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他倒不是听不懂。
一来是照顾一下在后面奋笔疾书,边记边写,满头细汗的钟离,二来他也确实好奇这有别于朝会后奏书,却极富秩序性和易理解的开会模式。
“设立有司,如案牍司之例,少詹事向孤报备即可,何故专门召开此会?”
“回殿下。”
“设立案牍司,乃从成制中整合优化。”
“精简机构,发挥成效,且不影响朝廷运转。”
“故以殿下职能,当可自决。”
“而大明报社与案牍司不同,是为从无到有。如今虽挂名东宫之下,游离六部之外,然其职能规划涉猎朝廷喉舌,且要为太子殿下如今主持的试科举之制保驾护航,迟早要纳入朝廷节制。”
“遂必须划分职务,职责。”
“一旦出了纰漏,不能牵扯到太子殿下的头上。”
“故臣作为主导,以白话文书写会议记录,清晰传达会议各人发言及精要,合众人计长,向陛下阐述设立有司的必要和职权官属的划分,以作请示,是臣作为臣子的本分。”
“不仅能让陛下更加直观的了解臣下所求,作出批复。”
“也能从各人的发言中,辨明人才。”
说着。
常升还所有所意的瞥了一眼道衍。
见道衍微微颔首,常升才继续到:“同理,这种会议记录的方式,也适用于朝廷向下下达政令政务。”
“会议的方式,能更加直观的阐述政令的用意。”
“白话文的记录,能避免有人恶意解读,曲解政令。”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开会讨论和会议记录的方式,更能让朝廷官员直观的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和需要调整的弊病,集思广益,力图解决。”
“但为防有人假托会议之名施行懒政,如例会的频率,紧急召开的条件,值得到会上议论的政务的标准等等。”
“都需陛下御笔圣裁。”
虽说私底下与常升亦师亦友。
但在这场会议中,常升所表露出对皇权和自己的尊重,还是让朱标十分受用。
会议的作用和必要讲完了,话题自然得回归邸报。
常升参照了后世的报社制度,还把采购的权力合并到宫里,杜绝了内部出乱腐败的可能,大家自然都没有什么意见。
唯一值得讨论的就是报纸的内容了。
“最后就是报纸的内容定项。”
常升又看了道衍一眼,意有所指道:“大家畅所欲言。”
“得劳烦太子殿下专门和陛下说一句。”
“开会时,只要发言不妄议皇家,所有人不得以言获罪。”
朱标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开会就是为了让大家说点掏心窝的话,让大家集思广益,就算是说错了,只要态度端正,也不能一味打击人家的积极的不是。
道衍知道,常升在这刻意停顿是在给自己机会表现,当即就抢白到:“贫僧先为各位大人抛砖引玉。”
“贫僧以为,这报纸的作用有三,分别为掌喉舌,聚人心,通政令。”
“三者并重。”
“故这报纸上,必须有关乎政令,答疑解惑,导人向善、发人深省的内容,甚至可以引申为办报的主旨。”
“但有一点。”
“这些内容过于乏味,往往不被民众所喜。”
“所以贫僧觉得,这份报纸绝不能如同邸报一般,刊印内容更应当与寻常百姓息息相关,家长里短,这样才能深入人心,让百姓所接受。”
“发人深省的文章不是不能有。”
“但就如少詹事所言,要订立标准,注重频率,过,犹不及。”
道衍的话,让朱标皱了皱眉。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540/425858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