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得知结果后。
元始天尊一脸满意,只觉得这个徒弟收的好,刚入门就知道为阐教谋划,丝毫不顾及其他。
说起来,这性子与想法倒是跟自己十分相像,合该就是自己的弟子,任谁也抢不走!
如果不是通天一脸怒意,元始甚至都想亲自去把徒弟接回来,但现在还是别欺负三弟了。
在旁。
老子依然淡漠,颇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味。
说实话,只要两人不打起来,他是绝对不会再掺和的。
毕竟,他早就对两人无奈了,道不同哪能说到一起去?
见两人如此。
通天也是尽可能压制心中怒火。
但这毕竟是该入他截教四位好徒弟,哪有那么容易就想通?
不过。
即使通天现在后悔,那也是为时晚矣。
因为他与赵公明四人的师徒之缘,早在入阵时就彻底断了,他能因此迁怒自己的师侄吗?
——他不能!
师侄请旨下山渡人也是好心一片,更何况拜师一事还是四人先提起的。
人家只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不小心推波助澜了而已,小孩子又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师侄前有斩魔救命之恩,后有引四人拜师之义,自己作为长辈又能说什么呢?
纠结半天。
通天终究是消了气,毕竟世间万物存有异数,也是实属很正常情况。
再说。
赵公明几个入教后,也不过是外门弟子而已。
通天犯不着因此与二兄吵闹,更没必要迁怒师侄。
嗯!
如果有机会,他倒可以欺负欺负师侄,权当是来自长辈的考校了,料想二兄也说不出什么吧?
毕竟!
自己也是好心嘛,那可是跟秦储一模一样的好心!
二兄那么要面子,他总不能否认这点吧?
这个呢,叫师债徒偿,争不过你,我没事考校考检师侄总行了吧?
“哼!”
通天嘴角轻佻起来,目光很期待的望向大阵。
想通之后,他便将那四位外门弟子抛到了脑后。
几名弟子而已,哪有欺负…考校师侄来的痛快?
这边。
元始得意的笑,虽然这几名弟子所谓不大。
但让三弟吃瘪不语,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君不见他们吵了多少年吗?
足足几十万年啊!通天从来都没有服过一句软!
哪怕是老子入场调解,双方也都不认为自己有错。
故而,他们才产生了这种,特殊的兄弟感情。
这时的元始,哪知通天已经有了好心思,更不知道秦储日后,将会受到怎么样的磨炼。
反正。
经此一役。
两圣倒是莫名其妙消了火气,静静关注起了闯阵之人。
在圣人这块金字招牌下,此来的生灵还真不少,其中跟脚与资质皆好的也不在少数。
通天唯恐秦储再抢弟子,因为他怕自己会管不住诛仙四剑…
毕竟,那么好的师侄,直接砍死就太可惜了!
见状。
老子不禁诧异起来,自己身为长兄都拿两人没有办法,但秦储却能让两人短暂的放下争执?
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简直太令人惊讶了!
诧异之下,老子也将神识投入大阵,想看看那个小家伙,还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然而!
下一秒!
秦储做出的骚操作,彻彻底底的震惊到了三清。
就连通天都忍不住夸一句,此子太会为师门着想了。
哪怕是一向淡然的老子,也是忍不住愣神了几秒。
那一双罪恶的小手!那一张人畜无害的面庞!
秦储身为三教首徒,阐教大弟子,竟然背着长辈做出这种事情?
“这...师侄他...”
三清重拾起培养数个年会的默契,齐刷刷的露出了震惊脸。
你请旨去渡朝圣之人便罢了,刚刚回来就领个仙女也罢了,可现在你竟然开始强行收师妹了?
人家愿意吗?
哪有你这么办事的?
玉帝知道还不得气死?!
虽然做的相当不错,但你这就很不礼貌了!
那么...
