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其他藩王且不说了,若这四王有心作乱,以他们的兵力和远超内地的骑兵后勤补给,大位换人也未可知啊!
更何况藩王远不止他们四个,这二十余年里,陆陆续续分封出去的藩王多达数十位,他们有的是太宗文皇帝的兄弟,有的是子侄,有的是孙子辈儿,有的远据澳洲,称王称霸,有的坐镇东瀛、吕宋、印尼,朝廷鞭长莫及,有的在内地占据一州,在就藩之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怕是最差的,也有一整个村子上千口人归其调动,这……太危险了!”
朱允炆乐了:“怎么宗室里还有只镇守一个村子的人?”
礼部尚书方孝孺道:“启禀皇上,按照太宗一朝由太祖高皇帝和斌王一起制定的宗室管理条规,唯有皇帝的儿子和兄弟可以封王,其后代则按照推恩令逐步递减爵位。
除斌王、燕王、澳王、靖江王等少数世袭王爷外,其余王爷的爵位会一代代变小,而就算是斌王等几个王爷的爵位不会降低,其子孙也不是个个都袭王爵。
以斌王的爵位为例,若其长子继承,则其余子只能封郡王,其余子之子则只能为镇国将军。
眼下大明的宗室看上去还是很风光的,但实际上许多宗室的未来并不好,以靖江王为例,其于建文九年崩逝,其嫡子朱赞仪于同年袭爵,而其其余子为镇国将军,俸禄不说微薄,但刨去开支,所剩也不多,常常需要靖江王贴补。
靖江王深知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故而在数年前曾向先帝请旨,准其胞弟就藩一地,一则为皇室镇守地方,二则多挣些俸禄。
后经宗人府考核,准了其中几位镇国将军为一地镇守。
而其中有位镇国将军在任上玩忽职守,因此曾被斌王下书警告,将其镇守之地一缩再缩,如今已经只能镇守一村之地了。”
刘翰文接话道:“既然被封为亲王、郡王的宗室只需要一二代人便过得不是特别荣华富贵,跟最开始的藩王待遇天差地别,我们又何必跟他们过不去?
岂不知祖宗成法不可乱变,何况这还是太祖高皇帝百般思索后自行更改的成法?
若太祖高皇帝没有改过也就算了,他老人家经过百般思索后改成了如今这样,我们再改,岂非不忠不孝?
再者说了,皇上自己也有亲兄弟和子嗣,难不成他们将来都不要分封了,全都直接变成平民?
当年太祖高皇帝和斌王改革时已然说了,即是皇室,当有皇室之尊严,不能让他们过得太惨,且若是其实有才能,也不必过分忌惮,可准其参军或入朝为官。
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很好,我听闻周王在兼了个农部主事的官职后,一直在走南闯北的钻研植物栽培和药物药性等,其所编纂的几本书便是拿来跟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一起比较,那也是不差太多的。
朝中如今也有不少位太宗文皇帝的兄弟的子侄在做官,像你们礼部,好像就有一位员外郎是皇室宗亲吧,论关系,他跟皇上还是堂兄弟。”
黄子澄反驳道:“刘大人此言差矣,我们可没说所有藩王及其后代都该削,也没说太祖和斌王制定的藩王制度有问题。
我们更担心的是这些人联合起来,因此想要打击其中的有野心者,并不涵盖全部。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700/424069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