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可有所得?”
当朱标看清了常升面上的神情流转,最后变做一个好似捕捉到了某种可能,近乎笃定的眼神,忍不住开口。
常升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抛回了另一个疑惑。
“姐夫以为,要想制造一场足够袭扰北境边军,致使大部分边军都失去战斗力的瘟疫,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朱标不假思索。
“如今燕王藩地驻扎边军数万,加上前出及周遭卫所可以调配的防备人员突破十万。”
“其中还有一万五千精锐。”
“他们骁勇善战,定力极强。”
“若是在战场上,要想使这种边军失去战斗力,至少也要让整个边军折损率达到两成,且精锐折损达到四成以上。”
“就算瘟疫会带来恐慌,且无差别沾染,一旦军中核心将领沾染,对士气打击尤为巨大,那至少也得沾染一成士兵,且有核心将领受到牵连。”
“那至少也得沾染万人以上。”
“几近相当于一县之地全军覆没。”
“但那是在乡野,百姓蒙昧。”
“放在边军,军营阡陌交通分明,各营伍管制森严,除了上级互不同属,相对封闭,且军纪森严。”
“但有人出现瘟疫之症,便会在第一时间内封锁营房,溯源诊治。”
“届时,整个边军各处军营周遭均会四处排查水源,粮食等可能的疫病源,就算瘟疫来得又急又凶,感染瘟疫的兵卒顶天不可能超过五百之数。”
小朱说得笃定。
这是对大明的士兵的信任,更是对他老爹及徐达等一辈核心老将严苛治军要求的充分了解。
常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顺着朱标给出的数据剖析道:“也就是说,即便对手真的掌握了制造瘟疫的方法,要想使军心涣散,也得连续给边军制造二十回,不,就算十回的瘟疫感染事件。”
“也得在极短时间,冒着边军的严苛封锁和层层排查下,连续渗透军营士兵的巡逻和明暗哨才能办到。”
“退一万步而言,就算敌人这痴人说梦的瘟疫攻势真的达成了。”
“他们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自身得折进去多少死士?”
“需要多少人命往里填,这又要花费多大的功夫才能将一切可能暴露的风险压下去。”
“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在短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十次对边军军营的渗透投毒。”
“即便他们没有正面强攻。”
“收买这十处以上的边军将领或者士兵,得到巡逻和明暗哨的布防图,又要付出多少代价。”
“且还能保证从头至尾一丝不漏地达成执行。”
“这一系列的物资财力和人脉的消耗,绝对不亚于正面和残元进行一次血战了。”
“真当大明的边军和锦衣卫都是前元的那帮废物点心吗?”
“他们要真有这能耐,这本钱,叔伯和殿下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老朱是武皇帝。
大明是更是以武立国。
这一路从南打到北,南方什么地方有坐地户,谁手里有钱,老朱不说门清,至少也知道个七七八八,真有这能耐的,只怕早就如沈万三一般,被老朱捏造个由头就清洗了。
怎么可能留到现在。
而北方满目疮痍,压根就不具备能有这么雄厚资本,且能投入这么大精力和动作的势力存在。
除了曲阜孔家。
可在大明朝没有直接动手将孔家拆掉之前,他们已经能算是最没有理由去做这事的一家了。
既然过了筛查,不说将这帮江南富户的家底都刮出来了,至少他们手中的武装力量,庇护他们的官员,一定都已经被老朱清理了。
就算没清理的,一定也在老朱的名单上。
所以,在北方发动了这场瘟疫战的幕后黑手一定出身南方,且边军一定不是对方真正想要动手的目标。
因为这代价没人付得起?
想单凭这种盘外招制造骚乱和残元里应外合。
做梦。
古代的攻城之战本就困难,不然也不会有五倍围之,十倍攻之的说法。
加之北平的城防之重,那可是倾尽前元的家底打造的,凭着这点顽藓之疾就想攻城?
闹呢?
就算真的在北平府内制造了瘟疫,且传播甚广。
届时即便是封城,坐镇北平藩地的朱棣和徐达也不可能让残元的士兵入城一步,凭徐达的军事才能,依托北平的城防,拖到朝廷的部卒前来支援,难吗?
慈不掌兵从不是说说而已。
常升从不怀疑徐达等老一辈将领的决绝。
朱标的脸上同步的浮现恍悟之色,显然也是想明白了这些个中关键。
敌人在北境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并不是真的要袭扰边境,只怕是在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
抛却这场瘟疫实验毫无道德和人性底线的底色,只考虑政治立场和其危险性,朱标的脸色很快变得更加难看。
对方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发动这场瘟疫战,除了声东击西,只怕也与田亩清丈的推行脱不开干系。
同理,一场瘟疫动摇不了老朱家推行田亩清丈的决心。
可若是敌人真的掌握了这张制造瘟疫的底牌,戳到了朝廷运转的某个薄弱处,其爆发出来的风波和危害性绝对也不容小觑,甚至有可能制造出一场不亚于胡惟庸案的大地震。
这只“黑手”若不能及时揪出,只怕就会化作一条毒蛇冷不丁在暗处咬上大明一口。
可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什么思路来,朱标不由得再次抬眸与常升对视,问询道:“升弟可否教我,倘若认定他们真的掌握了瘟疫制造之法,朝廷该如何防范为好?”
常升的目光定在朱标的脸上。
心中的波澜万千,到底没将对方极大可能是在制作天花病毒的可能性吐露。
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分析到:“设身处地的料想,试问我掌握了制造瘟疫的方法,在大明哪些地方散布瘟疫,对朝廷威信打击最大?
“我得出了两个地点。”
“其一,就是龙兴之地——凤阳。”
这话一出口的瞬间,朱标的浑身上下瞬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540/421565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