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也让朱元璋在些愤怒,不过转念一想,大明还真是需要刘蒙这样的官员,不然百官一起骗他欺上瞒下,把他当傻子耍的话,这是老朱更不愿意接受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扫向下方的官员开口说道,,

“你们可知此事啊?”

文官木然的摇了摇头,已经彻底懵了,他们本想让刘蒙出来,帮他们说句话,

但是没想到刘蒙反倒是站在了太子殿下那边,更何况说的有理有据,给人丝毫没有反驳的余地,

啪的一声,朱元璋狠狠地拍了一下皇椅的扶手怒喝道,

“作为官员,你们却不知道民间的事情,是不是你们脱离群众太久了,还是说你们的心完全不就不在这上面了?”

朱元璋一番话惊的文官们连连认错,但是确实也不怪这些朝官,只能说粮长制度这些事情实际在操作过程中真的太隐蔽了,如果不是有心之人的话,绝对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

武官阵营一帮人在一旁看的直乐,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样子,反正在他们看来,

无论谁怎么改革,都没有他们捞钱的机会,所以说与其这样,还不如大家伙都别捞钱算了,

而就在这时,刘秀上前一步,继续说道,

“太子殿下,微臣以为一条鞭法改革的措施极好,可以先在江南各州府先推行下去,江南各州府为商业重镇,银两使用频率极高,从他们最先税制改革的话,也可以一下看出成效。”

朱标点点头,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南方的商业发展极快,所以南方大量使用银钱,可以说大明中后期南方的银两使用程度就基本等于整个世界银子使用数量的总和。

所以如果改革推行一条鞭法的话,还是从南方开始实行最好,

这也是因为因地制宜的原因,北方多还是以实物征收为主,应渐进的改为统一征收银两,其原因就在于北方的银两使用频率远远不如南方,

如果强行让北方统一征收银两的话,反而是加重民利负担,会让他们在汇兑钱银的过程中而增加不少麻烦,

所以刘秀的一番话,其深意就在于此,就算是小小的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

更何况是关乎到整个农业国家最为重要的税制改革,更是要按照区域不同的情况而具体实行,反而不能一刀切下去,

这样做的话,非但没有保持最初好的出发点,相反还会把好事弄成坏事。

朱标自然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也不需刘秀多说,便准备以南方为试点先开始进行一条鞭法改革,

眼看着朱标和刘秀三言两语,就要把一条鞭法给定下来了,文官集团这边彻底是站不住了,

先是吏部尚书杨树达站了出来,开口说道“殿下!”

朱标点了点头,示意他开口说下去,杨树达面露焦急,说道,

“还请殿下三思!古往今来税制改革都是牵动国家之本,而华夏地区历经数朝前后,也无非两三次的税制改革。

首次税制改革便是改井田制度为按亩征收,其结果便是下大乱。周朝灭亡一直到秦始皇重新统一天下,才算稍微的安定下来。”

刘秀在一旁闻言,想了想,在夏商周上古三朝时期,部落民主制度转向封建制度的过程中,实行的就是井田制度。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98/423177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