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每个人都有着主人翁精神,都把自己当成了刘家的一员。

整个安庆府恐怕有五成的流民都直接进入了刘家庄园,

而且刘家庄园选择工人的标准,与别人截然不同,别人是要精装男子,

而刘家庄园确是要老弱妇孺,

这也是刘秀给朱元璋的承诺,以安顿流民为第一要务。

而那些精装青年,就算不在刘家庄园做工,也能在外面找到一份不错的差事。

但,可能是与刘家工人的职位相差太多了。

在大明朝,可以称之为铁饭碗的恐怕只有种地这个活计,

但种地不仅还要担心着天气,不能太涝也不能太旱,

而且还得担心着自己地不被地主老爷看上,

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从自耕农变成了佃农。

而在刘家做工则是截然不同,不需要任何投入,还有着大量的福利,

就算是再挥霍的人,在刘家做上一两年,也能过上下辈子无忧的生活。

这便是刘家的财力。

朱元璋边走边不自觉得点头,他注意到整个厂房并非无序,所有人都围绕着一条带子周围做工。

这条带子曲折迂回,布满整个工厂,带子看起来像是皮革连接而成,下面有着木制的滚轮,能让它一直行进下去。

而工人们只需坐在这条带子左右,不需移动,只要等着带子将半成品送到自己面前来即可,

朱元璋还注意到,好像每一个区域内做工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不由轻咦出声,“这是何意?”

刘秀在后向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这个叫做流水线。”

“流水线?”

“对,比如说制盐,需要很多步骤,但是如果把每个步骤都交给不同的人来做,

便不需要有什么经验,任何人都能上手,

况且,大量的重复下,工人也会越来越熟练。

能够大大增加制盐的效率。”

朱元璋点了点头,也看出了几分门道。

不止像刘秀说的这样,流水线所能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

它不仅能让那些妇孺老幼,那些丝毫没有劳动能力的流民能够完成工作,

而且反而他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光是朱元璋在这站了一会儿,就有一大批的盐开始进入制作了,

另外,还有之前刘秀所说过的那样,

用流水线把一个复杂的工作分割成若干个小部分,

这样还可以保证核心核心工艺不会被泄露出去!

这也是为何刘记糖盐在大明通行这么久了,仍然没有被人模仿去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个或许对刘秀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的,

朱元璋更加看重的是流水线存在的可能性能,

让那些丧失劳动力或者说是劳动力远远不如青壮年男子的妇孺老幼重新投入到工作岗位上,能够让他们自给自足,

这所带来的价值对于朱元璋而言是珍贵无比的!

刘秀与朱元璋二人循着流水线的滚动带在工厂里转来转去,

但是一路走过来,

无非是工人们向他们投来尊敬的目光,并没有一个工人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和刘秀打招呼,

因为他们知道做好手上的活远远比这么奉承几句,更能报答老爷,

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做好眼前的工作!

“呵呵,咱手下那些官员倒没有你这些工人来的要懂事,就连他们最基本的活,他们都干不好。”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98/423179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