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钟山即是太上皇为自己挑选的陵寝之地。

不用说,宋先生将要配享的乃是太上皇的皇陵。

同日,皇帝朱雄英下旨,由亲王朱允熥亲自主持宋濂葬礼,着在京所有一代王爷、吏部尚书并礼部左右侍郎陪祭,在京所有四品以上文武官员须悉数到场拜祭送别,葬礼一应花费均由皇帝私人代父出资。

宋濂逝世的消息一传开,京城上下哭做一片。

那些高官倒还好,不日就可以前去凭吊宋濂遗容。

而小官和在野教书的、穷学生之类,自问不够资格进入凭吊,也不等正日子了,全都默默无言拎着值钱、贡品之类的来到了宋府围墙之外,也不吵闹,也不非要进去,就在外边烧纸磕头,低声诉说哀思。

一时之间,宋府四周火光四起,明灭不定,哭声震天,那叫一个感天动地。

而在更远的地方,无数以宋先生学生自居、读过他的《孝经新解》……《送东阳马生序》的人正在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

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

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永乐七年腊月二十八日,一代文宗宋濂离世,享年九十。

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带走了本该属于京城人的新年欢乐。

得知宋濂走了,乐呵呵的在大街上发放对联和门神的常家三兄弟及其子侄连忙回家去了,直接取消了今年的门神派发活动,随即亲自前往宋府凭吊。

而一些原本准备在这日回老家过年、所以提前把红色对联贴上的人家,也都十分自觉地把对联给撕掉了。

就连应天府境内的路灯上早早挂上的红灯笼,也被府尹杨士奇下令通通撤掉。

宋府所在那条街道上更是全都由应天府出资、挂上了白灯笼。

之后数日,宋府人来人往,前来拜祭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朝堂高官和民间大儒,甚至还有许多一看就很有能耐、但谁都叫不上来名字的高道老僧。

作为一代文宗,宋濂可不仅仅精通儒家学说,对佛道两家的经典也有深入研究,尤其精通佛法,因此其往来的朋友多有佛道高人。

虽然不是宋濂血脉,也没正式拜过师,但朱七牛一直在宋家守孝,穿的也都是和宋濂子孙一模一样的白色孝服。

人家来祭奠了,他也会跟宋濂的子孙一起在旁边磕个头还礼。

就是有时候丧礼到了该家属晚辈哭丧时,朱七牛一哭起来就停不下来,这点挺让朱允熥和其他丧葬官为难的,生怕他搞坏身子。

外人见了,都说斌王殿下至情至性,是个孝顺人。

他却也不是故意做给谁看的,而是真真正正的感到悲伤,眼泪根本就控制不住。

二十二年啦!

自二十二年前接受宋先生教导至今,朱七牛自己都记不起到底从先生这里学到了多少东西。

或者说,他如今的一言一行,很难说不是受到宋先生的影响。

朱七牛自问自己还是个聪明人,又有梦中书房这样的金手指,可他并不认为单靠自己就能达成如今的成就,获得如今的地位。

在过去的二十二年里,承宋先生恩德大了去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00/424070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