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魏延领着军队,去指挥流民安营扎寨,而诸葛亮和徐庶便留了下来。
“九如老弟,以后得改叫你城主了!”
徐庶微微笑着道。
“别介啊,整那些没用的,别人可以叫城主,你这样叫我全身都是鸡皮疙瘩!”
刘川立马摆摆手。
徐庶称呼他,一直都是叫的九如老弟,要是忽然称呼他为城主,他反而会很不习惯。
“那好吧!”
徐庶点点头,他就喜欢刘川这种性格,随和到让人感觉极为舒服。
“还有孔明也是,不需要叫鄙人城主!”
刘川顺便提醒了一下。
大家老邻居,叫得太生分了有些不自在。
“一切听九如兄的!”
诸葛亮也笑了起来。
他暗自想着:珍惜和九如兄称兄道弟的时光吧!九如兄一跃腾飞之后,是不可能还叫什么九如兄的,所以机会是越来越少啊。
刘川自然不知道诸葛亮这家伙,连个称呼也要戏精一把。
“九如兄,亮...亮有件事想求你。”
诸葛亮忽然眼前一亮,然后抬起头颇为不好意思地道。
“有话快说,只要不是给你二姐说媒便成!”
刘川毫不客气道。
“呃......”
诸葛亮脸皮差点抽筋。
怎么想让你做二姐夫就如此之难呢?有你这样的嘛!
“咳,亮想自荐!”
诸葛亮咳了一声干脆说道。
“自荐?你想干啥?”
刘川嘴角抽了抽。
自荐又不是自宫,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亮愿做九如兄的主薄!”
诸葛亮沉吟了一下说道。
“主薄?”
刘川怔了怔。
这个时代的主薄,说白了与后世的秘书是一样一样的。
其属于文官,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权利各种印章等。
“男秘书...有事秘书干,没事我干个啥啊!”
刘川暗道,然后恶寒地摇了摇头。
“???”
诸葛亮见刘川摇头晃脑地不说话,他有些懵。
九如兄如此看不起我吗?
他寻思着,九如兄做城主了,他得跟上脚步。
所以他想谋个职位,想去想来最适合的便是主薄。
结果刘川的表情是摆明了不想要他,孔明心痛啊!
“九如兄若是不要亮也行,亮的二姐其实也想做你的主薄。”
诸葛亮淡定地说道。
“......”
刘川翻了个白眼,“还是你做吧!”
不行!
偏不让孔明得逞,偏不要你做鄙人的小舅子!
还是让孔明做秘书吧,收个丞相级别的人做秘书亏的又不是鄙人。
“哈哈哈...好!”
诸葛亮顿时笑了。
他暗自庆幸:从此刻开始...终于是搭上了九如兄的船,要和九如兄一起共事了啊。
“九如老弟,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此时徐庶问道。
几万流民呢,安营扎寨只是暂时性的住下来,在此地生根才是长远之计。
“去给我挑三千精壮好手出来,在流民中挑,军队的人不要动。”
“另外,贴一份告示出去,从今天开始,所有的流民吃饭开始收钱。”
刘川说道。
“啥?!”
“不是,九如老弟......”
“他们哪有钱吃饭啊,要是有钱吃饭谁还做流民啊?”
徐庶和诸葛亮同时惊诧地看向刘川,颇为不解。
“没钱吃饭,那就赚钱!”
刘川淡然说道。
“赚钱?”
徐庶和诸葛亮仍然颇为不解,哪里去赚钱?
在乱世中,哪里是那么容易赚钱的啊?
“没错!赚钱!”
“这些流民,以后可都是铜雀城的第一批原著居民居民,所以从此刻开始,我们便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刘川眯了眯眼道。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此话真乃至理之言也!”
诸葛亮颇为赞叹。
他明白,此话对流民的精神上定然有着天大的鼓励。
不仅仅是流民,对所有人都有着莫大的鼓舞作用。
“给所有流民宣布:从今日开始,给我们干活都会发工钱,而他们想吃饭,就得用钱买!”
刘川说道。
“什么......给他们发工钱?”
