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旧友归故里 巷忆话当年
开春后的老巷,万物复苏,老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迎春花在巷道两旁竞相开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天,书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周先生的老同学,也是老巷的老住户,赵先生。
赵先生离开老巷已经三十多年了,这次是特意回来寻根的。他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走进书店,他的目光在熟悉的书架、桌椅间流转,眼神里满是怀念。
"老周,好久不见!"赵先生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看书的周先生,激动地走上前。周先生抬起头,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他:"老赵!真的是你!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
两位老同学紧紧相拥,感慨万千。"是啊,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想回来看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赵先生说道,"老巷变化真大,但还是那么亲切。"
周先生拉着赵先生的手,给大家介绍:"这是我的老同学赵建国,以前也是老巷的住户,后来搬到外地发展了。"街坊们纷纷打招呼,热情地邀请赵先生坐下喝茶。
张婶端来一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赵先生,尝尝咱老巷的新茶,还是以前的味道。"赵先生接过茶杯,抿了一口,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没错,就是这个味道,太怀念了。"
陈爷爷看着赵先生,笑着说道:"建国啊,我还记得你小时候,经常来书店看书,还总缠着我给你讲书笺的故事。"赵先生点点头:"陈爷爷,我当然记得!您当年给我写的书笺,我一直珍藏着,那上面写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直激励着我。"
苏晚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暖暖的。她提议道:"赵先生,不如我们带你逛逛老巷,看看现在的变化,也找找当年的回忆?"
赵先生欣然同意。大家陪着赵先生漫步在老巷的青石板路上,周先生给他讲述着老巷这些年的变化:"你看,这里以前是个小杂货店,现在改成了民宿;那里以前是个铁匠铺,现在变成了展示空间的一部分......"
赵先生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巷道,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我还记得,小时候和老周一起在老槐树下放风筝,在巷口的小河里摸鱼,在书店里偷偷看书......那些日子真是太美好了。"
走到巷尾的老宅院,赵先生停下脚步:"这是我以前住的地方,没想到还在。"他推开虚掩的木门,走进院子里,看着熟悉的石榴树,眼中泛起泪光:"这棵石榴树是我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种下的,没想到长得这么茂盛了。"
王大爷和王奶奶热情地接待了赵先生,给她讲述了老宅院的修缮过程。"这老房子能保留下来,多亏了街坊们的帮忙。"王大爷说道,"现在这里成了老巷的打卡点,很多游客都来参观。"
赵先生感慨道:"老巷的变化真大,但不变的是这份温情。当年我离开老巷的时候,心里很舍不得,现在回来,发现大家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善良。"
中午,街坊们特意为赵先生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都是老巷的传统美食:青团、粽子、桂花糕、糖醋鱼......赵先生品尝着熟悉的味道,一边吃一边赞叹:"还是老巷的饭菜好吃,外面再豪华的酒店也做不出这个味道。"
饭后,赵先生来到展示空间,看到里面陈列的老物件、旧照片,还有陈爷爷的书笺,感慨道:"这些都是老巷的记忆,太珍贵了。老巷的文化能传承下来,真是太好了。"
他还在展示空间里看到了自己当年的照片,那是一张他和周先生在老槐树下的合影,照片已经泛黄,但笑容依旧灿烂。"这张照片我都没有了,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赵先生激动地说道。
苏晚说道:"赵先生,这张照片送给您做纪念,希望您能常回来看看,老巷永远是您的家。"赵先生接过照片,小心翼翼地收好:"谢谢!我一定会常回来的。"
在老巷的几天里,赵先生和街坊们一起体验书笺制作、剪纸、竹编等传统技艺,听大家讲述老巷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时光。
离开老巷那天,赵先生依依不舍。他对大家说道:"谢谢你们的热情招待,让我感受到了老巷的温暖与温情。我会永远记住老巷,记住这里的人,记住这里的故事。"他还捐赠了一笔钱,用于老巷的文化保护:"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为老巷的文化传承出一份力。"
周先生拉着赵先生的手:"老赵,常回来看看,老巷永远欢迎你。"赵先生点点头,转身踏上了归途,时不时回头望向老巷,眼里满是不舍。
苏晚看着赵先生离去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老巷是很多人的故乡,是很多人的记忆港湾。无论走多远,大家都不会忘记老巷的温情与韵味,都会想着回来看看。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677/502138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