,包括选料、火候、调味的关键之处。
又特意装了一大包品质上乘、香气浓郁的干辣椒和辣椒粉,连同那些文雅的礼品一起,仔细打包好。
而且还贴心的告知管家,若是辣椒没有了,就是城东的好再来酒楼去拿。
唉,希望下次重逢,能再见到那个“胖胖的”师父。
从师父处出来,王明远又去了柳教谕府上。
柳教谕今年冬日染了风寒,病了一场,虽已好转,但精神气色大不如前,靠在榻上,说话间还带着些许咳嗽。
王明远见状,心中忧虑更甚。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817/423005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