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甄嬛传:都重生了谁还惯着你 > 第275章 全塞进去

第275章 全塞进去


宫女跪在地上,身子瑟瑟发抖:“娘娘,奴婢不知啊,奴婢一直守着剪秋姑姑,突然察觉到她的脸色不对,才发现她发了高热。”

“方才只是有些热,现在已经烫人了。奴婢也不知道为何。”

太医正好从外边进来,刚要行礼,宜修让开位置:“免礼,快给剪秋看看。怎么突然高热?”

跪在地上的宫女快速起身,将剪秋的手从被子里拿出来,给太医诊脉。

太医轻抚胡须,从药箱中拿出银针,扎在剪秋的手上,又快速写下一个方子,交给药童去抓药熬药。

宜修一直在旁边看着,她见太医收了脉枕,才问道:“剪秋如何了?需不需要让她含着人参?”

太医摆摆手:“太医院有几年的人参就够了,她现在不适合太补。”

绘春搬来椅子,放在屋子的门口。

宜修坐在椅子上,没有一点的困意,时不时的进去,看看剪秋的情况。

江福海见宜修和绘春都在剪秋的屋子里待着,他也没了困意,直接去了寝殿门口守着,万一,有个万一,他也好及时的冲进去。

景仁宫的灯,一盏一盏的亮起。

剪秋是景仁宫的掌事宫女,平日里对她们不错。

得知剪秋姑姑突然发了高热,她们也没了睡意。

一个接着一个起来,或者端着凉水进去,给剪秋擦洗。或是煮了些小米粥,剪秋姑姑想喝,可以随时喝。

有些人则是帮着看药炉,一起烧火。

总之,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都希望剪秋姑姑可以熬过去。

一碗一碗的汤药端进去。

宜修坐在椅子上,手支着额头,突然进入梦乡,她坐在梳妆台前,剪秋笑盈盈的走进来:“奴婢给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宜修轻抚自己两鬓的头发:“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

剪秋上前,拿起梳子,给宜修轻柔的梳头发:“奴婢只要能在娘娘身边伺候,奴婢就高兴。”

突然,剪秋不断的往后退,宜修想要拉住她的手,整个人却动不了一点。

“你去做什么?”

剪秋还在往后退:“娘娘,是奴婢无能,不能在娘娘身边伺候了,娘娘要照顾好自己。”

“剪秋!”宜修蓦的惊醒,她朝着屋内小跑进去。

看到剪秋的脸依旧红的要流血,她的身上扎了好几处银针,她旁边的宫女手里捧着一个喝完的药碗。

她声音颤抖的问:“如何了?”

“若是有一颗百年人参……”

“去拿!”宜修推了推绘春。

绘春很快拿过来人参,她刚递给太医,宜修急声吩咐:“塞进去,把一整颗人参都塞进去。”

她推了推绘春:“去,把那棵五百年的人参也拿过来,务必要保住剪秋。”

太医已经从容的切下一片人参,塞到剪秋的嘴里,继续施针。

绘春扶着宜修宽慰:“娘娘别着急,太医有法子的。”

天色一点点亮起来,江福海看了看时辰,怕是今天皇后娘娘没心思见嫔妃。

他去问宜修的意思,宜修这才反应过来,已经天亮了。

太医正好给剪秋诊完脉,长长松了一口气:“娘娘放心,剪秋的脉象已经稳住了。”

“只要按着微臣的方子,每个时辰喝一碗,过个几天,便能醒过来了。”

宜修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好,都好,只要还能醒过来就好。”

跟着伺候了一夜的宫人,也是面露喜色。

宜修大手一挥:“你们都辛苦了,每人赏一个月的月例。照顾好剪秋。”

宫人们很是欣喜的道谢。

江福海得了宜修的示意,亲自送太医出去,在一个无人的地方,塞给太医一个荷包,太医捏了捏荷包,里边应该是一张银票。

能在宫里当差的太医,大多是不缺银子的。他没有太多的惊喜。

江福海看了看四周没人,轻声道:“太医家中排行第二的孙子,年底之前会往上挪一挪。”

太医的双眼倏地亮了,朝着景仁宫的方向,拱手一礼:“多谢皇后娘娘,微臣感激不尽。”

景仁宫,宜修斜坐在小榻上,手里剥着莲子,见江福海回来:“都说了?”

“给荷包的时候,太医的神情淡淡的。听说他的孙子要晋升,很是高兴。”

宜修轻轻一笑,将剥好的莲子,放入碗中:“给银子是感谢,给银子有给权利,才是拉拢。虽然剪秋已经好转,你们还是不能大意。”

景仁宫的其他宫人,看着宜修对剪秋如此上心,顿时觉得自己未来的日子一片光明。

毕竟,一个愿意为了一个宫女拿出百年人参的主子,定然是不差的。

新的一天开始,宫人开始清扫庭院。

看上去,一切都在和往常一样。

在所有人认为,可以安心过日子的时候,江福海哭丧着一张脸,跌跌撞撞的跑进来了:“皇后娘娘,不好了,太子在城郊遇刺。”

正抱着六公主的宜修,“腾”的站起身,忘了她还抱着六公主。

本能的抱着六公主没有撒手,六公主也是有了危机意识,双手提前搂住了宜修的脖子。

六公主在心里叹了口气,皇家不易,活多久,得看自己的本事。

与此同时,御书房门口,传信的侍卫等着见皇上。

苏培盛得知是太子遇刺的消息,也不敢耽搁,缩着身子,小步小步,挪到皇上视线范围之内。

“什么事?”皇上眯着眼问。

“回禀皇上,太子遇刺,已经昏迷,还请皇上示下。”

皇上和其他大臣皆是一惊,有大臣站起身,无比的急切:“皇上,太子是储君,一旦有什么不测,怕是朝堂要有动荡。皇上,微臣提议,立马派太医前往,给太子医治。”

“同时,准备马车,护送太子回宫养病。”

另一位大臣反对:“不可,如此,岂不是人人都知道,太子遇刺?应该秘密派人接应。太子吉人自有天相。”

站在最末尾的户部郎中崔家旺,难得站出来反驳:“太子病重,定要及时医治。只要治好了,朝堂不会有什么动荡。”

大臣对这个声音很是陌生,转头朝着后边看过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536/426684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