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对于那些船员,叶小丰安排由杨世雄带队,并亲自交代了他们,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把前来查案的官员们安全送到三岔口。
……
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走了,从凌州到京城,总共只花了十天的时间,离过年都还有十来天的时间。
踏上京城土地的那一刻,十多个官员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去凌州之时,他们这么多人,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回来却只花了十天时间,这让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莫文翰与黄元白一路上就已经商量好了如何向皇上汇报这个案件,事实非常清楚,证据非常确凿。
……
建安皇帝最近心情特别不好,眼看年关将近,可边疆战事似乎有没完没了的态势。虽然到目前为止,大荣还只丢了一座城池,而且守城士兵还抵抗了他们三个多月的时间。
一座小小城池,能抵挡鞑靼军三个多月的猛攻已属不易,而且据报鞑靼军也损失巨大。
皇帝却并不认为是那些边关将士有多勇猛,要算功劳,还不如那个十多岁的少年叶小丰。要不是他当年建议朝廷花了十万两银子采购了那一千副望远镜,现在战事如何,不用想都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
想到叶小丰,皇帝不禁又回忆起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来。
一个农户家的孩子,见到他这位皇帝都是不卑不亢,不轻易接受皇帝许给他的官位,不要其他赏赐,只是想要见亲人一面。建议大荣不要与佛朗基国交恶,建议由陈竹松这个贵族与他本人一起经营西洋物件进入大荣,这才使得大荣有了望远镜。
想到望远镜,皇帝又想到了叶小丰当时献望远镜之时,答应了他只要能考上举人,就给他在朝中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的,现在乡试已过,不知道那个少年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皇帝立即让人传礼部尚书黎国民到御书房来。
没多久,黎国民来了,行礼过后,建安皇帝问道:“黎爱卿,朕今日偶然想起一件事来,去年,凌州府有一个叫叶小丰的少年来,给朕通传西洋之话,除此之外,他还献计让边关将领都配备西洋望远镜,朕知道,今日之战事,那西洋望远镜功不可没,所以又想起那个叶小丰来,不知黎爱卿可知那叶小丰是否参加了今年的乡试,是否中了举人?”
礼部负责组织科举,虽然不能清楚每一个省的乡试具体情况,但每一省的乡试解元,他黎国民是必须知道的,于是连忙答道:“皇上,那叶小丰在今年的乡试之中不仅中了举人,还是直隶省的乡试解元,臣想他一定会进京参加明年的会试的。”
皇帝听后,脸上露出一抹喜意:“难怪,难怪朕去年直接许他一个七品官职,他却连想都不想就推脱了,原来是有真才实学之人,相信自己凭着真才实学也能考上来,黎爱卿,现在乡试过去也这么久了,若有心参加明年三月会试的举子,一般都已经进京了吧?你可知道,那叶小丰是否已经进京?”
黎尚书道:“这个微臣委实不知,按理说应该已经进京了。”
皇帝道:“黎爱卿,朕给你一个任务,帮朕打探一下这个叶小丰,看他是否已到京城,若是到了,带他前来见朕。”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81/423474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