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到了秋收之时,生产合作社里调来了大量的脚踩打稻机,风车,运谷独轮车和牛车等,还有晒谷用的晒垫等器具。
每户农户只要向合作社进行申请,一来可以租用合作社的这些器械,二来,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可以相互帮忙收割稻谷。
有了合作社的这些资源,苏家庄今年收粮食比往年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
往年从第一家开始到全部粮食都收完,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加上粮食晒干的时间,往往两个月都没有忙完。
今年,有了打稻机,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不仅收割完了这些粮食,还都晒干之后,用风车吹掉那秕谷,只留下颗粒饱满的粮食入仓了。
往年,在农村秋收,太阳越大,越要趁着天气好进行收割、运粮、晒粮,都是特别辛苦的。
而今年,有了脚踩打稻机就又轻松又快,运粮也有了大量独轮车和牛车,不仅运送得多,也运送得快,这节约出来的时间,他们又可以投入到煤矿和水泥厂赚工钱了。
最令人高兴的是,得益于农药化肥,苏家庄的粮食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一倍有余。
现在的苏家庄,除了苏家庄本村人,整个益安县其他村的很多人甚至很多凌州府其他地方的人,都加入进来挖煤和生产水泥了,因为这煤球和水泥已经销到了直隶全省,甚至邻省也有很多地方来这里采购。
因为这水泥和煤球的价格都回归到了正常的价格水平,很多老百姓也都用得起了,所以生产规模也非常大了。
而苏家庄农村生产合作社这一新的模式,也被这些来往之人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到全直隶各地。
因此,全直隶省都盼望着这一新鲜模式能在他们那里运行。
很快,好消息传来,整个凌州府境内,在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叶小丰的主持下,凌州作为试点,明年全府境内成立各村农村生产合作社,加入之人只要交纳少量入社费,就拥有租借农用器械、享受农业指导和成员互助的权益。
听说是叶小丰主持的,这个新科状元的传奇故事,早已深入凌州府境内所有人心中了,在凌州府境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叶小丰的大名了。
加上凌州知府的大力支持,还有苏家庄的示范作用,这个项目推行得十分顺利。
叶小丰的第一步便是推广化肥,仍然采用先用后付款的办法,帮助农民提高产量。
……
京城,叶小丰的房地产项目却遇到了一些阻力,原因是叶小丰与张德才直接将项目报给了皇上,没有经过工部尚书杨建勋。
这事,张德才专门去找了杨建勋认错,说一切都是因为他一时心急,看到叶小丰的那个计划之后,刚好那天皇上找他有事,他就把这个方案报给了皇上。
可杨建勋什么人,他感到自己的权威被人藐视了,这个叶小丰受皇帝喜欢不假,可你毕竟是我下面的官员。他听了张德才的解释之后,坚持要叶小丰也去他那里说明情况。
叶小丰其实也感觉到了这样做的确不对,便听了张德才的话,前往工部尚书的书房进行说明。
可叶小丰也仅仅只是说明,在他看来,他的职责就是报给工部右侍郎张德才。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81/423472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