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山野娇凤逆天改命录 > 第95章:支撑

第95章:支撑


夏末的午后,日头偏西,热度却未减分毫。凌霜拎着个盖着湿布的竹篮,脚步轻快地绕过村尾的柴垛。徐瀚飞小屋的门虚掩着,她敲了两下便推开。屋里比外面凉快些,徐瀚飞正背对着门口,蹲在地上整理几本边缘卷曲的旧书,听见动静,他侧过头,额角带着汗珠。

“天热,我带了点井水镇的绿豆汤。”凌霜把篮子放在桌上,掀开湿布,端出个粗陶罐,罐壁还凝着水珠。“你尝尝,我放了点冰糖。”

徐瀚飞站起身,用搭在肩上的旧毛巾擦了擦手,接过陶罐时指尖碰到她的手,冰凉湿润。他低声道:“麻烦你了。”

“麻烦什么,顺手的事。”凌霜拉过屋里唯一那把吱呀作响的椅子坐下,用手扇着风,“你这些书……晒过了?”

“嗯,潮气重,拿出来透透气。”他拿起陶罐倒了一碗绿豆汤,汤色清绿,豆子煮得开了花。他喝了一口,冰凉清甜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午后的黏腻。

凌霜看着他喝,嘴角弯了弯,随即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掏出一本《政治经济学》和笔记,眉头微微蹙起。“这个‘资本有机构成’的模型,我画了半天图,总觉得绕不明白。你看……”她把笔记推过去,指着一处复杂的公式推导。

徐瀚飞放下碗,接过笔记仔细看了一会儿。他没直接解释公式,而是拿起铅笔,在笔记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纺车和一台蒸汽织布机的草图。“你看,”他用笔尖点着纺车,“以前主要靠人力,工具简单,这就是构成低。”又指向织布机,“后来机器多了,厂房、原料、燃料,这些不直接纺纱但离不开的东西占比大了,构成就高了。模型是想说,这种变化会影响利润和就业。”

凌霜盯着草图,眼睛一亮:“我懂了!不是死记公式,是看背后生产方式的变迁!你这么一画,就清楚多了!”她拿回笔记,兴奋地在旁边加注了几笔。

徐瀚飞看着她的侧脸,因专注而微微发亮,没说话,只把陶罐又往她面前推了推。

几天后的傍晚,骤雨初歇,空气里满是泥土的腥甜。凌霜去河边打水,看见徐瀚飞独自坐在河滩那块大石头上,望着浑浊涨水的河道,背影僵直。她打完水,没立刻走,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河水哗哗作响,比平时湍急。

她没问他怎么了,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两颗用油纸包着的麦芽糖,递过去一颗。“喏,小宇偷偷塞给我的,分你一个。”

徐瀚飞回过神,看了看糖,又看了看她。雨水打湿了他的肩头,布料颜色深了一块。他接过糖,剥开油纸,塞进嘴里,甜味慢慢化开。

“这水涨得真快,”凌霜看着河面说,“冲下来不少树枝。”

“上游雨更大。”他低声应了一句,目光仍看着河水,但紧绷的肩线稍稍松弛了些。

“等水退了,河滩肯定又得收拾。”凌霜继续说,声音平和,“不过太阳出来晒两天,也就好了。”

他没再接话,但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和身边人平静的陪伴,像无声的安慰,驱散了些许笼罩着他的阴郁。

又一日,凌霜注意到徐瀚飞常穿的那件灰布衬衫肘部磨得极薄,快要破了。下次来的时候,她带了针线和一块颜色相近的旧布头。趁他出门挑水的工夫,她坐在门槛上,就着天光,仔细地把布头衬在磨损处,一针一线地缝补起来。针脚细密均匀,是她从小做惯的活计。

徐瀚飞挑着水回来,看见她低头缝补的身影,脚步顿了一下。水桶放下时发出沉闷的声响。凌霜抬起头,晃了晃手里的衬衫:“快磨穿了,给你补补。你看行不行?”她把补好的地方展示给他看,布料贴合,几乎看不出痕迹。

他走过去,接过衬衫,手指摩挲着那块补丁,布料细密扎实。“……谢谢。”他声音有些哑,把衬衫仔细叠好,放在炕头。

“谢什么,举手之劳。”凌霜收起针线,语气轻松。她看到墙角堆着几本晾晒好的书,其中一本是她提过想找的《乡土中国》,“呀,这本书你找到了?能借我看看吗?”

“嗯,你看吧。”他点头,“有些页脚潮了,小心点。”

最寻常的,是分享。凌雪蒸了槐花糕,凌霜会揣两块还温热的过来;徐瀚飞偶尔用野蜂蜜泡了水,也会倒一碗给她。他们坐在小屋门口,或是在老槐树下,分吃一块糕饼,共饮一碗蜜水,话不多,偶尔聊聊庄稼的长势,或是凌霜学校里遇到的趣事。徐瀚飞大多听着,偶尔插一两句,目光落在远处山峦或近处忙碌的蚂蚁上,神情是难得的平和。

这些琐碎平常的互动,像无数细小的溪流,悄无声息地汇聚。凌霜的朝气与细心,如同透过云隙的阳光,照进徐瀚飞沉寂的世界,让他偶尔也能感受到一丝暖意,暂时忘却身份的桎梏与前路的迷茫。而徐瀚飞的沉稳与博识,则像稳固的磐石,为凌霜躁动飞扬的理想提供了坚实的依托,让她的视野超越课本,触及更广阔的现实脉络。

他们是彼此黑暗中的微光,沉默中的回响。暑假将尽,分离的阴影悄然迫近,但那些共度的午后、黄昏,那些一碗绿豆汤、一块麦芽糖、一次解惑、一件补好的衣衫所累积起来的支撑,已深深嵌入彼此的生命,成为继续前行的、无声却强大的力量。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70/502212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