徐庶一时间愣住了,他颇为不解,哪有给流民发工钱的?
再说。
给流民发工钱,然后用钱在他们这里买吃的,那还不如直接给钱,让他们免费吃饭不就得了吗?
刘川此举......看起来好像有些多余,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啊?
“让他们赚钱买粮食吃,钱不是回来了吗?”
“然后铜雀城也建成了,流民也成了安定的百姓,一举多得啊。”
刘川瞥了一眼徐庶,淡然说道。
“哈哈哈......高,实在是高!九如兄果然是治理百姓的奇才也!”
诸葛亮却是在一边忽然笑起来,然后感叹道。
徐庶也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看起来的确如他想的那样,有些多此一举的味道。
但实际上呢,当然不是!
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人干活都会很积极啊。
如果只是给他们饭吃,那么他们做事情会不会积极?
反正有饭吃,积极有个什么用啊?
人的惰性都是无限大的,尤其是在看不到希望,没有奔头的时候。
但是。
如若按照刘川此举实行的话,那所有的流民想要有饭吃,想有更多吃或者是有更好吃的,那必须得有钱!
想有钱就必须得努力干活!
如此一来,流民的积极性不就调动起来了吗?
刘川深深地看了一眼诸葛亮。
不愧是诸葛亮,聪明劲儿还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倒被他一眼便看出了用意。
“啊哈,瞧瞧我这脑子!”
“九如老弟此法,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此时徐庶也反应过来。
他又不蠢,只不过是刚才陷入了流民干活不用给钱的观念中,一时间没细想也就没反应过来。
“九如老弟,庶还有一个问题......”
“如此之多的人,我们的粮食只怕坚持的时间不会太久,最多也就半年。”
“所以,我们还得及时开垦荒地,屯田耕种,不然坐吃山空只怕不行坚持不住。”
徐庶略微担忧地说道。
“鄙人自然有安排啊!”
“一会儿宣布下去,让所有流民安置好之后,把他们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力气小的人留在家里面开垦荒地,屯田耕种,把红薯土豆都给我种下去。”
“另一部分最好是精壮有力气的人,都给我选出来,建设铜雀城搞建设。”
“简单点说便是,流民一家子,力气不行的可以留在家种红薯土豆,而力气好的可以出来搞建设赚钱。”
刘川说道。
这么多人口,每天吃的粮食都是大问题,如果坐吃山空当然不行,不管多富有也坚持不了太久。
但是!
粮食可以坚持半年......半年啊,其实对于刘川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半年红薯土豆都成熟收获了啊!
到时候还怕没吃的?
“好,那我现在立马去安排。”
“咦对了,九如老弟,你说的流民居住问题,如何解决?”
徐庶忽然想起,此事还没解决呢。
如此多的人,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住和吃的问题,而吃的问题不大,住还是个大问题。
让魏延去安排流民安营扎寨,只能是短时间之内,断然不是长久之计。
“他们都是铜雀城的居民啊!当然是住在城里啊。”
“我这里有一份秘方,你拿去保管好。”
“给我选一些好手出来,咱们从明日开始便建设铜雀城。”
刘川拿了一张纸递给徐庶 。
“秘方?”
徐庶怔了怔,一听刘川说是秘方,顿时他的手停在空中不敢去接。
“九如老弟,既然是秘方,还是掌握在你手中吧。”
徐庶犹豫着说道。
他对刘川佩服,能被刘川称之为秘方的东西,定然是极为贵重之物,所以他并不想拿。
他要表示对刘川的敬重,这也是他为人的原则。
“给你的就拿着,又不是什么不可公开的秘密。”
刘川却是不以为意地说道。
水泥和石灰,又不是需要保守的秘密,交出来可以让这个时代进步嘛。
他根本不会吝啬做此事。
但徐庶却是手颤抖着,慎重地接过去,然后打开纸张。
“水泥...石灰,此为何物?”
徐庶顿时呆住了。
“弄出来不就知道了?”
