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史上第一个理科状元 > 第581章

第581章


叶小丰连忙拱手道:“皇上圣明。”

皇帝这时稍微冷静下来了,道:“朕想起来了,这个杨建勋,以前朕本觉得他是一个不堪重用之人,可后来,他也是通过一些点子让朕相信了他。看来,他一直都是在欺骗朕,将他手下人出的主意都说成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朕本来就一直觉得很怪异,此人平时庸庸碌碌,为什么到关键时刻他却能想出一些好办法来。小人,十足的小人!”

叶小丰知道时机到了,趁机道:“皇上,臣其实还有一些惠及整个工部的好法子,但臣以为,除非有张大人那样的人才能全力支持,若是其他人,臣没有把握。”

皇帝一听小丰还有主意,不由自主地说道:“这好办,我把那杨建勋给拿下了,工部尚书之位已空出来,不如由他直接任工部尚书,这样他就能全力支持你了。”

叶小丰连忙谢过皇上:“皇上圣明,微臣谢过皇上如此抬爱。”

……

次日,杨建勋被革去一切功名,贬为庶民,流放东北苦寒之地铁岭卫。

本来皇上还要杖责三十大板的,被一群官员劝阻了,说这不是圣君所为。

皇帝生怕别人把他说成是暴君,便没有杖责了,但这流放之刑,在当时也是十分令人恐怖的。

与此同时,工部尚书之职,暂由张德才代理,希望张爱卿恪尽职守,大有作为。

如此一来,有一人十分不高兴了,这人便是工部的左侍郎周志隆。

按理,虽然左右侍郎都是三品,可古代左、右侍郎存在“左尊右卑”的设计,所以本应该是由周志隆代理尚书之职,皇帝却略过了他而选择了张德才。

张德才得此喜讯,突然想起叶小丰那天说的他可能要往上再走一步了。

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真的做到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就这样,现在张德才是代理尚书兼右部侍郎之职。

可这,却引起了一场朝堂纷争。

奉天殿,皇帝举行早朝大朝会。

所谓大朝会,那就是朝中七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当然,很多人都只是站班,真正能与皇帝说上话的人,一般也只是四品以上的官员。

朝会开始之后,立即就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周致远拱手上前一步:“皇上,臣有本启奏。”

皇帝问道:“周爱卿所奏何事?”

周致远:“皇上,前工部尚书杨建勋不学无术,冒他人之功欺君,实乃胆大妄为,臣等俱以为其罪有应得。然,工部尚书之位,由工部右侍郎代之似有欠妥。一者,本朝设左右侍郎,左主内,右主外,左为先,右为后,今皇上立右而弃立左,且周左侍郎并无大错,而张右侍郎亦无大功,故臣认为,立张右侍郞代工部尚书之职尚需三思。”

周致远刚说完,礼部尚书黎国民立即上前:“臣附议。”

紧接着,以前跟随黎国民的那些人一个个上前附仪,叶小丰注意了一下,有户部右侍郎童望祥,都察院右佥御史孟贤希,这两人都是梅立忻的嫡女婿。还有一些其他官员,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人都是梅派人员。

但也有大理寺左少卿莫文翰,礼部左侍郎于世贤,兵部尚书顾秉义等人支持张德才代理工部尚书一职。

一时之间,双方是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叶小丰都听得有些头痛了,皇上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皇帝拍了龙案,大喝一声:“够了,由张爱卿代工部尚书之职乃朕亲自决定,且亦只是代任,尚无正式任命,尔等竟如此质疑于朕,是何居心?诸位大臣,如今陕西已有反贼,四川大旱,南广蝗灾。八月秋收在即,粮税征收迫在眉睫,尔等无解决之法,无应对之策,却在朕亲自任命一名代任尚书之职一事上争论个没完没了,是朕没有这个权力,还是觉得朕刚才所说之事都不如张爱卿是否代任工部尚书之职重要?”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81/423472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