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为了让朱七牛吃得更好一点,这次赵兰照旧给他煮了鸡蛋,不过并未再像之前那样煮一大堆,只煮了几个。
倒不是赵兰舍不得,主要是她从小朱刘氏那里学会了一个小窍门,煮鸡蛋时往里面加了些盐,这样的话,煮的鸡蛋就不容易裂缝了。
这些事是不用朱七牛操心的,他照旧多看书、准备考试就行了。
等第二场考试到时间了,朱七牛早早就拎着篮子进了考场。
这次当搜子的还是那两个衙役,他们也还是没怎么检查朱七牛就放他进去了。
送完儿子,这次赵兰和朱四虎没有在外面等候,直接又赶车回去了,准备等快要放排时再来。
而在考场里面,第一场考试时的流程又被走了一遍。
所不同的是,因为只有五十个学子了,所以点名之类的花费的时间少了很多。
朱七牛等学子入座后,知县周光又拿出了那个盒子,向其他监考官公布了此次考试题目。
和第一场一样,这次的考试题目也是三道。
第一题为四书题,第二题为五经题,第三道为孝经题。
当题目被放出来,朱七牛连忙在草稿纸上先把题目抄了下来,然后赶忙在答卷上写了名字、案号等等。
之前第一场考完,有个学子忘了写名字,放排后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朱七牛可是至今记忆犹新。
确认名字等书写无误,朱七牛这才开始审题。
第一题,四书题——卫灵公。
这种题朱七牛一看就知道是默写题,和第一场的泰伯、修身一模一样。
这样的考题多少是有点敷衍的。
这主要是因为县试本就要求不高,考的难了完全是在为难考生,可不多考几场又不行,出题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不断的考一些同类型的题。
这样却也不是完全没用。虽然类型一样,内容却不同,兴许有人第一场答得好,第二场就默写不出来呢?或是紧张了,出了疏漏,也未可知。
因此,虽然第一场的成绩最重要,但其它三场也不可忽视,最终的排名会综合考量四场成绩。
《卫灵公》乃是论语第十五篇,朱七牛同样背的是滚瓜乱熟。
这一篇论语中,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或句子。
比如‘君子固穷’。
比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比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比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再比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再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等等等。
熟归熟,朱七牛还是没有直接答题,反而先在草稿纸上仔细默写了一遍,把里面的错别字改正,这才又认真细致的在答卷上抄写了一遍。
因为时间充裕,而朱七牛已经考过一次,知道时间充裕,所以他这次没有急着答题,写的那叫一个认真,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嘛……相当不错。
“先生说我之前之所以只排第三,是因为人家的字比我好,我这次写的这么慢,这么认真,字也比第一次好了不少,没准能考第二?或者第一?”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朱七牛揉了揉发酸的小手,继续看第二题。
第二题,五经题——七月。
仔细一琢磨这题目,朱七牛忍不住有些心慌。
之所以他知道这一定是五经题,是因为宋先生说过,县试除正场之外,另外三场考的比较杂,五经、孝经都有涉猎,有的地方县试考五场,难度那就更大了,甚至会涉及到其它经典或历代明君贤臣之名言。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00/424080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