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炊烟升起,在淡淡的雾霭当中传播着烟火气,像白练一样缠绕在南山腰间。
余令打着大大的哈欠爬下阁楼。
在这个家就别想睡懒觉,厨娘是有了孩子行动不便,于是陈婶立刻接班,她起的比厨娘还早。
饭好了。
今早的饭是干饭,实实在在的干饭,来自汉中的大米,是老爹昨日和顾全商量生意回来后从长安买的。
因为今日要干重活,所以要吃干饭。
家里多了五个饭桶。
余令牵着闷闷坐在门槛上,望着五个帮忙搬家的人有些郁闷,这五个人太能吃,只要有吃的他们能一直吃。
老爹虽然有点存钱,但如果养这五个人……
如果不是有了煤石的生意……
以后就够呛。
这五个人赶走了一次,回到武功军屯后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这五个人又来了,赶都赶不走了。
他们说他们受军令来此,再回去就杀头,然后跪在门口就是不走。
五个汉子捂着脸在那里哭.....
如此,还能怎么办?
今日是搬家的日子,闲了一日的五个人终于找到了活,终于觉得自己不是干吃饭不干活的人。
也不用他人帮手,他们自己就忙碌了起来。
他们很是不理解,这个家不大,为什么书这么多,全是书,还有那种鬼画符一样的书。
他们先前还担心来了这里住在哪里。
昨日去新家看了之后,只觉得自己目光太短浅了,再来一个完整的小旗队伍,家也住的下。
他们五个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屋子。
新家余令昨日去看了,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顾全的手一划,不但划了一个大宅子,还划进去一个野湖。
这个野湖可不是曲江池,也不是芙蓉园,而是黄渠在这里聚集的水。
余令昨日看完大雁塔后特意的去看了曲江池,去找了芙蓉园。
可惜自安史之乱后就荒废了,宋代已完全干涸,如今成为了麦子地,也不知道归于谁家。
史书上记载的胜景,已经看不着了,也找不到了。
如今只剩下大雁塔在坚挺,陪伴着大雁塔的还有那依旧在提供着灌溉和供水的黄渠。
余令的新家就坐落在两者中间。
宅子很大,比在京城的四合院都大。
顾全说先前是一位盐商的府宅,他跟老爹一样信佛,所以就把家安置在这大雁塔附近。
家里的窗户一开就能看到大雁塔,在这个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大雁塔。
随着碗筷在灶台上落下,搬家开始了,这一次老爹带了很多人。
跟着二伯从山上下来的那些人老爹全都安排好了。
除了二伯有个倒了一半的屋子,剩下的全部都没屋子。
好在新家够大,房子也不用盖了,这次一起走。
昨日晚上他们呆在了一起,聊了很长的时间,所聊的都是今后的生意,众人一听和煤有关,顿时眼睛冒光。
大家都知道煤属于矿,归于朝廷。
卖煤是朝廷丰盈国库的方式之一,朝廷对于各地的煤炭的开采采取了很多种管理措施。
外人碰不得,一碰东厂的人就来了。
如今和朝廷一起做生意,纯利虽然只能拿两成,但却并没有规定一个额度。
所以卖的多,拿的钱就多。
因为在顾全看来余粮这一家子,无家世,就算有背景那后面站的也是自己人,所以就算豁出去卖……
又能卖多少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68/423530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