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秦储见瑶姬距离大阵很近,而他又没有入阵的理由,便施法术轻轻推了瑶姬一下。
其实,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但瑶姬叫的实在太吓人了。
秦储做贼心虚的慌了一下,好在周围没有其他人看见。
要不然,他这大师兄的形象可就彻底崩塌了!
“咦?”
瑶姬迷茫的站在原地,她研究法基兴致正浓,怎么着就突然入阵了呢?
“长公主,你就站在阵中莫走动,外面有股怪风在刮!”
秦储缓过来,赶忙朝着阵中呼唤了一声,语气中略带关心,任谁听了也觉得暖洋洋的。
“那…真人也快些进来吧!”
瑶姬瞧瞧周围,不禁心生无奈,自己可真是不小心,怎么就被一股怪风给卷进了大阵中呢?
“来了,长公主稍等!!”
秦储一步跨入大阵,还没来得及多说些什么,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人就来到了昆仑山顶峰。
“呃?”
秦储楞了一秒,抬起头瞧瞧,三清圣人正坐在大殿上呢。
师尊欣赏的目光,通天期待的目光,老子诧异的目光,莫名其妙的汇聚成了一条线!
这...
难道是原始师尊给自己开了后门,即使不用闯阵也可以成功通关?
我的天...
那自己还忙活个什么劲,直接进入大阵不就好了。
虽然瑶姬还是会被困在下面,但自己也不至于坑人啊!
最关键…
如果自己提前上来,那么瑶姬该怎么办?
秦储有些迷茫,瑶姬怕是得在阵中走完一遭了。
“好徒儿,你可是参悟大阵,惊痴矣?”
元始和蔼的笑了笑,一向极为注重礼数的他,今天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还开口替秦储辩解了一句。
由此,足以见出元始对秦储的爱护程度,已经隐隐超越了他的习惯,达到无理由偏袒的地步。
在旁,通天与老子都没说什么,他们本就不是很纠结礼数,更何况现在还有元始开口辩解呢?
“弟子秦储,拜见师尊,拜见师伯,师叔。”
秦储躬身一礼,压根没想过,三清已经发现了他的罪恶小手。
要不然,他绝对会使用玄元控水旗来遮蔽天机的!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总归是要试一试的。
“你这次下山做得很好。”
元始轻抬右手,便以法力将秦储托了起来。
这孩子下山一趟,不仅拯救了无数生灵,为阐教累积大量教运,还给自己带回五个跟脚不错的徒弟,真是太让人感到惊喜了!
“师尊都知道了?”
秦储见他这么说,哪会不知自己抢徒弟被发现了。
“是,此五子样貌极佳,跟脚不差,整体看来着实不错,合该为我阐教十二弟子。”
元始微微一笑,默默在心中夸奖秦储眼光不错,竟能在数以兆计算的生灵中,择出这五人来。
“五人...师尊愿收长公主为徒了?”
秦储不由得一愣,瑶姬这就莫名其妙成了自己的师妹?
玉帝这下赔了妹妹又折蟠桃,那还不得气疯了呀?
“此阵,非败不可出,而瑶姬徒儿又是主动迈进大阵的,谅那张百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元始眯起眼睛,显然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弟子,一如当初与二圣争夺秦储时一样。
听完这番话。
通天心中本已经消失不见的火气,再一次的翻涌上来了,虽然其中没有怨恨,但就是意难平!
你们师徒占了大便宜,哪怕偷偷摸摸躲起来笑。
哪怕背着点人,纵然是谁在场,也不可能有意见吧?
可你们师徒二人呢?
当着正主的面,如此嚣张的交流,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二兄,我对收徒一事颇有微词!”
通天强按拔出诛仙四剑的冲动,目光很平静的望着元始,但语气已经暴露了他胸中的不悦。
“有何不妥?”
元始一怔,他原以为三弟已经妥协了,却不想转过头来,三弟又提起了收徒一事,要做什么?
