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不值钱,相比天津卫的救命之恩,这真算不了什么。”

见众人忙忙碌碌的搬东西,苏怀瑾拍了拍手走到余令身边低声道:

“你想怎么弄?”

“弄谁?”

“知府啊!”

余令无奈的笑了笑:“没去打听一下么,他现在名声好,动不得,这件事算了,别到时候让你难做!”

“他是现在名声好,但我查的是他以前的事情!”

苏怀瑾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余令,这件事你就别管了,我不光是为你出气。

实不相瞒,阳哥他跟着我这一路,怎么也要有点功勋啊!”

“你要做啥?”

“万岁爷很讨厌东林那群读书人,我爹也经常被他们骂成疯狗,那我这个狗崽子自然要疯一下喽。”

“你要干啥?”

“我要让这群满嘴仁义道德的东林党掉层皮。”

“能行不?”

“能行,我这次来带的都是高手。”

(ps:七事,又叫玎珰七事,是古代的女子身边的小物件,包括梳子、镜子、篦子等日常用品,四川平武苟家坪明土司墓中有出土。)

大慈恩寺又动工了。

这一次的动工让很多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这个连年受灾的年月里,修缮一座寺庙能让很多人赚到钱。

赚钱本来就是开心的事情。

夏收结束后,长安县也学着咸宁县开始了挖水塘,修水渠,堆拦水坝的大运动。

周边的几个县也开始行动了起来。

今年夏收纳粮,咸宁县的哭声最少。

在衙门的官员的认知里,哭声少,那就是日子还可以,收成还可以。

只要百姓不闹,报上去那就是自己的功劳。

缴税粮的时候余令根本就没敢去看。

那场面若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扛不住。

税吏挑三拣四,不是说粮食不干净,就是找个法子来折腾你。

这还算好的。

若不是这群人被上头通了气,说锦衣卫来了。

他们就会使用独门绝技“淋尖踢斛”,那一脚下去。

百姓平白无故地又得交好多粮食。

最可恨的还是那些不用交税的大户,他们坐在阴凉处喝着茶,用手里的银钱买下今年的新粮拿去售卖。

衙门把卖粮的钱汇聚在一起。

无论是运往京城的户部,还是运往三边的军屯当作守边将士们的军饷.....

这样是最方便的,也是最快捷的。

这项政策应该叫做“一条鞭法”,可惜被人玩坏了,都被这群人玩出花来了。

粮食一进一出,谁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猫腻。

余令如今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土豆上,希望今年三亩地的土豆争点气来个大丰收,快速的把这些推广出去。

只有百姓有活路,自己这一家子才有活路。

余令把家里三亩土豆的照看任务交给了黄渠村的那群妇人。

让她们跟着自己一起学,学知道该如何种,如何施肥等。

等到这三亩地的土豆收成了,余令就打算把这些土豆当作种子发下去。

由这些家当做点,然后以点扩面。

能在余家土地里看土豆的妇人也不是谁都可以来,准确来说是家里有子嗣在余家当家丁的妇人才可以来。

总旗底下有五十五个人。

虽然到目前为止余令的手底下也只有三十个人而已。

对这三十个人,余令打算以真心换真心。

余家不是大族,要走成为大族的路就必须有愿意跟着走的人。

想了这么多,也做了这么多,余令思量了一下发现这么根本没有考功名来得快。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68/4235299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