“这便是咱们建造房屋的东西。”
刘川说道。
水泥和石灰的重要性,在后世的人才深有体会。
要说有多重要,只需抬起头向四周看一眼便知道,到处都是水泥建出来的房子、马路啊。
也是水泥和石灰的出现,才让人们有了坚固安全的居住环境。
石灰相对来说工艺简单一些,但是水泥却是复杂程度更高。
别看水泥复杂程度更高,但水泥的历史却更久远。
若是问水泥是谁发明的,估计没人能回答上来。
因为其历史实在是太过深远,甚至是中间出现了断层。
即便是后世无数考古工作者研究,也没有探究明白水泥究竟起源于哪个时期?
对于水泥的发明时间,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此两种也是最为常见的说法。
第一,水泥是由古罗马人所发明的。
理由是:因为古罗马时期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由水泥修建起来的。
第二,水泥是由埃及人发明的,约在5000年前便被发明了出来。
理由是:埃及的金字塔即是用的混凝土制造出来的建筑物。
如今民间广为流传的两种说法,哪个真哪个假?
其实根本不好判断。
毕竟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有不少历史断层出现,所以要追溯源头的话,还真不好找。
但不管如何说,水泥被发扬光大是通过古罗马人。
古罗马人用的水泥的确很强,坚固性也很强,持久性也足够高。
但他们发明的水泥却有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干得太慢。
如若是在比较干燥的地方施工,此问题还颇为好克服。
但若是在潮湿的地方施工,那么这个缺点不仅会耽搁进行,还有可能破坏建筑物。
所以这是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不过!
找到缺点以后,总会有聪明的人想办法去改进,这个聪明的人便是一位英国人。
这位英国人是一个出色的水木工程师,他曾经在一次修建工程中用到了古罗马的水泥。
因为他是在修建一座灯塔之时,发现了水泥的致命缺点。
为了解决此缺点,他做了很多很多的实验,但他在化学方面并没有很强的知识,所以多次尝试却都以失败而收场。
最后到了1780年,才由这位英国人研究出了改良版的水泥。
而刘川此时手中的水泥配方,即是改良版的水泥,
虽然达不到后世的水泥标准,但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但是。
铜雀城乃是初步建设,要求自然也没有那么高。
只要给流民有个住处,暂时安定下来,后面再来慢慢改进即可,所以虽然不达标,但还是可以将就着用。
小寨子不远处的大峡谷,刘川早就发现,那里有着大量的石灰石以及黏土等材料
所以水泥以及石灰全都可以搞定。
“这是咱们铜雀城的规划图,以及房屋的建造造型。”
“我都设计好了,你们看看。”
刘川再次拿出两张纸,介绍道。
“何为规划图?”
诸葛亮霎时间来了兴趣,把图纸拿过去观察。
“规划图即是计划图纸!”
刘川随口解释道。
然后。
徐庶和诸葛亮凑上前,仔细的观摩起规划图来。
他们早学习过刘川的作图之法,倒也看得明白。
放眼看去,规划图上乃是一排排的房屋,然后还有配套的学堂,以及医馆。
“九如兄,你这......真是给流民建造的居住之所?”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显得极为震惊。
“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刘川挑了挑眉问道。
“不是,九如兄!”
“你这铜雀城,我敢说,皇宫所在之城也没有你设计得好啊。”
诸葛亮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然而。
他还没惊叹完,一边的徐庶却是豁地抬起头。
“九如老弟,平房的样子也太好看了些吧?”
“安置流民而已,用得着建如此之好?”
徐庶也极为惊叹。
第一次见刘川画的水泥所建的平房,如此奇特的建筑,他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这还好?”
“鄙人是担心咱们的水泥不合格,为了安全起见,所以暂时只能考虑平房。”
“等以后有钢筋,水泥强度上去之后,鄙人让你知道什么是高楼大厦!”
刘川说道。
他担心水泥强度不够,容易导致建造的房子坍塌,所以直接设计成了平房。
他的规划与后世某些偏远的乡镇区别不大,也没什么太特别可言。
只是,在徐庶和诸葛亮眼里新奇极了。
他们实在是没见过,房屋还能像刘川这样建造!
“我就喜欢你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刘川鄙视地摇了摇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53/423681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