在旁。
老子不语,只是望着两人,他也想听听三弟能说出什么来。
如若是正事的话,那他倒可以助言几句,反之则也继续沉默。
“此次收徒,二兄未曾与我言明各凭本事,但如今却是联合师侄,于山下收我天定弟子,虽其中有些许异数,但想想实为不妥!”
通天有理有据,也吸收了之前的教训,该争夺的时候,直接点明主题,省的对方先入为主。
“此番异数乃天道所定,三弟与其四人师徒缘分已失,我顺应天命,收五徒入阐教,哪里不妥?”
元始说罢,目光颇为不屑,不提通天的话对于不对,单说自己贵为圣人,岂会联合徒儿做局?
即使真是自己做局,谋他截教弟子又能如何?
阐教本就要实施精英教育,此五徒天资绝佳,日后皆可臻至大罗,自己又怎能轻易舍弃呢?
“二兄擅长阐述天道,小弟嘴上不是对手,但弟子名额事关重大,还请二兄恕小弟无礼了。”
通天眼含怒光,截教的教义就是截取一线生机。
故而只要二兄还未收四徒,那天机便可改。
“执迷不悟!”
元始见通天如此执着,心中也有了一丝火气。
自己顺应天意又没错,通天凭甚在自己身上截取生机,你不爽就去找天道啊,看它由不由你!
见两人如此。
秦储心中也有愧,当时自己只是想着如何改变三霄命运,却未曾想过师叔知道后会有多不爽。
如今二圣辩争不停,分家已经必然,他心中虽有个好办法,但只凭弟子身份,却也难以调解,只能等日后慢慢谋划了。
在旁。
老子看似神情淡然,可心中却很无奈的。
二弟一向聪明,知道如何阐述天机才对自己有利。
而三弟却也不笨,明白以道来截取一线天机。
这意味着,两人都没有错,也都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起点,由此足以见出,他们悟透了自己的道。
可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天道之下小势易改,但大势却难以影响。
两教首次收徒,阐教天定十二数,截教天定八数,其余者只可入外门,而后再升内门或为亲传,或为入室。
这件大势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强征徒弟有何用,后续教导不力,还不是坑害了拜师者?
三清皆明白这个道理,可若想解决这次争端,那就必须得先让通天消火才行,但如何做才能让通天消掉火气呢?
这个说起来也很简单,事从何起便由何解,
既然通天要四个徒弟,那便让元始补给他好了。
“大兄能否为我俩评理?”
通天与元始争了半天,却仍然难分出个胜负。
无奈之下。
他们双双将目光投到了老子身上,无论大兄等会说出什么来,二人都决定默默遵守了。
毕竟。
这个架再吵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何不找个裁判来呢?
“如此,二弟你便谦让一下,在此事上依三弟所想吧。”
老子望向两人,毋庸置疑的语气讲出办法。
“好…三弟尽管在阵中渡四人归入门下,为兄定不加以阻拦。”
元始应下,即使心中有所不悦,但也不敢开口顶撞大兄,更不想继续与三弟争执下去了。
音落。
通天顿感登天阵中有师徒缘分,神识扫过。
那四者跟脚皆佳,悟性更不输于三霄与赵公明。虽并非是原来那几位弟子,但相比较下来却是更胜原来
“多谢两位兄长!”通天心中火气平复,抬起手轻扫。
那四人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便从登天阵中转入了问心阵。
此时。
两教收徒大阵均已接近尾声,该来的都已经现在广场上了。
闯过大阵者,截教独占两千余数,而阐教这边却是不足二十数,肉眼可见数量差距,足足有百倍之多。
不过。
通天和元始确很满意,这就是他们各自教派想要走的路线。
许久。
两教收徒彻底结束,元始与通天见弟子已经集齐。
他们便一一与老子告辞,从八景宫返回了各自的道场。
因三清未分家,故道场距离不远,皆处昆仑顶峰。
左元始、右通天、老子居中、应辈分排列。
自此。
截阐收徒传教正式开始,老子这边也忽有所感,一个闪身便不见了踪影,似乎是去收徒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67/423569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